传统媒体如何直面短视频的冲击态势

2019-05-10 03:32王芬芳
科技传播 2019年8期
关键词:新闻短视频传统媒体

王芬芳

摘 要 风头正劲的短视频是这两年迅速兴起的新风口,它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带来了新希望。当传统媒体邂逅短视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传统媒体该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直面机遇与挑战?本文拟对新闻短视频的行业现状、发展优势、遇到的困难,以及竞争策略等进行分析,以期为传统媒体的转型突破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传统媒体;新闻;短视频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3-0149-02

1 新闻短视频的行业现状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传播的受众也随之火速扩容。它具有时间短、生动直观、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特点,更符合现代人生活的碎片化时间,更能被大众快速接受。从新闻业的角度来说,短视频这种表现形式和新闻内容的结合,是一次传播方式和理念上的革新,也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法宝。相比单调的文字和静态的图片,短视频更为直观,包含的信息更丰富;相对于长视频,短视频耗费的流量较少,阅读成本更低,更适合移动化、碎片化的消费场景[ 1 ]。

在探索新媒体建设和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纷纷试水短视頻制作,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尝试将新闻报道与短视频紧密结合。甚至有许多平台早已推出独立的短视频应用端,短视频新闻一时间成为媒体融合的一个风口。

2 新闻短视频的发展优势

2.1 站在风口,符合碎片化阅读潮流

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2018年互联网发展报告,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 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

2019年1月,腾讯·企鹅智库发布的《2019-2020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视频可能是新网民触网的第一介质。因此,站在风口,抢抓机遇,运用简短的视频,传达最精准的新闻内容,做有价值的传播,远比平面无声的文字和图像更加契合受众碎片化的阅读情境,更易得到大众的接受。

2.2 手法多元,表现手段生动丰富

随着浅阅读、碎片化的流行,大众的新闻阅读习惯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新闻事件发生后,人们已经没有耐心再等待第二天的报纸、收看指定时间段才有的电视电台新闻,手机成为了所有的新闻资讯入口。而此时,新闻资讯类的短视频,以其制作时间短、传播成本低等天然优势,抢占到一席之地。它能在短时间内将场景中的声画部分清晰地表述出来,表达的情感也更为立体,使大众可以利用短视频这一新型信息载体来获取新鲜内容并进行社交分享。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里,短视频这种碎片化的资讯获取方式和社交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同时,新闻短视频并不仅仅只是缩短了的传统视频新闻,它有着形式更多样、更丰富的表达方式。比如,针对严肃宏大的主题报道,媒体可以提前策划,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缩短与受众的距离感。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各大媒体纷纷发力,推出各具特色、创意十足的短视频报道。人民日报制作的微视频《为了共产党人的使命》,用一幅幅照片、镜头配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同期声,生动呈现了总书记引领全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领袖形象,点击率超过5 000万。新华网推出的短视频《跃然纸上看报告》,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3D可视化呈现,形象且直观,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2.3 抢占先机,与受众交互性强

对于火灾、车祸、灾害天气等突发新闻,除传统图文外,第一时间还原新闻现场,呈现真实的现场视频,最能满足受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

相较于平常经过策划、剪辑、配以解说词的新闻视频,短视频新闻的呈现视角更加偏重于直击现场。记者实时同步记录现场进程,加上旁观者或涉事人员用手机拍摄的视频素材,再配以简短的文字,进行简单处理后,就能作为新闻内容呈现在大众面前,立体、全景式地呈现新闻现场,比起图文报道更具权威性和真实性。因此,被受众信赖且分发的积极性高涨。

媒体可以为受众提供交流、评论和分享的平台,实现双向互动,丰富报道形式。下一步,还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将视频新闻产品整合或深度制作,形成新媒体产品,如H5、微信等,增强粉丝的黏性,扩大传播影响力。

3 传统媒体制作新闻短视频遇到的难题

新闻短视频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谋求媒体融合的崭新机遇。传统媒体拥有专业的业务优势、人才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内容生产上更为精良、更为成熟、更有公信力,这些都为其在短视频新闻领域的开拓、发展之路创造了无限可能。同时,这些束缚着传统媒体对新闻短视频的生产。

传统电视媒体人对于短视频常常自认为并不陌生,认为以往制作的每一条新闻其实就是一个短视频。[2]虽然他们深谙制作视频的方法,但在进行短视频创作时,往往有些力不从心,时常会疑惑:做什么样的内容,用户才爱看,最容易转发分享?有的甚至陷入了盲目模仿、迷失自我的境地,陷入一些误区。

3.1 定义有偏差,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传统电视节目对时长有着较为严格的把控,所以很多媒体人刚开始制作新闻短视频时,就习惯性地寻找短视频制作的固定模式和标准,并将时长限制摆在首位,以为“短时”即可。于是,绝大多数新闻短视频的内容都是对传统媒体新闻的简单压缩,而真正属于移动端原创的新闻内容少之又少,这就导致新闻短视频的重复率、撞车率极高,不仅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也让短视频失去了意义,丢失了独特性和权威性。

3.2 新闻短视频制作人才匮乏

现阶段,我国新闻短视频制作人才极度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对传统媒体来说,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组稿、编辑以及排版,但是这些技术很难适用于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作为国内知名媒体的新京报,在其“我们视频”上线之初,就大量招揽全媒体人才,包括数据新闻编辑、新媒体设计、视频直播导演、资深视频编导、首席三维动画师、动画捕捉导演、MG动画师等人才。[ 3 ]这也说明,一个好的短视频产品,除器材设备上的投入外,团队人才也是其成功的必备要素,需要加强对视频制作的专业化团队建设。

4 传统媒体介入新闻短视频的竞争策略

短视频风口下,新媒体虽然來势汹汹,但传统电视媒体自身拥有庞大且丰富的资源,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新闻短视频能对传统新闻进行有力的补充和助力,有其先天的渠道优势,也更容易形成品牌效应。面对巨大的挑战,传统媒体更应该主动适应新常态,打破固有思维,玩转融媒体,积极创作出更专业、更吸引人的新闻短视频。

4.1 媒体融合,打造专业团队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拥有大量的新闻专业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素材和资源,

有着较强的受众认可度和公信力。在创作新闻短视频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应该对此充分加以利用,提升新闻人才的专业素质,把全媒体人才的培养摆在首要位置,打造全媒体、融媒体的专业团队,推动媒体深入融合,进一步完善用人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环境。

4.2 革新技术,坚持内容为王

在短视频新闻发展的过程中,能否吸引受众,获得广泛关注,内容仍然是核心竞争力所在。传统媒体要秉承“内容为王”的原则,革新技术,摸清受众的需求和心理,制作、生产出有价值、接地气的优秀短视频新闻,并借助平台进行全媒体传播,增强影响力。

4.3 打破束缚,探索破局之路

传统电视媒体在拍摄视频时,会注重设备、机位、构图、灯光等到不到位,堪称大制作。但在短视频快节奏的制作下,手机拍摄已经可以满足当前短视频的基本传播,所以传统媒体人要打破常规的思路,跳出专业性的束缚,融入多元化的制作方法和设计想法,在短平快的呈现中,探索出一条破局之路。

4.4 增强互动,加大信息交叉传播

对传统媒体来说,有强大的短视频生产能力还不够,还必须将内容传播分发出去,形成“转发、评论、点赞”的多向互动关系。所以,每条短视频新闻实质上是为用户建立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满足用户自身的沟通与表达需求,增强用户黏性。媒体自身也能通过用户的评论、转发量,了解其偏好、特点等,从而更好地进行市场细分,进行有的放矢的改进。

5 结论

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传统媒体转型的核心在于创新,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而应运而生的新闻短视频恰恰是一种时代所趋的新型媒介,符合移动用户的使用习惯。若传统媒体可以集中资源,以新闻短视频为契机,塑造全新的内容竞争力和用户影响力,就能将其打造成创新新闻报道的利器,找到媒介转型与融合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牛天,周继坚.新华社:短视频成为创新新闻报道“利器”[J].传媒评论,2016(10):27-29.

[2]张庆.传统电视媒体进军短视频的误区与着力点[J].现代传播,2017(12):158-159.

[3]梁慕仪,郭秀婷.传统媒体探寻新闻短视频的专业化之路——以新京报新闻短视频生产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7):133-134.

猜你喜欢
新闻短视频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