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角色,让作文唤发生机

2019-05-10 10:17秦丹
新课程·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个性化文章作文

秦丹

在個性化作文教学中,我们都知道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解放学生的写作思想,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让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自己的话语,运用自己的思维,在文章中真实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表明自己对生活、人生的见解,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事实上,个性作文教学的现状却尴尬不已,难离低效,总找不到行之有效的路子。本文想借此剖析原因,并谈几点措施。

一、历史与现实的沉重压力

(一)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一方面滋养了人们的创作,另一方面也在深层次上束缚了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其对学生作文的影响主要通过民族心理特征、思维方式、认知习惯的传承来实现。中国的哲学强调“合”的境界,总是试图维持思想文化领域的“大一统”,他们的“主流声音”占据了绝对的话语优先权,加上以儒家为代表的所谓“温柔敦厚”的教化,那些非主流的、边缘的、离经叛道的而恰恰闪烁着个性魅力的思想和文字被粗暴摒弃,“求同”“从众”成为普遍的思维品质,而富有个性的“殊调”则不免要遭受冷宫和白眼的历史性悲剧命运。

(二)现存评估机制的不完善

现阶段,把所有学生的作文水平同时加以评估,除了“考试”,没有其他的方法。在学生这里,“分数”就是“硬道理”;在教师这里,高考即是“指挥棒”。高考是人生的重大转折,是人生起飞的平台,学生只能“一切向分看”,更不敢怠慢分值比重最大的作文。为此,他们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作文的看法,写作中多有这方面的考虑。他们要顾忌高考批卷的倾向、好恶,顾忌评卷教师的评判情绪,顾忌命题人的意图和期望……学生拿到题目,压抑着自己的感受,并且拼命在想:“老师希望我写些什么?出题人有什么样的意图?这道作文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写作这种原本个性化的行为在考试的重压下被扭曲变了形。

成绩是学校的重要声誉,试问又有哪几所高中不是把眼睛只瞄准高考?为了成绩,老师们要围绕这个“指挥棒”制定大量应试策略,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用简单的评卷标准去要求学生,把学生一步步领进为之备好的套子里,为求“保险”,教师成了学生写作的“温柔杀手”。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的不完善性,是学生作文缺乏个性的最重要的现实因素。

这两方面原因是长期存在并且根深蒂固的,我们不可能改变。山不转水转,只能先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们的观念影响学生,让我们的行动激励学生的行动,在双方的教与学反复锤炼中,锻炼我们的思维,沉淀他们的思想。

二、转变角色,不负使命

(一)由命令者变为鼓动者

个性化作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个性,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但传统的作文教学已让学生怕作文。为改变此种情况,教师须设法消除学生的写作顾虑,先让他们敢写,激起他们的写作热情;让他们爱写,鼓动学生参与写作,热爱写作,让写作成为他们抒发内心的重要阵地。否则,只一味地练习而不是激发,一味地命令而不是鼓动,我们的作文教学仍将是传统的,不符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目的更无法达到。

(二)由单一指导者变为合作参与者

个性化作文教学依然需要教师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偏废,它需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深入学生当中和学生合作,和学生讨论。师生在合作讨论中,学生得到指导,教师得到启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师生间没有了距离,成了无拘无束的朋友,教学效果明显。既然“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教师为什么不直接参与进来,和学生平等地讨论、交流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是必须的,但并不妨碍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通过文章来倾诉、交流,其中必然包括向身为长者的教师倾诉、交流。这时,我们身为教师就不容回避。这时,学生多么迫切盼望老师放下架子,消除代沟,与学生产生共鸣啊!

(三)由挑刺者变为激励者

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不宜过多指责和经常批评。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对学生习作中的缺点“视而不见”,不妨先专找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是几句话,先夸夸,以满足青少年学生的“求得尊重,得到认可,充满自信”的心理特点,以调动学生的写作内驱力。近年来,赏识教育因其显著效果而风靡全国,多赏识、多激励的做法同样适用于个性化作文教学,唯其如此,才会让学生充满信心去写作,在进步中逐步修正习作中的不足。比如,我曾经激励学生对作文的“真实”性进行探讨,最后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意见:“真实”只是作文个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我们强调写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真实,要抒真情,写真意,说真话;凡是虚情假意的文章,绝对不是个性化的作文,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但这并不是说,凡是真实的文章就一定是个性的文章,优秀的文章,还要看这真实的文章有多大意义,能不能与大多数人产生共鸣,能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这里,我们并不是简单地挑刺或设立一个是与非的标准。

(四)由管理者变为协助者

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最易事事包揽,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往往替学生考虑很周全,作文修改更是唯恐改得粗糙而放心不下。这样做的结果是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作文大同小异,公式化严重。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教师须改变此种简单划一的管理者的角色,以协助者的身份去帮助学生。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自己动脑思考,才有真正的收获。教师只能协助,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方得以激活,作文个性化特征才得以显现。

总之,面对新时代的全新理念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教师应首先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完成角色的转换和重塑,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文章作文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