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

2019-05-10 10:17李艳飞祁小虎
新课程·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实例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核心素养

李艳飞 祁小虎

摘 要:在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下,强调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合理运用课前预习,课中问题导学,课后拓展延伸等教学手段,有效渗透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核心素养。以人教版“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为例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核心素养;教学实例

“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我们学历史大多是为了考大学”。这是笔者在高一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调研中,大多数学生的心声。这说明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中考,部分历史教师采用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余的课堂时间主要是背诵、默写知识、刷题。这就导致了历史学科本位的缺失,学生史料实证能力欠缺,历史理解能力低下等问题。以上问题既说明新课程改革的复杂性,旧的思维和习惯仍有很大影响,又反映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渗透非常必要。

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选官用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历史核心素养有效渗透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的缜密思考和精心设计。

一、讲解引入,创设教学情境

引用唐太宗:“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得出政治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关键在于德行、学识。大量贤人被任用,是唐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就使得国家需要大量的官员来参与治理政务,所以,如何选拔官员成了历代统治者面临的难题。追溯中国古代历史,历代王朝统治者是如何选拔人才、治理国家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古代官制的演变对当今社会的人才选拔有哪些启示?

二、通过课前预习,挖掘课本知识,构建高效课堂

课前教师设置以下表格,整合学习内容,将课本知识体系化、结构化。课中教师通过检查预习情况,理清选官制度的发展脉络。从中渗透历史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的教育。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的本质体现。教师强调说明此表格的局限:每一时代并不完全只有一种选官制度,而是多种并存,共同选拔人才。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网罗人才,选士制度也呈多样性特征,有重金招聘,有贤者荐贤,也有献策自荐如毛遂自荐。

三、拓展历史史料,营造多样化课堂教学形态

(一)汉代的察举制

察举制源于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民主选举(禅让制),“选贤与能”汉初具体形成,但彼时尚未形成定制,直至汉武帝时,才渐趋制度化。教材对察举制表述简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产生种种疑问:汉代的选官标准与社会现实有什么关系?察举制对后世的选官制度有何影响?为了在主干知识的讲解中渗透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以下两则史料。

材料一:“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汉书·惠帝记》

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一,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西汉皇帝对于孝行的重视及推崇,学生思考得出:西汉重视孝行的选官标准是由社会现实决定的。通过阅读材料二,使学生明白在科举制之前已经出现通过对策考核人才的制度,考核并不决定取舍,只决定高下,为后面讲解科举制奠定基础。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察举制的变化,笔者又引出以下两则史料,以剖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后汉书卷四六邓禹传》

材料四: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两汉·佚名《桓灵时童谣》。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實的态度与方法。材料四说明,察举的科目很多,主要是孝廉,其他的科目如秀才、明经、贤良方正等。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东汉后期,社会动乱,以官举士,弄虚作假等现象不断发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魏晋南北朝时期,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采用九品中正制,选官权力被世家大族所掌控,这一制度最终演化为以门第作为选官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察举制的继续。那么到了隋唐至明清,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

(二)关于科举制

教材主要讲了隋唐初创以及历史作用,为了展示其对旧制度的继承和创新,笔者适当增加相关史料。为了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科举制,以及宋、明清两个阶段的对科举制的评价,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唐长孺在《南北朝后期科举制度的萌芽》一书中指出:“南北朝后期的举秀贤和南朝的明经射策,从考试内容上特别是从放宽门第限制上看,已经为唐朝科举制度开辟了道路。”说明科举制渊源于汉朝的察举制。隋唐时确立,以分科考试选举官员。希望学生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的意图上利用史料。

科举制的内容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因此有必要以时间为序,对科举制产生、发展、演变进程中的历史大事进行整合。教师给出科举制演变五个阶段:(1)隋朝—形成;(2)唐朝—发展;(3)宋朝—完备;(4)明朝—僵化;(5)清代—废除。通过学生课前探究展示科举制发展的脉络流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材料五:“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2016江苏历史高考题

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宋代科举考试程序和唐朝相比更加严格和规范,为了防止科场舞弊,宋代采取糊名法、锁院、誊录等措施,将考官与考生隔绝,真正做到“一绝文字而已”。教師补充宋朝的宽松的社会环境,科举没有出身门第的限制,所以,宋代是科举制发展的关键时期。

材料六: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

利用以上材料得出,明清考试内容仅限儒学,形式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人才,打击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科技和社会的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历史解释要求学生面对历史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由辩证地评价科举制,引出辩证看待历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科举制的评价,引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考试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制度……中间递有改革,递有演变,积聚了不知多少人的聪明智力……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之偏陷,而我们……一口气吐弃了,不再重视……那真是一件可诧异的事。”明末以来尤其是清朝废除科举制之后,对科举制的负面评价要多于正面评价。在学生的逻辑中很容易形成“因为科举坏,所以科举被废除”这样的观点,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展示材料引导学生纠正这种片面的认识。“明鉴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从中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古今联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生学习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巧妙引用十九大报告关于人才观的结束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最新的选人用人思路清晰展现,这与古代传统标准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高中生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清楚知道新时代的祖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四)学习评价设计

请你参考本课所学和课堂讨论,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我看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表达清晰,书写规范。以开放性的论题,考查学生对于核心素养的内化。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家国情怀。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每个人既是社会的一员又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应该以史为鉴,创造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M].北京:三联书店,1959:131.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90.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教学实例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核心素养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例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简析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对于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性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学用批注“石”,巧搭能力“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