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干骨折逆行与顺行弹性髓内针固定的疗效研究

2019-05-11 02:35乔飞蒋飞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进针肘关节肱骨

乔飞 蒋飞

116012 辽宁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

儿童肱骨干骨折并不常见,约占儿童全部骨折的0.75%~5%,在<3岁和>10岁儿童更多见[1-2]。以往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单纯采用外固定治疗对于不稳定、无法配合的患儿,治疗效果无法保证。近年来,弹性髓内针(ESIN)被广泛应用治疗儿童骨折,优点包括手术易掌握,解剖复位骨折,早期肢体功能恢复活动,并发畸形少等优点[3-4]。因此,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32例肱骨干骨折应用ESIN内固定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探讨顺行进针与逆行进针入路的适应证及优缺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2例诊断为肱骨干骨折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排除病理性骨折。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5~12岁,平均9.3岁;左侧15例、右侧17例;体育运动伤17例、交通伤4例、跌倒摔伤6例、坠落伤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根据弹性髓内针进针入路分为逆行组20例(逆行交叉进针)和顺行组12例(顺行进针)。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儿静脉全身麻醉联合臂丛麻醉起效后,于C型臂X线机透视台上,患肢呈外展位,常规碘附消毒,铺无菌单。根据入针点的不同,有两种可选的操作方式,分别是顺行进针、逆行交叉进针。测定X线平片中最窄髓腔部位的直径,选用的ESIN的直径是最狭窄髓腔部位直径的1/3~1/2。将弹性钉预弯为C形或S形,预弯弧度约为髓腔直径的3倍,钉头与弧弓形一致[5-6]。

1.2.1 顺行组 取肱骨近端外侧三角肌止点下方纵形1.0~2.0 cm切口。显露肱骨近端外侧皮质,用骨锥与肱纵轴呈90°进入,逐渐向远端倾斜约45°,将ESIN(瑞士Synthes Gmbh公司生产,直径为2.0~3.0 mm)预弯成“S”形,打入髓腔,在C型臂X线透视指引下行闭合复位骨折断端,如果闭合复位失败,选择肱骨外侧纵切口,有限切开复位骨折,肱骨远1/3注意显露保护桡神经,进针至远端肱骨髁上区内侧柱底部。同一切口内在第1个进针点远侧1.0~2.0 cm作为第2枚ESIN进针点,打入第2枚预弯成“C”形的ESIN至骨折近端肱骨髁上区的外侧柱底部见图1。

1.2.2 逆行组 在肱骨远端骨骺内上髁上方1.0~2.0 cm处行一1.0 cm纵切口。避开前方肱动脉、后方尺神经,于肱骨内侧柱前方内上髁上方1.0~2.0 cm处骨锥开孔,插入预弯成“C”形的ESIN(瑞士Synthes Gmbh公司产品,直径2.0~3.0 mm)打入髓腔,C型臂X线机透视指引下牵引闭合复位骨折断端,如果闭合复位失败,选择肱骨外侧纵切口,有限切开复位骨折,肱骨远1/3注意显露保护桡神经,将ESIN打入骨折近端骺板下方;同样方法,自肱骨远端外侧柱前方外髁上方与内侧进针点相同高度处,打入第2枚预弯成C形的ESIN至骨折近端骺板下方见图2。1例8岁女患儿治疗前后典型影像学资料见图3。

1.3 术后随访及功能评估 术后采用胸肩位石膏固定4~6周后,必要时支具固定2~4周,根据X线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支具保护。术后1.5~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后6个月,取出骨折内固定ESIN。取出骨折内固定ESIN术后6个月进行肩关节和肘关节评分,肩关节评分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共100分,其中疼痛15分、日常生活能力20分、活动度40分(包括屈曲、外展、外旋及内旋各10分)、三角肌功能25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7]。肘关节评分采用Mayo评分,共100分,其中疼痛45分、运动功能20分、稳定性10分、日常活动25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8]。

表1 顺行组和逆行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图1 肱骨干骨折顺行ESIN内固定示意图

图2 肱骨干骨折逆行交叉ESIN内固定示意图

2.1 手术情况 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个月~4年(平均2.4年)。有13例术中采取切开复位,其中2例为开放性骨折,其余19例均为闭合复位。使用2.0 mm髓内针8例、2.5 mm 15例、3.0 mm 9例。手术时间:逆行组(45.3±13.1)min、顺行组(38.1±12.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3,P>0.05)。

2.2 顺行组和逆行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骨折成角:逆行组(7.4±1.2)°、顺行组(9.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12,P>0.05)。骨折愈合时间:逆行组(8.1±2.3)周、顺行组(8.6±1.5)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9.44,P>0.05)。术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顺行组优10例、良2例;逆行组优16例、良4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术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顺行组优11例、良1例;逆行组优17例、良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05)。

2.3 并发症情况 两组病例无感染、断钉、畸形愈合、无明显肢体短缩及过度生长、未发生延迟愈合、无血管损伤等并发症。1例骨折术前伴有桡神经损伤,术中探查见桡神经挫伤,术后4个月恢复。逆行组出现针尾皮肤激惹反应5例,患儿出现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在取出内固定2个月后,所有患儿的肘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图3 1例8岁女患儿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图

儿童肱骨干骨折的发生率较低,目前有关其治疗方法、预后等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由于儿童上肢是非负重肢体,而且有较强的重塑性,对于<10岁的肱骨干残余畸形,内翻成角<23°、前弓畸形<20°均可以接受。研究显示,应用ESIN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可早期活动、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肱骨干骨折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进针方式,包括顺行、逆行桡侧进针、逆行双侧交叉进针。交叉逆行进针术后骨折断端成角最小,最为稳定且适用性广[7]。有学者认为,最好是选择逆行进针,这样不会损伤三角肌和肩袖。本研究20例逆行进针患儿中有5例出现针尾皮肤激惹反应,考虑与肘关节皮下脂肪相对少,针尾预留过长有关。建议在选择内外侧柱进针点时,选择侧前方的软组织相对厚的部位,在取出ESIN后,肘关节功能未受影响。顺行进针的12例患儿中,术中尽量减少对入针点的剥离,仅做皮肤切开后少许软组织剥离,保护入针点周围的骨膜及肌肉附着,术后未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未出现针尾激惹反应。国外学者的研究显示,应用ESIN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儿,在ESIN取出术后4~6个月均恢复了正常生活和体育活动,这与本研究基本相同[8]。

综上所述,ESIN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可以获得满意效果,且创伤小、操作简单,对患儿肩、肘关节功能几乎没有影响;缺点主要是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费用较高,逆行交叉进针容易出现针尾皮肤激惹反应。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ESIN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具体效果尚有待于进行大样本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进针肘关节肱骨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修复前关节囊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