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东西扶贫协作

2019-05-11 03:27吴可人
浙江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对口浙江

□吴可人

高质量推进浙江东西扶贫工作需高度关注人力资本积累这个原动力、抓实抓好产业培育这个助推器、积极发挥商贸交流这个催化剂、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受帮扶地区的主体意识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小康社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浙江作为先发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统一部署,自1996年以来,持续深入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努力做到尽早谋划,尽心指导,尽力落实,在人才支援、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组织领导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效。目前,全省11 市79 个县(市、区)共结对四川、贵州、吉林、湖北等4个省、15个市(州)、80个县(市、区),其中“深度贫困县”达14个。2018年,省级财政安排帮扶资金26.7亿元,同比增长5倍多。

理性分析深层次困境与挑战

应清醒认识到,受帮扶地区薄弱的发展基础,以及浙江资源小省的基本省情,决定了浙江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困难挑战长期存在。特别是当前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硬骨头、新挑战凸显,需理性分析,立足实际,积极应对。

受帮扶地区发展基础先天不足。恶劣的客观条件长期深层次制约受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些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异常严酷,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等状况多发频发,各类工程项目施工难度较大;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匮乏,资源开发受到较大限制,产业项目引进和落地较难;人口密度低、空间分布散,生态环境脆弱,公共服务及设施供给成本较高。

受帮扶地区主体责任落实不足。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受帮扶地区生活理念、工作方式及能力,与浙江存在较大差距,“帮扶依赖”不同程度存在。对口帮扶规划编制、项目谋划及实施,主要依靠浙江力量,受帮扶地区主观能动性未能积极发挥。受帮扶地区群众就业脱贫主动性不高,相当数量无业人员不愿就业,来浙就业人员无法适应又返乡失业,相当多的毕业大学生不愿进入非政府部门工作而待业在家。

精准帮扶手段创新不足。受帮扶地区农牧民分布高度分散、建档立卡贫困户量大面广,开展直接帮扶难度大、成本高。以浙江对口帮扶四川阿坝州为例,依据规划,“十三五”后期浙江对口帮扶资金63.8%用于支持当地各县(市、区)产业发展。因各地资源禀赋及特色产业相似,安排项目多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农产品电商及物流园以及相关人才创业平台等,相当程度上存在产业扁平竞争等问题。

浙江省情决定帮扶工作压力较大。浙江资源小省及财政输出大省的基本省情,客观上造成浙江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中面临“小马拉大车”困窘。浙江以自身79个县(市、区)对口帮扶80个县(市、区),承担了较重的帮扶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受帮扶地区基于与广东、山东等资源大省的比较,对浙江帮扶工作存在更高预期。多种因素带来浙江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

借鉴经验拓展帮扶思路

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20余年来,各地广泛推进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探索创新,涌现了一批成功做法和案例,为浙江提供经验借鉴。

镇级统筹“消薄”模式。上海华漕镇针对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盈亏不一,原有产业门槛低、层级低、布局散,村级资产管理粗放、后劲不足,以及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难以消除的问题,推行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统筹发展模式。一是转变过去村级集体经济“个人入股、局部村入股、银行贷款融资入股”的方式,建立全镇16 个村集体和镇级平台共同入股、各村村民按农龄折算入股的股权结构,实现集体经济收益“村财镇管”、全镇共享。二是推进土地减量化、再开发、增值化。在拆除违建、关停并转三高一低企业基础上,实施二次改造和高端项目引进,实现物业租金快速增长。预期至2020年,全镇16个村共持有物业将增至38 万平方米,年租金收入达1.8亿元。

生态移民脱贫模式。福建省自1997年开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口帮扶以来,持续推进移民镇闽宁村建设。20余年以来,闽宁村集聚了宁夏南部山区“西海固”六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群众易地搬迁、生态移民等6.6万人,成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镇、全国移民扶贫的一个样板。福建省将主要帮扶力量集中用于支持闽宁村特色产业、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聚焦发展光伏、葡萄酒、黄牛、菌草等一批特色产业,助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二是统筹推进覆盖本村和全部移民的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供给,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实施西海固地区退耕还林、平整土地、保墒增收,有效促进生态修复。2017年,闽宁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76 元,比建设初增长22.8倍,同年被国家住建部认定为国家级特色小镇。

信息化扶贫模式。江苏省通过建立“阳光扶贫”大数据监管系统,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技术支撑。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阳光扶贫”系统将分散于各部门的扶贫资金归集到同一平台,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建立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机制。该系统向贫困户提供收入、脱贫轨迹、帮扶信息等查询服务,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并把是否脱贫的评判权交给群众。三是建立精准落实机制。该系统具有手机APP等功能,方便帮扶对象与帮扶责任人实时联动。四是建立建档立卡户的动态管理机制。该系统定期比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住房、社保等信息,实现对低收入农户的精准识别,对脱贫群体做到早发现、早摘帽。

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工作中探索金融精准扶贫机制,主要形成两种做法。一是开展贫困户小额信贷试点,将部分财政帮扶资金按照乡村银行小额贷款模式直接贷款给贫困户。这一做法弥补了财政帮扶资金在援助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灵活性较弱、周转较慢、帮扶效果不够直接等缺陷,实现贫困户增收和财政帮扶资金增效的双赢。二是上海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设立沪企入滇扶持引导基金,重点用于加大对入滇、特别是到深度贫困地区投资企业的融资支持,发挥财政帮扶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对策建议

围绕脱贫攻坚总要求及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责任导向和效果导向,努力提升浙江东西部扶贫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特色性。

高度关注人力资本积累这个原动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扶贫方略,千方百计帮助挖掘、培养、提升对口地区本地人力资源。以大学生群体为重点、以青壮年劳动力为支撑,培养一支留得住、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形成“成本低、见效快、管长远”的人才支援新模式。进一步做深做实各类人才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向对口地区提供旅游、电商、农技、营销等紧缺岗位的职业教育支援,积极支持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全面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助推创业致富带头人、服务业从业人员、技术工人等人才队伍不断扩大。

抓实抓好产业培育这个助推器。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受帮扶地区特色资源优势;又要注重产业发展理念和方式转变,努力提升当地特色资源含金量。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把握健康生态消费需求井喷式增长的趋势,重点特色产业和产品供给侧上下功夫,提升特色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积极发挥商贸交流这个催化剂。结合浙江对口帮扶地区农畜产品、中藏医药、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帮助对口帮扶地区编制招商引资目录和投资指南,鼓励和引导多层次、多形式的民间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吸引和扩大浙江企业到当地投资,在景区建设、碳汇经济、“互联网+”、职业培训、吸纳就业等方面加强对帮扶地区的支持。

灵活运用改革创新这个先手棋。指导推动受帮扶地区开展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重大改革。借鉴浙江“最多跑一次”、政府数字化转型等改革先进经验,以政府自身改革撬动经济社会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浙江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共享机制,构建长期的、基于共同利益的友好合作关系。

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受帮扶地区的主体意识。对口帮扶工作坚持对口地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帮助提升当地行政人员在规划编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行政综合能力。帮助完善要素市场,为当地自行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创造条件。探索推行扶贫援助项目村民自建模式,将小型扶贫项目按照“一事一议”“民办公助”方式,由群众自主决策实施或村民集体、农村合作组织自建。探索帮扶资金直接拨付村(社区),通过健全民主决策、监督检查等制度加强资金管理。

猜你喜欢
对口浙江
Mother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双下沉、两提升”浙江医改提升群众获得感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