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冷血战神”的传奇

2019-05-11 07:09张勉
环球人物 2019年8期
关键词:索罗斯德鲁泰铢

张勉

乔治·索罗斯

40年前,乔治·索罗斯成立了开放社会基金会,这是他名下的首个基金会。自此,索罗斯开启了一段金融传奇。

近半个世纪以来,投资界潮起潮落,其中有两个人屹立不倒:一个是沃伦·巴菲特,他的长期价值投资理论尽人皆知;另一个就是在全球资本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索罗斯。相比起踏实保守的巴菲特,索罗斯更加令人琢磨不定。他就像一个大冒险家,一生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冷酷无情,也有人盛赞他充满智慧,甚至将他的著作《金融炼金术》奉为投资圭臬。总之,索罗斯的生活和职业都充满了争议。

但即使再不喜欢索罗斯的人,也得承认,他似乎拥有控制市场的超能力。他的言论会影响商品或货币的涨跌,他似乎能够捕捉到一切经济泡沫。同时,他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一边攫取财富,一边通过基金会慷慨解囊,投入大量资金,只为实现社会梦想。

两场“做空”战

巴菲特有句名言:贪婪和恐惧总是伴随我们左右。而索罗斯的成功之道,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战胜贪婪和恐惧。作为投资战场上的“冷血战神”,索罗斯最重要的武器就是——超强的判断力和定力。

索罗斯被称为做空大师。他创造了很多金融衍生品,真正把做空变成了一种赚钱利器。1992年9月16日,他做空英镑,与英格兰银行的对攻直到今天仍然惊心动魄。这一战,让索罗斯“一举成名天下知”。

索罗斯能发动这场阻击战,靠的是精确的判断力。他注意到,欧洲汇率机制已经不能维持统一的立场。当时英国经济下行,英镑在贬值,德国经济上行,马克在升值,这意味着一个下行经济货币要跟着上行经济货币来运行。尽管英国政府一再重申,英镑一定会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并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但是索罗斯认为,英镑的走向违反了经济规律,这里有做空的最大空间。

后来,索罗斯说,从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那一刻开始,他就意识到要发生什么事情了,他甚至不需要看到现实发展就已经想象到了。他的天才就在于,他会比其他人更早地看到市场发展趋势。他预见到这场风暴的来临,并毫不怀疑自己会从中获得巨额利润。

索罗斯被称为做空大师,上世纪90年代曾先后阻击英镑和泰铢,获得暴利。

索羅斯的著作《金融炼金术》。

从1992年6月开始,索罗斯稳稳地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很沉得住气。在办公室的一面墙上,贴着一条醒目的标语:“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这句话便是索罗斯的人生准则。每逢大战之前,这句话总是会给他鼓舞。9月15日,他下了100亿美元的赌注做空英镑,然后享受了一份简单的晚餐。16日,他打赢了这场战争,英镑暴跌后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后来这一天被称作“黑色星期三”。而索罗斯在这一仗里挣了将近20亿美元。

有人说,100年里可能只有一个“黑色星期三”,索罗斯大赚是无可复制的。但很快,索罗斯就告诉人们,他的赚钱武器是头脑,而绝非运气。

1997年,他袭击泰铢,甚至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马来西亚总理将索罗斯的攻击上升到了政治高度。他宣布禁止索罗斯入境,并且向IMF和世界银行抗议,称“对冲基金的交易是不道德的”。这场大战,索罗斯的依据依旧是他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在东南亚一片歌舞升平的时候,他认准了这些国家已出现经济过热,存在严重的资产泡沫,所以他押注以泰铢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这一次,索罗斯又赢了。

索罗斯曾说,他并不制造泡沫,他只是认清了泡沫,并加剧了泡沫的破裂而已。整套操作是个组合拳,判断力和定力缺一不可。他总能找到那些预示着大事件即将发生的神秘信号,一旦找到这种信号,他就会紧盯不放,直到获得成功。

敢于All in的胆量

索罗斯制胜的第二个武器是对市场判断正确时,能最大限度利用好这个机会。在必要的时候,索罗斯敢于重仓出击,敢于All in。

大部分投资经理,一旦增长达到30%,就会变得保守起来。但索罗斯敢继续朝着100%的方向努力。索罗斯教会他手下的投资经理很重要的一课:当你对市场判断正确的时候,要最大限度利用好这个机会。

助手德鲁肯米勒工作不久就做了美元对马克的空头。他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索罗斯到办公室,和他讨论这桩交易,问他:“你有多大仓位?”“10亿美元。”德鲁肯米勒回答。“你管这个叫仓位?”索罗斯笑道。他指示德鲁肯米勒将仓位翻番,因此大赚了一场。

德鲁肯米勒回忆起当年狙击英镑时的情景,他说了一通看空英镑的理由,信心满满,最后说,那么我们就逐步做空吧。索罗斯听后觉得不解,这么看好为什么要逐步进行?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索罗斯决定全力出击。

索罗斯曾说,他并不制造泡沫,他只是认清了泡沫,并加剧了泡沫的破裂而已。

索罗斯不止一次指出,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大的错误不是太胆大,而是太保守。当他认为某个投资是正确的时候,他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投这么少”。这就是索罗斯的风格:直击要害,放手一搏。

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1930年,索罗斯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中产家庭。少年时代给他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1944年二战后期,一家人躲避纳粹追捕的大冒险。父亲为他们一家总共安排了11个藏身的地方。

对于父亲,索罗斯很引以为傲。在那个非常时期,父亲教会了他两条重要的生存原则:一、可以冒险;二、冒险的时候不要孤注一掷。后来,在索罗斯的职业生涯中,他经常做出冒险之举,但并不孤注一掷,而总是给自己留下东山再起的余地。

17岁时,索罗斯只身到伦敦,钱少得可怜,但是他仍努力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光明。他坐在伦敦的咖啡馆里,对自己说:“现在你已经跌到谷底了,这不是很棒吗?因为现在你只有一条路走,那就是往上走。”

可以说,勇气、智慧、冷静……索罗斯综合了这些特质,最终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决胜金融,在金融之外

索罗斯身材矮小,满头灰发,戴着厚厚的眼镜片,一只耳朵还挂着助听器,说话时带着浓重的匈牙利口音。这让他看上去更像一个欧洲大学里的教授,而不是金融市场的大鳄。

年轻时的索罗斯在匈牙利留影。

实际上,索罗斯也的确具有学者的头脑,他让自己的思维和视野横跨欧美,此后更是纵横全球。宏观地把世界各地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在時间和空间上预测大事件对未来的影响,一直是索罗斯的拿手本领。

索罗斯进入投资这一行,是在20世纪50年代,那时同今天的贸易全球化相去甚远。很多年以后,美国投资者才认识到,原来还可以在地球的另一边赚钱。索罗斯是这方面的先驱,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德鲁肯米勒曾说:“索罗斯领先时代至少35年。”他自己也半是谦虚半是得意地回忆过:“那时没有人知道欧洲证券的事情,所以我可以从对欧洲公司的一知半解中获益。”

那时大多数美国交易员思想狭隘,既缺乏知识又缺乏勇气,他们只喜欢买卖叫得出名字的美国公司的股票。但索罗斯不是这样,他能说德语、法语等好几种欧洲语言。在和同事聊天的时候,他喜欢将话题从行业分析那样狭窄的领域转到“世界局势”,不止一个同事说过,“他喜欢谈论大话题”。

索罗斯可以从A点发生的事情,马上推论到B点的结果。但别人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大家公认他是最优秀的宏观投资者。比如说他决定阻击英镑、阻击泰铢,都是这种思维方式下得出的结论。

虽然索罗斯的很多合作伙伴都得益于他的这种宏观思维,但大家也为此头疼不已,因为他不仅思考一些大问题,还喜欢用一些复杂的字眼,同事有时需要查字典才能弄明白这些字眼究竟是什么意思。

决胜金融,在金融之外。索罗斯很早就指出,你必须知道此地的一个事件是如何影响到其他地方的。套用一句老话就是:当其他人只看到一棵树的时候,他看到了整片森林。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慈善家、货币投机家、股票投资者,现任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和开放社会研究所主席。2018年,获得FT(英国《金融时报》)年度人物。

猜你喜欢
索罗斯德鲁泰铢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索罗斯妄图“做空”香港定将玩火自焚
专机上的贵客
索罗斯梅开三度,珠宝豪宅能否换来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