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侧重点探究

2019-05-13 02:14王建平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9年4期
关键词:书面语言内心世界语言文字

王建平

【摘  要】

由于学习任务的阶段性安排,小学生接触作文的机会还比较少,学习程度也比较浅薄。而对于小学生来讲,从三年级开始,他们便必须走进作文的世界,学习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行诸于纸上,学会使用书面语言,提升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训练的侧重点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例如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文体样式训练、表达方法训练等多方面的观点。在国家相关教育文件中明确了小学作文教学的侧重点,也就是要重点提升学生的记叙、说明、议论的能力,能够使用一定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观点、记录事实或者是抒发感情。

【关键词】

小学  作文教学  教学侧重点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写作是创作不出好文章的。由于小学生接触到作文学习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要求不是十分地严格。但对于一些基本的写作能力,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必须要满足基本的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基本的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表达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样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掌握语文语句结构与语句规则,提升广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文本身就是由风格不同的语言文字组成的。最基本的要求便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在作文训练中能够使用正确的符合语法规则的语言进行思想观念的表达。其次,同样基本的要求是写作中使用的文字要做到书写规范。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当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书面语言描写客观事物现象或表达主观情绪状态时,也就具备了基本的写作能力,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言文字不仅是作文的躯体,同时也是作文的灵魂所在。倘若学生无法做到运用正确规范的语言文字以及标点符号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或者是自己的心理体验,那便不能称之为他们掌握了写作的能力。同样的,这种教学也是失败的。在小学作文教学大纲中对于这一点也是有明确要求的。语言文字以及标点符号的问题,对于小学作文来讲,不能将其定位为细枝末节的内容,而应该提高对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视程度,这是学习作文中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也是需要长时期不断锻炼的高难度问题。

2.将作文教学的目光聚焦于内心世界

在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大多数会强调对外在的客观世界的观察,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心地发现生活、品味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创作的素材,丰富语言,更准确地表达书面内容。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心理世界的体验要远远多于对客观世界的品味与观察。心理活动也能够对观察到的客观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不同的心情状态。虽然说外在的客观世界能够影响人的心情,而另一个层面,心情也能够反作用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影响观察效果。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举个例子,诗人杜甫在看到国破家亡时发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苦闷沉痛的哀愁。而“春风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也同样是对春天,对自然界的描述,所体现的画面却是根据作者的心情而塑造出了不同的色调,一个阴沉,一个明丽。小学生的写作也是如此,当心情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时,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是美的,都是活泼的。而当心情低落时,世界万物在学生眼里都瞬间失去了色彩。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也要多注意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的状态是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描述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时,可以加上自己的心理、情感色彩,让原本和人类没有语言交流的大自然在书面语言的使用中赋予它人类语言的生命,让描述的事物鲜活起来。另外,内心世界的状态也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源不断的素材。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

3.作文训练是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体现

作文不是复制粘贴的学习活动。作文训练是需要学生在一定要求的基础上动脑思考,进行心灵创作。这种创作的过程也是创造过程的体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多维度寻找思维方式和导向。或者也可以从作文的形式上,例如语言词汇的创新运用,表现形式的创新体现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创造的领地。小学作文属于作文教学的初步阶段,是基础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任务便是将这写作基础巩固好,为以后的写作道路做好铺垫。虽然说学生的作文只是用來平时课堂上的训练,但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在这看起普通的练习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教师要能够做到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文风不能老套,而形成推陈出新的风格也不是短期就能够做到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独特性,给予鼓励和支持。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记录灵感,将转瞬即逝的灵感记录在笔记本上,日积月累便成为创新的源泉,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小结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注重这一教学环节,精心指导,细致安排,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参考文献】

【1】苏玉洁.浅谈生活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启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

【2】沈建毫.基于生活化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

【3】张君明.小学作文教学浅探【J】.文学教育(下),2019(03)

猜你喜欢
书面语言内心世界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微趣图
加强阅读教学促使幼儿理解图书中的符号探微
将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交际化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