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的结合

2019-05-13 01:58唐莹冯署冀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通识教育结合

唐莹 冯署冀

【摘要】当前,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相结合已成为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改革的一种新思路。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是可以结合的,原因在于:二者的内涵一致、教育目的一致、教学内容可重合。二者的主要结合方式为:将通识教育理念应用于大学英语必修课程;建设通识教育类英语课程体系。同时,本文还分析了现有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育;结合

【作者简介】唐莹(1982.08-),女,四川资中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冯署冀(1977.11-),女,河北涞水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多元文化。

一、引言

19世纪初期,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 .S.Parkard)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两个世纪多的时间里,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高校在将通识教育融入大学教育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尝试。2018年9月,全球通识教育的先行者之——哈佛大学宣布开始实施新的通识教育改革方案。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高校也在积极探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之道。2010年5月,“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中提出,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相结合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另辟蹊径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挑战。那么,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能否结合、如何结合就是摆在中国各大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线英语教师们面前亟需解决的严峻课题。

二、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是可以结合的

1.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的内涵一致。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起源于古代西方的“自由教育”(Liberal Arts),是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观在高校教育中的延伸。亚里士多德指出“应当有一种教育,依此教育公民的子女,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通识教育,是高层次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是以造就具有远大眼光,高雅情操和知识渊博的人才为目的的。因此,通识教育的核心精神在于倡导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2017年教育部最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要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此可见,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要求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弘扬人文素养,提倡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这与通识教育的“完人”理念是相一致性。

2.大学英语教育目标与通识教育相一致。哈欽斯曾指出:“教育的目的不是人力(manpower)的形成.而是完人(manhood)的发展。通识教育是培养智性的唯一有效途径。” 1945年,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以下简称《红皮书》)中将哈钦斯提及的“智性”具体化——通识教育应着重培养人“有效的思考、交流思想、做出恰当判断以及辨别价值”这四种能力。《1978年哈佛报告书》在《红皮书》的基础上,将知识和文化纳入教育目标中——具备某些领域中的广博的知识、了解宁宙、社会及人类自身、努力探讨世界各种文化。从这个角度讲,通识教育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更强调这些知识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启迪作用,提倡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通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2017年《指南》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从中不难发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提倡的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这正是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模式,即以英语为工具,以文化为载体,以达到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

3.大学英语教材内容涉及通识教育。艾略特认为:“我们希望给20~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哈钦斯也认为: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这就要求所有学生应该接受一种共同的教育,这是现代人必须“永恒学习”的关于“共同人性”的内容。无论其职业是什么,通识教育是为学生日常生活做准备,包括给他们一定社会的知识、信仰、语言和思维的习惯的教育,它是对文化延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MeGrath, E.,1976)。一方面,通识教育强调人类科学文化的一般基础,内容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另一方面,教育范围还包括这些知识的共同精神文化基础,即人生哲理、文化思想和探索精神等,其目的是在传播文理基础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认识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论和共同价值观。哈佛大学在最新出台的通识教育新方案中,将原来通识教育计划的“8大领域”改为“4+3+1”的新课程模式。

从上表可以看出,《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的单元主题丰富,文章内容多样,涉及哈佛通识教育方案中除了“量化工具”的其余七大领域。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可以提供较为广博而均衡的多学科的知识内容,从而引导、启发学生对于其他学科的入门与兴趣,扩充学生的宏观知识基础,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通识选修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英语是通识课程的铺垫,通识课程是大学英语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高校教育体系。

三、我国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相结合的实践

1.结合方式。既然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在内涵、目标和内容三方面有一致性,那么我国的高校在具体实践中又是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笔者以“通识教育”、“大学英语”、“实践”、“改革”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二者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

(1)将通识教育理念结合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大学英语必修课程中,如胡榕(2012)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系统地融入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把大学英语课程改造成英语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张艺宁(2012)运用“ATE”阅读模式图给出了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题设计案例。

(2)建设通识教育类英语课程体系,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开设涉及外国文化、习俗、历史、伦理等方面各内容的独立课程,诸如《英国文化 专题研究》、 《英国历史》、《当代美国社会文化》、《西方影视文化》、《跨文化商务交际》、《公共演讲》等。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院校做了这样的尝试,如中山大学开设了针对全校本科生的“外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海理工大学把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英语、通识英语和专业英语三个模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施了英语语言文化系列通识选修课程建设改革。

由此观之,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已经从单一课程发展为多元课程体系;第二,在具体实践中,通识教育理念可以至始至终贯穿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培养出具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完人”。第三,由于通识教育类英语课程体系也属于通识教育课程,我国的英语课程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学习国外知名大学通识课程,包括课程设置体系、评估体系、教材开发、教师培养与管理等,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院校特色,形成合理、系统、有特色的通識教育类英语课程体系。

2.现有问题和对策。当前,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的结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由于师资水平和通识教育意识淡薄,在大学英语必修课程中很难融入通识理念。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师仍然是以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西方文化的传播为辅,即首先教授语法、语篇、语言技能、应试技巧等,再用文本或课件形式呈现文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师的作用仅仅是作为知识的权威将英语课本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收获的也仅仅是基础的知识和技能,通识教育理念中所倡导的思维能力、公民意识、道德品行等等都没有得以体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将通识意识融入到大学英语必修课程中就要求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通识理念,转变观念和改进教学模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应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定期或不定期地的培训,扩大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组建教学团队,以通识教育视角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丰富教学材料,构建合理、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他们发现在知识背后所包含的丰富的优良精神和卓越的品质,真正实现培养“完人”、“社会人”的目标。

第二,从学生的学习意愿与学习效果上看,英语通识教育课程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广泛开展通识教育的美国,英语通识教育课的概念并不存在,原因是除外语类课程外,通识教育课基本都是使用英语讲授的。因此,英语通识教育课是非英语国家、地区的特有的,在面向中国本土学生时,局限性就难以避免。首先,国外的通识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学分制基础上的,而由于理念、师资、管理等的差异,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还未实现这样完全的通识教育,只是折中性地提出一定量的通识教育课程选修学分要求。相比一般的通识课程,英语通识教育课程采用英文教材,英语或双语授课,增加了学习难度。因此,学生以获取学分为目的,学生选修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意愿就降低了。其次,就学习效果而言,使用英语作为授课语言.在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限制下,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损失也将影响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使得在目前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数量不多,也更难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

为了改善这种现状,英语通识教育课程应当系统化和分级化,改变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平级关系,根据课程所属范畴、主题、教材语言难度等,将课程归类和分级,并且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比如已完成某些课程,已通过某级英语能力测验等。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学生才能够根据自身语言水平、前期的学习情况及个人兴趣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改善学习效果,从而真正达到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实现人的全面、和谐、整体发展。

第三,英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碎片化”倾向,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初衷。与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是一种跨学科整合的教育,是非职业性、不以学科为导向的,这种教育理念存在的根源在于人与世界的整体性、非割裂性。人在面对世界和生活经验中的各种问题时,往往需要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读,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用一种整体观加以提升乃至最终解决问题。然而目前,学校的英语通识教育课程将英语知识、文化、习俗等过于细化,同一主题的内容开设为几门课程,比如在外研社外语自主学习资源库中,关于英语的起源和发展的课程就有“英语的起源”、“二战后的英语发展”、“英语的社会变体”、“英语的全球化”等十余门课程。“碎片化”课程过度强调了“专”而忽略了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受教育者看到的是“支离破碎”的世界,其思维方式是孤立的,其发展也必然是片面的。

我国高校在设置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时,首先以概论类课程为先导,该类课程从跨学科整合学习的视角立体呈现课程各知识点和环节之间的互动、影响和渗透,超越学科间的各种限制,开拓新知识的学习与研究问题视野,真正将世界还原为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再设置更为细化的课程,引导学生用跨学科的学习观,发现、分析问题和社会现象。正如哈佛大学在世界社会这类课程中,开设有“中国”这一概论性课程,还有“中国的两次社会革命”、“海外的中国人”、“长城之外:中国和游牧边疆”、“近代中国的商业世界”等跨学科整合性科目。

四、结语

本文从通识教育和大学英语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内容出发,分析出二者可结合的理论依据,结合我国的教学实践,指出运用通识教育理念和建设系统化、分级化体系整合学习观的大学英语通识课程体系是将二者结合的关键。尽管当前我国高校在结合通识教育和大学英语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比如教师素质、课程定位、课程设置、评估体系等,但是通识教育已成为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国内一些知名大学将大学英语课程纳入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无论如何,笔者认为,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结合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一种大胆尝试,这种尝试要倾听学生的声音,符合校本特色,才不失为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Charles William Eliot: Inaugural Address as President of Harvard College. in Education Reform: Essays and Addresses[J]. Century Company. New York,1898:3-4.

[2]MeGrath. E.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Plight of Modern Man. Indianapolis[J]. Ind: The Lilly Endowment, Inc,1976,3.

[3]胡榕.浅议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J].考试周刊,2012 (12):77-78.

[4]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27.

[5]张艺宁.对面向通识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构想——以浙江工商大学大学英.语课题建设为例[C].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2:162-165.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育通识教育结合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