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研究

2019-05-14 06:19李恩荣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抗震装配式住宅

文/李恩荣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由于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也得到逐步提高。在农村的建设中,传统的农村住房已经不能够满足农民对于住宅的需要,大部分农村居民已经在对原有的老住宅进行翻修,并重新建设住宅,地方政府也使用不同的手段对新农村住宅进行统一的建设规划,这样才能完成节约农村耕地,优化建筑和人口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的总体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装配式建筑借助于庞大的市场以及十分标准化的建筑形式等优良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逐渐发展和推广。本文根据当今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探讨了装配式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推动整体装配式建筑的较好发展。

1、我国农村住宅发展现状

1.1 我国传统农村住宅结构体系

当前我国的传统农村住宅结构体系形式,可以分成: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生土结构、木结构、石结构这几种。各结构体系详细介绍见表1。

1.2 我国传统农村住宅主要存在的问题

1.2.1 多数采用砖混结构,抗震性能差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住宅采用砖混结构,并且是随意建造并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建筑的整体设计,这样使得农村建筑整体结构并不符合如今的我国抗震规范要求。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80%以上的农村住宅缺乏抗震设防措施,在历次大地震中砖混结构的倒塌率在90%以上。

1.2.2 没有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住宅建设并没有统一的规划布局,缺乏整体意识以及全局观念。农村住宅大多是以户为单位,结构较为松散,布局十分混乱,在进行建筑建造的时候也没有认真规划,这些原因都造成了滥占耕地、交通不便等不良后果,最终无法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1.2.3 工业化程度低,存在质量隐患

在我国,目前有95%以上的农村住宅建筑使用了传统工艺进行建造,工业化程度较低,施工技术十分落后,建材的实际质量更是无法保证,这些都导致以往的农村建筑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1.2.4 建筑功能不完善,居住品质不高

我国的农村建筑大部分墙体并没有保温隔热措施,使得房间密封性较差;装修水平参差不齐,效果较差;而农村建筑取暖大部分采用煤炭炉子,取暖效果不好;卫生间及厨房设施不完善,居住品质较低。

2、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农村的应用情况

2.1 几种适用于农村住宅的装配式结构体系

(1)CL 建筑结构体系,这种建筑材料不使用黏土砖,节约了耕地以及能源,降低大气污染。此外材料较轻,抗震性能体系也比较好;保温性能也是不错。还增加了农村住宅的实际使用面积,加快了施工进度。

(2)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体系,这个装配式建筑体系可以耗能减震、,是一种十分生态环保的节能体系。这种建筑体系的建造时间很快,是十分经济实用的保温材料,能够科学合理地解决农村建筑墙体的受力、维护、节能、经济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表1 结构体系对比

(3)预制“凹槽板”住宅体系,这种装配式住宅的原材料多由工厂生产,预制率是比较高,安装也十分方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资源。这种新型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是很不错的,使用的混凝土可以用工业废料制成。这种建筑材料不仅建筑强度可以满足承重要求,而且价格也十分便宜,易于农民接受。

(4)预制钢筋混凝墙结构体系,这种装配式建筑的构造十分简单,施工也比较方便。空心模作为永久模板,可以与后浇混凝土共同受力,从而达到减少工程量的目的。空心模还具有水平以及竖向通长孔,这就使得建筑的接缝连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2 阻碍农村装配式住宅发展的因素

如今,我国仍未出台关于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农村住宅中应用的相关政策,对其的鼓励扶持力度远远不够,农民对新技术并不十分认可,这些现有因素都导致很多装配式住宅建筑结构体系并不能够大规模的应用于新农村的建设。但是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家政策出台较为完善的政策,农民对农村住宅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广大农村地区会逐步得到推广,最终使得农村住宅建设的档次得到提高,真正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3、新农村建设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推广办法

3.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认知度

地方政府要增强装配式建筑的宣传力度,贯彻落实工作,对农民普及装配式建筑的具体知识,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变农民的保守观念,让农民较多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实际优势,在农民修建住宅时,可以积极主动地选择装配式建筑。

3.2 建立装配式建筑新农村示范基地

地方政府应当加大保障房项目以及移民搬迁等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力度,科学合理地选择几个新农村作为装配式建筑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示范基地,把这几个农村建设好发挥模范带头的积极作用,在取得成功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项目建设经验。

3.3 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力度,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装配式建筑的相关企业,应当组织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拨发大规模科研经费,对农村低层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难题逐步攻关,形成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要开发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促进建筑施工和农村住宅设施方面的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实现科研成果的具体转化。

3.4 完善相关法律及国家标准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农村装配式住宅的施工标准体系规范,对规划设计、生产安装以及验收消防安全评价等各个环节做出严格规范。政府也应当及时扩充和修订原有的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装配式结构体系的规定,建立和健全工业化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必须在法律层面上严格约束工业化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

结语:

本文通过对农村建筑的探究,提出了关于装配式建筑在新农村应用的一些有效方法,希望可以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当前我国的新型建筑才起步,仍有较多的问题需要进行解决,在逐步解决这些建筑设计问题之后,把装配式建筑运用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可以有效提高新农村住宅的抗震性能,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新农村的住宅质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猜你喜欢
抗震装配式住宅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Jaffa住宅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