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

2019-05-15 11:09冉耘豪
理论观察 2019年3期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

冉耘豪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两个转变。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各有特点,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走向了统一,共同拿起批判的武器,开创了新的局面。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转折。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对于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形势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转变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3 — 0018 — 03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只有他们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超越传统观念的束缚,突破思想藩篱,成为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科学理论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两个转变。这两个转变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说,有着极为特殊和重要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思想的关键性转折。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家庭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经历两个转变的过程也有异同,但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具有共性的。

一、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转变的内容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一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开始于马克思1842年在《莱茵报》上发表的文章,完成于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文章。两个转变的内容是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1.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而基础的核心来源于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意识与物质何为第一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方向。马克思恩格斯一开始追随黑格尔,学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成为唯心主义者,但他们并没有盲目信奉,经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及理论探索后逐渐发现黑格尔唯心主义的错误,转而对其进行批判。

马克思写作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出现了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马克思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物质利益对于贫困农民的驱动效应,对于国家法律的支配性影响,其思想进一步向唯物主义偏移。而恩格斯则通过实际考察英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客观分析政治經济等各方面的状况,逐步转向了唯物主义思想。

2.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是以暴力手段推翻某种社会政治制度的思想。由于普鲁士王朝专制统治的加强,德国革命民主主义高涨,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矛盾激化,斗争不断。资产阶级想要摆脱宗教束缚,推翻封建专制,以武装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维护其利益。在此背景下,一度在德国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的黑格尔主义开始解体并分裂为对立的两个学派,其中的青年黑格尔学派吸引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的大批激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马克思恩格斯接受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开始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开展理论研究和政治活动。与属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青年黑格尔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上是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不断在现实斗争中汲取经验,结合渐渐形成的科学理论,逐步摆脱了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影响。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经过深入研究,思想不断内化,从单纯地进行宗教批判转向了对于专制制度的斗争,其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得以建立并逐步深化,立志要寻求一条造福全人类的道路。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有极为深刻和精准的认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加剧了社会的割裂,广大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和剥削,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不断加深。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下,无产阶级逐渐明白自身缘何在资本主义社会会处于如此困境,也认识到了只有拿起武器抗争,以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才能获得解放。共产主义从此成为了无产阶级为之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

二、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转变的异同

1.不同之处

马克思恩格斯各自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大不相同,在各自两个转变的过程中并不认识对方,没有进行过共同的研究,所以两人的转变是相对独立的,转变的过程也不一致。

马克思的两个转变是从批判哲学出发的,在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动摇,开始同黑格尔学派决裂,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在文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在国家、市民社会等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猛烈批判,揭露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错误,并科学地提出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着国家,是国家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的观点。所以说马克思的转变是通过批判哲学到批判政治完成的。

恩格斯弃学从商的经历让他有机会更加细致的观察各阶层生活。在英国曼彻斯特,恩格斯通过研究英国工人阶级及工人运动,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等文,逐步完成了其世界观的转变。恩格斯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并准确的提出无产阶级为自身解放而进行的武装斗争必然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社会革命必然会爆发的观点。所以恩格斯是通过对社会的研究,进而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实现了自身的转变。

2.相同之处

(1)共同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生于1818年,恩格斯比他小两岁,两人处于共同的时代。在他们童年时候正是欧洲局势动荡时期,两人都亲历了不安局势下的社会生活。少年时代,马克思恩格斯见证了逐渐高涨的欧洲工人运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端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深,工人运动此起彼伏,无产阶级,急需指导革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此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提供了革命运动的指导理论,为无产阶级展示了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共同的历史大背景为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奠定了基础。

(2)共同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思想,开端于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这是两人完成两个转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参加了青年黑格尔运动,吸收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并诉诸理性,批判传统宗教,以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精神开始了对政治的批判。马克思说:“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学生。”恩格斯在总结他们的早期思想时也指出:“从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过程中还产生了另一个派别,唯一的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这个派别主要是同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3)共同以批判作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都是以批判作为武器。他们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当时的哲学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进行了批判,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丑恶。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对现存的私有制社会,只有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其彻底的改造。”

(4)共同的批判载体

这一时期两人都以《德法年鉴》杂志作为批判的主要载体。1844年2月马克思在这本杂志上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有力批判了鲍威尔责难德国犹太人要求解放,将犹太人的解放归结为废除宗教等谬论。同时马克思还鲜明地指出社会革命需要物质的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无产阶级。同样是1844年2月,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两篇文章,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批判了卡莱尔唯心主义宗教观和英雄史观。

三、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转变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产生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随后的世界历史中在许多国家里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和完善,生机勃勃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体系。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为人们提供了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能帮助人们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指导人们同这些错误思想作斗争。马克思主义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使得人们对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更能坚定人们的思想,为人们树立了奋斗的目标。当今中国已经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但世界之大,各种思潮暗流涌动,错误的资本主义思想不可避免的涌入中国,西方的敌对势力混杂其中,伺机向我们展开进攻。尽管中国国力不断强大,马克思主义也已经深入人心,但仍然不能放松戒备,更要稳住阵脚,勇于抵制资本主义思想的侵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成为了全人类巨大的思想财富。马克思主义广泛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了现实。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等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大量共产主义组织。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让苦于寻找救亡图强之路的中国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明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中国人民在黑暗的苦难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在中国大地上书写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人民坚强的领导核心,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走向了国家富强,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懈的奋斗着。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对于当代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世界现状出发,去思考全球问题,不难发现,世界局势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表述的那样在发展和变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技的浪潮推动全球快速发展,世界的联系紧密得如同一个村落。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揭露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在资本主义世界存在,但在经济上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世界经济总量的大部分,资本主义仍在发展和自我改良,资本主义的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于此同时,全世界也不得不意识到,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国力在不断提升,随着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國已经不断赶超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强国,并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社会主义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越是发展,越是会面临诸多阻碍,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坚定四个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才能在新时代昂立潮头,永立不败之地,为中国人民谋得幸福,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参 考 文 献〕

〔1〕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第3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韩庆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疑难解析:第1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恩格斯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伟人的友谊也有风波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恩格斯的亲情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