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视角下的美丽城镇建设

2019-05-16 08:24陈潇玮郭红东
杭州 2019年15期
关键词:产城小城镇城镇

文 陈潇玮 郭红东

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当前,浙江乡村的产业振兴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由于乡村建设用地指标短缺引起的产业植入困难,二是由于乡村劳动力外流导致的人才紧缺。小城镇是连接城乡资源,促进城乡人、钱、地等要素流通的重要枢纽,在2019年4月正式颁发的《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美丽乡村的工作重心向打造“美丽城镇”转移,小城镇在城乡融合中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为解决产业振兴面临的难题,美丽城镇”建设不仅要重视“外在美”的环境提升,更要注重“产城融合”。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镇功能融合发展,通过小城镇的产城融合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来扩大产业空间,有利于增加就业人口,有助于城乡产业集聚和劳动力集聚,进而推进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洞桥镇位于杭州市富阳区西北部,距富阳城区35 公里,境内拥有众多优质的山水自然旅游资源。从2017年开始,洞桥镇以4A 级景区标准进行洞桥·状元里景区规划,并基于当地营地经济基础发展乡村旅游业。针对产业振兴发展面临的用地紧缺、人才紧缺的挑战,洞桥镇以美丽城镇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在产城融合视角下通过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的规划引领,聚焦“营地+”提升小城镇环境品质,初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洞桥实际的美丽城镇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研究与借鉴意义。具体来看,洞桥镇美丽城镇的建设实践能够从规划思路、融合机制、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反映产城融合的过程与机制,解释如何缓解乡村产业振兴中用地指标与人才紧缺的问题。

破解“用地难”,以全域规划引领产城融合

← 贤德状元里旅游景区“4 村1 集镇”区位图

乡村振兴需要规划引领,但目前美丽乡村建设通常以村域为单位进行规划,乡村土地性质与使用现状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导致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建设用地指标受限,产业无法顺利植入的问题。而全域的规划方法是指以连片村庄、村庄与乡镇、县域等范围为载体进行产业与空间的规划,至此,产城融合中“城”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城镇用地,而是将城乡用地作为产业用地的整体范围考虑。洞桥镇美丽城镇的全域规划分“两步走”:第一步,洞桥镇从2017年开始重点发展状元里旅游区的4 个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区域发展格局下科学编制实施小城镇总体规划、加快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打造分区建设等具体措施;第二步,在全域规划实施过程中,以点带面开展美丽城镇示范建设,选择状元里景区核心区的贤德集镇作为美丽城镇建设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的“4 村1 集镇”城乡统筹发展格局。通过全域格局的美丽城镇规划,更新的空间资源可用于发展新兴产业、吸引产业入驻,如此更有利于实现土地集约化,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聚集,提升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

破解“规划难”,以一体化机制促进产城融合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空间规划是当前城乡规划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全国各地的实践来看,许多地区的美丽乡村、美丽城镇规划设计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人居环境与景观植物上,忽略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产城融合视角下的美丽城镇建设需要产业与空间一体化的融合。产业与空间的融合机制上,镇域是产业的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产业是空间的保障,驱动城乡建设更新,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空间可持续发展模式。洞桥镇产城融合的规划突破了传统的规划范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在规划设计上,首先在镇域格局下进行“产业重构”战略规划,做好“营地+”产业前瞻性的规划和定位,把握产业趋势扩大“营地”企业的规模与数量,引领产业变革升级“营地+农事”模式;再以产业为导向进行“空间重组”的规划设计,结合贤德集镇周围4 个村庄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空间模式,实现产业与区域空间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最后形成城乡“产业与空间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贤德集镇在产业上连接周边旅游资源和提供配套服务,空间上是区域形象节点也是交通的核心,通过美丽集镇的建设带动城乡融合成具有经济内生“活力”的空间。在实施路径上,首先进行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产业植入打造好空间载体,预留产业发展的弹性空间,再进行产业植入,减少美丽城镇和乡村建设成本的二次浪费,有利于增加就业人口,规避盲目城市化带来的空城现象。

↓ 洞桥镇油菜花

↑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美丽城镇建设模式

破解“留人难”,以平衡公共服务巩固产城融合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是乡村振兴的难题之一,农村留不住人才、劳动力资源短缺。乡村留不住人的原因除了产业与经济因素,还有公共基础设施的空心化。通过近几年美丽乡村的洗礼,村庄交通、上下水、电线、网络等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差距正在全面缩小,但医疗社保体系与教育服务依旧存在长期不平衡局面。因此,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应合理规划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过平衡公共服务来巩固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区域内农村农民的全覆盖,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综合服务。通过近两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化,以贤德集镇为中心的状元里景区逐步向“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靠近,引导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吸引人才回乡创业。

综上所述,产城融合视角下的美丽城镇建设是从规划思路、融合机制、公共服务三个方面体现产城融合的过程与机制,有助于解决乡村产业振兴中用地指标与人才紧缺的难题,促进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振兴乡村产业,进而推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建设花园式美丽乡村的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产城小城镇城镇
最融合中流击水,从产城融合到产城人一体
试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相关要点
对六师五家渠市产城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发挥小城镇纽带作用 推动河南城乡融合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浅谈华夏幸福产城融合恰逢其时,资本运作格局分析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