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团体标准的发展及意义

2019-05-16 15:28吴文增
今日印刷 2019年3期
关键词: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团体

吴文增

我国标准的地位及分类

我国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时的发起国之一。标准和标准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我国标准体系,长期以来一直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府简政放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活力增强,计划经济时期的标准和标准化管理越来越不适应需求,政府包办标准的事情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1988年颁布了《标准化法》,2017年11月4日《标准化法》又通过人大常委会修订,并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修订后的《标准化法》其标准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团体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标准仍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大类。保障人体健康、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标准, 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在我们国家, 技术法规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是法律法规,有的是部门的规章, 有的是行政性文件。主要的形式还是国家的强制性标准、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和地方的强制性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 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全国性的各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标准化法》规定,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

为了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原来规定地方标准是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和卫生要求, 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时, 应当制定企业标准, 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在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时, 国家鼓励企业在不违反相应强制性标准的前提下, 制定充分反映市场、用户和消费者要求的, 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在企业内部使用。

团体标准是指本次标准化法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2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标准化改革问题。会议确定了4项改革措施,其中第三项就是“鼓励学会、协会、商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制定发布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选择部分领域开展试点。”这项措施中提出的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内容写进了2017年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的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体现,多年来有不少社会组织已经在制定协会标准、联盟标准等,推动了我国标准工作改革。

有关团体标准

1.团体标准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的标准和标准化不是由政府控制,他们制定的标准基本是团体标准。几乎所有的标准都是由标准化团体制定的,只在需要定义为国家标准的时候,由国家认可的标准组织加以认定。政府部门不制定标准,只制定法规。

世界上最大的标准化组织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有近200个国家、地区和机构参加,也是联合国WTO的重要合作伙伴。但它也只是个标准化团体,没有官方性质,其经费来源也只是靠会员缴纳会费和销售国际标准来维持。还有一些区域性标准组织,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泛美技术标准委员会(COPANT)、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ARSO)等,都是为适应区域经济体的发展而建立的标准化团体。我国现在的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是国家质检总局,具体工作委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管理,主要还是政府管控。

关于行业标准组织,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团体标准组织,一般以学会或协会的方式体现,属于非盈利、公益性的技术和学术团体。国外绝大多数的标准是由这一类团体组织的专业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以团体名义对外发表,所有这些标准都是自愿性的,有版权保护,在市场上销售,标准组织靠销售这些标准和组织相关活动获取收入,自负盈亏。

2001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建立之后,曾经有过两次突破性尝试,第一次是在2003~2004年,国家标准委曾经鼓励建立协会标准,当时主要是以中国标准化协会为试点,制定和发布了一些协会标准。第二次是在2010~2012年,国家标准委又鼓励创建和发展联盟标准。这两次尝试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针对迟迟不能修改的《标准化法》探寻改革之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积极的尝试,在国内标准化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协会标准和联盟标准,从而促进并加快了《标准化法》修订。

新《标准化法》增加团体标准,使其具有法律地位。团体标准在中国的出现和合法化是标准化创新实践的结果。反映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光靠政府主导、政府出资、政府批准制定和发布标准的方式管理标准已经过时了,这种方式无法满足飞速发展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也无法适应企业多角度、全方位的創新要求。近些年出现了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只要市场上一出问题,不论是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还是环境问题,总要有人从有没有标准上找理由,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不是做替罪羊就是做出气筒。为什么会如此,就是因为政府管得太多,管得太宽,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事实证明,政府包办标准的结果就是费力不讨好。其实,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从事与制定、使用标准的相关各类市场行为主体。标准化的对象是市场行为客体。标准是由相关专家共同协商产生的特殊技术产品。标准化工作的性质是公开、透明、平等和动员利益相关方广泛参加的公益性活动。分不清这些界限,把标准当成赚钱工具,或者伸手要钱和追逐名利的手段是违背科学的,因为标准也是科学技术。

确定团体标准的应有地位,积极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是中国标准化快速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意味着政府主导标准和标准化的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被打破。发展团体标准是中国标准化深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是“促进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可靠保障。

2.开展团体标准工作要遵循国家标准,即 GB/T 20004.1-2016《团体标准化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

该标准提供了团体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一般原则,以及团体标准化的组织管理、团体标准的制定程序和编写规则等方面的良好行为指南。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①总则

总则给出了团体开展标准化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促进贸易和交流。

②团体标准化的组织管理

团体标准化的组织管理明确了团体开展标准化活动的组织架构及其功能、工作机制、知识产权管理、标准编号与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组织架构及其功能从团体开展标准化活动的机构设置中推荐具有的功能的角度提出了组织管理架构的指导,推荐团体组织架构中设置具有标准化决策功能的机构、具有標准技术工作管理协调功能的机构、标准编制机构,并对这些机构的职责和形式给出了指导。工作机制给出了团体标准化活动过程中召开会议、处理申诉以及与其他标准化机构建立联络关系等方面的指导。知识产权管理给出了团体制定关于专利、版权和商标专用权等方面政策的指导。标准编号与文件管理给出了团体对团体章程、标准制定技术机构管理文件、标准制定程序文件、标准编写规则文件、版权政策、专利政策进行及时归档,以及团体标准编号的指导。

③团体标准制定程序

团体标准制定程序是团体用于开展团体标准制定的工作规范,是团体的重要规章或制度性文件。它给出了团体标准制定流程的建议,并对每个环节宜重点考虑的因素给出了指导。

④团体标准编写

标准编写给出了团体编制团体标准的总体原则和指导。在编制团体标准前,宜充分搜集相应标准化对象的国内外标准、技术法规、技术发展趋势文献、科技文献等参考资料,明确标准的编制目的、范围和内容框架,其中,相应标准化对象的团体外标准是团体考虑制定本团体标准必要性和主体内容的重要参考。

在团体制定本团体的标准编写规则方面,团体宜参照GB/T 1.1制定统一的标准编写规则,并给出团体标准结构的参考体例。

⑤团体标准的推广与应用

标准的推广与应用给出了团体推广应用其团体标准的指导,推荐团体利用培训、论坛、媒体等技术交流与传播途径宣传和推广团体标准。适宜时,推荐团体建立基于团体标准的统一认证体系,制定有关认证模式、认证程序、认证标志等一系列认证制度文件和具体项目认证实施规范。

关于中国印工协标准化工作情况

1.协会团体标准发展历程

在会员单位的急切要求下,印工协在面对没有标委会和专业人员的情况下,与行业相关的全国技术标准化标委会合作,组织制定行业标准。这项工作主要是印工协标签分会组织的。同时,协会技术委员会2011年开始考虑协会标准的制定,并制订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标准管理办法》。2012年应相关企业要求,组织行业标准专业人员制定标准,成立了“精装封面制盒技术企业联盟”,开始制定“封面机”联盟标准,2013年初就完成并发表,5月1日正式实施(图1)。从计划到编制、通过专家评审、发布实施不到一年,接着就申报行业标准,并在工信部立项,2016年发布实施(图2)。从立项到转化为行业标准历经3年时间,由此说明联盟(团体)标准制定既方便又快捷。

2015年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标准化改革,开始团体标准试点,印工协虽然没有申报,但一直在做制定团体标准的准备工作。2016年底完成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试行)稿,并在协会网站上广泛征求意见。2017年4月1日以中印工协〔2017〕40号文发布(见图3)。

2017年12月,玉田新联公司、宜昌市丽豪公司申请制定标准,并先后立项。协会组织、玉田新联公司牵头制定的《塑料穿提手机》于2018年6月通过专家评审,7月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发布,2018年8月1日正式实施(见图4)。国家印刷机械质检中心使用该标准进行了检测,反映良好。印工协组织宜昌市丽豪公司牵头制定的《D环保印刷胶盒质量要求和实验方法》编制完成,正在协会官方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见图5)。

总之,印工协在有限的资源下,一直在努力开展标准化工作。希望今后得到大家的支持,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动印工协团体标准工作,为行业技术发展服务。

2.关于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这是印工协开展团体标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根据GB/T 20004.1-2016《团体标准化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国家标准和要求制定的。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16项新的涂料行业标准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钒钛磁铁矿行业标准将制定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