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研究

2019-05-16 12:55胡美玲
现代交际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创新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通过创新社会实践的目标管理模式、组织管理体系、实践活动载体、实践激励模式四个方面,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中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创新 社会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7-0005-02

一、社会实践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社会实践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涵盖了人类的一切活动。马克思曾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充分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有真理性的标准,思维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即只有社会实践是衡量人对外界认识的真理标准。“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的这一观点证明:人的认识一点也离不开实践。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同样,毛泽东认为真理不仅要通过实践发现,还要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当今社会,人们对社会化大生产的认识,对人们从事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和谐发展,智力水平与道德素质、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均衡发展的认识,也要通过实践来证实。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是高校办学治校的首要问题,高校的办学质量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任重而道远的意义。如何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秉承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的强盛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社会主义主义接班人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高校课堂教育的必要延伸,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青年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想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要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打造立体化宣传阵地,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中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辅导员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长效机制

(一)创新目标管理模式

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参与社會实践,首先要建立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总目标,遵循大学生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勇于突破常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一种稳定的、连贯的、学生普遍认可的活动方式。其次,要结合不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需要、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专业方向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创新完善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内容建设等,从实际出发,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力争做到“识变、应变、求变”。如针对大一新生入校后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可以安排以寝室、班级团支部等为单位的集体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针对进入大二年级的学生出现学风松散的情况,安排其参加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真实感受,生发内心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及强化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想法;针对高年级的同学虽然不再固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有些经验良好的实践活动可以作为典型事例,通过事迹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向低年级的学生传授经验,大四的学生还可不受专业限制,对已上交的总结报告,优秀的可以申请作为毕业论文。

(二)创新组织管理体系

1.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否顺利开展和达到应有的效果。首先,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思想素质,真正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加强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为有效指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辅导员要加强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为有效地帮助学生总结社会实践成果,可以加强DV创作、MIDI制作、网页制作等宣传工具的学习。最后,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科研水平。辅导员可以对指导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上升为科研理论,促使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督促自己早日朝着辅导员“专家化、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2.动员专业教师加入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队伍中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在课堂中与专业教师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是辅导员所不可替代的,因此,可以动员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到社会实践的指导队伍中来,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更新、拓展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能力,这是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实践管理队伍素质的必由之路。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外聘相关领域的专家、退休在家的老党员等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3.加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辅导员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想提升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积极性,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要注重培养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责任感,满足其成就感并给予其应有的荣誉感,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三点,就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中来,使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充分发挥主题团活、主题党日活动的作用,使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能够真正成为学生中的一面领航的旗帜、一座牢固的战斗堡垒,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三)创新实践活动载体

1.以项目化为抓手,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之前,明确本学期社会实践目标,动员在校的多数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水平、身心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组建不同的社会实践团队,按照项目申报情况将实践团队分设成重点团队和一般团队,以立项为基础,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按照社会实践既订主题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对实践项目的动态进行及时掌握与监控,针对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完善优化内容,解决现实问题,并在项目结束后提交社会实践团队调研报告。

2.以社会公益组织为载体,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

社会公益组织是一种合法的、非政府的、不把追求利润当作首要目标的、实行自主管理的社会组织。其开展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这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载体。在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依托这样的社会公益组织,如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等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活动时,可以依托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组织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到公益实践活动中来,并以此作出服务延伸,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公益项目团队以随家公益的方式到省内留守儿童聚集地或家乡留守儿童所在地进行至少一个星期的公益服务,使关爱的每一个留守儿童能够“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让他们性格开朗、精神充实、品德端正、学习自觉,使他们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全面地成长,使他们在成长中得到知识,享受快乐。

3.以互联网为依托,加强社会实践App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已经与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密不可分。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也要把网络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可以立足于移动互联网,以手机应用程序(App)为切入点,采用界面开发、网络编程等技术方法,进行高校社会实践网络App平台构建,将传统社会实践模式和网络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和科学性。可以设定不同板块,如:实践活动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经验分享、实践活动网络报名签到等,加深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拓宽实践活动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社会实践科学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四)创新实践激励模式

辅导员对社会实践活动给予相应的激励,这是使社会实践能够常态化运转的关键。一是建立实践学时管理制度。可以考虑将学生参加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学时为单位制订实践计划,学期结束后统计学生完成社会实践的学时情况,在综合测评和奖学金的评定中给予相应的加分。对在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要进行褒奖,做好选树榜样的宣传,对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给予精神上和部分物质上的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实践效果考核评估制度。一方面,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环节进行考评;另一方面,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创新的活动方式,辅导员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效果評估,以此不断完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胡美玲,刘鹏程.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3]喻滨,崔丽.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中推行目标管理的现实意义[J].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9).

[4]李慧敏.新形势下高校社会实践工作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8(13).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创新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