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模式成为新趋势

2019-05-18 02:40严茂胜
互联网经济 2019年12期
关键词:智能网车路单车

严茂胜

如今,智能网联已经成为自动驾驶的发展方向。但目前而言,实际道路交通特征复杂,单车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如何感知交通环境,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决策规划,如何进行单车控制和多车协同,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自动驾驶的加速落地,自动驾驶也分成了两个观点,其一从封闭场景到开放场景,低速场景到高速场景,载货场景到载人场景逐步发展,其二便是车路协同。

目前,单车智能是沿用模拟人类驾驶的方式,通过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协助感知、决策、控制等模块实现汽车感知周边环境。但复杂的路况确实阻碍了自动驾驶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理性的认识到,全天候、全路况的自动驾驶道路还很漫长。

2019年,Waymo作为谷歌旗下公认的单车智能先行者,其CEO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们之前预期的太乐观了,全天候、全路况的自动驾驶应该在十五年内比较难。

中国移动作为通信运营商的领军企业,看到了通信技术在自动驾驶上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单车智能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单车智能自动驾驶系统复杂场景应对能力不足,未来全天候、全路况的自动驾驶发展方向必然是车、路、云网协同的模式。

图 中国自动驾驶蓬勃发展

具体来看,V2X,V是车,X是各种基础设施,目前而言TE-V2X已经启动。而随着2019年6月6日5G在中国已经正式发牌,相比4G,峰值速率更高、空口时延更低、频谱效率更高、体验速率更快、能效更高的5G已经成为构建车、路、人互相连通的网络体系的重要基础,5G-V2X也即将到来。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车路云网的协同建设,2019年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2019博鳌亚洲论坛”时表示,未来5G最大的应用领域在车联网,无人驾驶汽车就是最早的探索。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交通运输部、住建部已经达成共识,加快路网结构的信息化改造、数字化改造,为自动驾驶创造更好的车路协同环境。

同时,为了推动自动驾驶蓬勃发展,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关于自动驾驶的指导意见及建设指南。自2015年起,智能网联汽车列入未来十年国家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领域;2016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线图:对智能网联相关技术发展进行了规划;2017年,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及测试车辆,测试申请及审核,测试管理;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系统布局技术领域,加快重点标准制修订。

5G+构建智能网联基础能力

由于5G与之前的2G、3G、4G有所不同,5G标准阶段各行各业参与进来了,正是看到了5G融入百业的趋势,自2018年起中国移动积极推进5G网络商用进程,适时推出了中国移动5G+计划。目前,中国移动已经获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频段的共260MHz带宽5G试验频率资源。

首先是+4G协同,5G和4G将长期并存,推动5G和4G协同,满足用户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需求。其次是+AICDE,推动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密切融合,提供更多丰富的应用。最后是+Ecology,通过全社会参与,将5G与丰富多彩的垂直行业应用结合,构建5G生态系统。

中国移动正在逐步实施5G+计划,自2018年起启动了5G试验,明确了试验频率。今年中国移动将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并将在超过50个城市提供5G服务,到2020年为所有地市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预计2020年,推出5G第二版本标准制定,进一步演进升级5G规模商用。

当然传统5G的蜂窝网解决的还是通信问题,对于自动驾驶而言,车需要知道“自己”的精准位置,它需要高精定位的网络服务。以重庆为例,在山城平面的交通的空间有限,多为立体交通,很多地方高速路分为三层、四层,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准确的车辆定位,需要地面校准站,将卫星的校准提升精度,达到分米级甚至厘米级。

为了更快速的实现高精定位网络的应用,中国移动基于边缘计算打造云解算能力,提供云解算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发挥统建统维、基站资源等优势,作为中移动未来车联网核心竞争能力。力争2020年实现全国31省全覆盖,完成4400个CORS站建设,尽快具备商用能力。

未来需要灵活的云、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网。中国移动努力打造以5G为纽带,构建智能网联基础能力,发挥统建统维、基站资源等优势,依托三张网——蜂窝网、高精定位网、车路协同网(V2X),打造中移动车联网核心竞争能力,只有通过结合才能实现全天候、全路况的智能驾驶,实现既能自动驾驶又能保证安全、灵活,实现助力5G下的未来大交通的目标。

5G+智能网联应用示范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在持续建设“端-边缘-云”协同的云控平台的同时,正在选取5G车联网试点城市,部署路网基础设施及网络计算平台,建设车路协同系统,搭建C-V2X测试环境,提供标准智能网联车辆测试环境,逐步真正实现道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和控制的目标。

其中已在北京、江苏、湖北搭建智能网联测试环境:其一,中国移动联合北京市政府,建设全国首个5G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场 —— 北京房山“车路云网”融合的5G自动驾驶示范区。示范区拥有1个自动泊车诱导系统、1套高精度差分系统、10个5G基站,通过高微摄像头信息上云,解决车辆超视距的问题。以5G车路协同助力自动驾驶实现车网协同、车路协同、车车协同、车人协同,打造全天候全路况自动驾驶。

其二,在江苏无锡打造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项目中作为道路管理部门的公安部交通科学研究所与无锡交通支队也参与其中,目前实现了对无锡主城区400个路口的改造,形成连片V2X服务,实现100个应用场景。预计到2021年实现3000个路口,V2X服务覆盖全市,实现持续运营。

道路的智能化需要借助V2X方式,可以实现将红绿灯的信息、视频的信息、道路标线的信息、道路标志信息传递给车辆,让车辆做判断。未来无锡项目的目标用户数量将发展十万级用户量,包括后视镜用户、APP用户、企业合作用户等。

其三,武汉经开区5G智能网联示范区项目。2019年2月中国移动湖北公司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约,该项目作为全国道路长度最长、面积最广的5G与车路协同、高精定位结合的示范区,覆盖40平方公里示范区、28公里道路,实现首家5G全场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试验及示范运营。包含数据中心、指挥大厅、展示中心、智慧停车场等场地,一汽、上汽、环宇智行、智行者、滴滴等均参与运营、测试,预计投入车辆超百台。

中国移动希望,推动大交通领域智联网技术的创新、孵化和推广。一方面,2018年9月19日中国移动成立了5G自动驾驶联盟,成员覆盖车企、高校、高速公路、通信行业。另一方面,为了更深入研究5G+智慧交通相关理论、标准及应用,在教育部指导下中国移动同清华大学、长安大学共建教育部联合实验室。中国移动以开放的态度与大家一起携手,发挥5G的优势,一起来探索5G蜂窝网、5G高精定位网、5G车路协同网等等,构建人车路协同的创新发展,共同迎接全方位、全路況自动驾驶时代!

(根据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智能网联汽车高峰论坛速记整理,未经本人确认,有删节。)

猜你喜欢
智能网车路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Rough Ride
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到来
智能网联汽车为冬奥会添动力
单车三人
智能网联汽车仍面临三大挑战
北京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行业规模将超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