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9-05-20 07:02孙育新张绮诗
时代金融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黑龙江省人口

● 孙育新 张绮诗

一、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的相关概念

1.人口对外迁移的概念。“迁移”一词最早出现在《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中,指出迁移是人口在地区上的变化,这种变化移动存在永久性特征。国外学者指出,人口迁移是时间一定,人口的空间变化、集聚程度;国内学者认为人口迁移是人口在时间上发生的长期变动,在区域上发生的空间变动[1]。

虽然对人口迁移的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整体上是具有相似性的。受到认可度最高的人口迁移的定义为:人口迁移是人口在地区之间的地理变动,这种变动是永久性的,表现在居住地上[2]。

2.人口流动的概念。从国际国内区分上看,国际上通常对人口迁移的定义较多,对人口流动的定义较少,多数为国内对人口流动的定义。国外关于人口流动的概念,主要与人口流动的地理边界及人口离开居住地时间的长短有关,而与户籍没有关系;国内关于人口流动的定义主要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长度、一定时间宽度范围、没有相应户口变动的一种空间位移的过程,并在一定时间内在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之间往返的人口移动[3]。

(二)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的理论基础

1.人口迁移理论。英国统计学家雷文斯坦在《关于迁移的规律》中,总结了人口迁移的定律:(1)距离影响人口迁移,人们通常倾向于短距离迁移流动,距离商业中心越远,人口迁移数量越少;(2)人口迁移存在递进关系,距离城市较近的人口迁移产生的人口空缺,会由远地区的人口进行替补;(3)人口迁移是双向的迁移,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4)农村居民更倾向于人口迁移,城镇居民进行人口迁移的可能性较小;(5)人口迁移在性别上也有差异,短距离迁移多以女性人口为主,女性迁移的倾向性较男性更强;(6)在人口迁移上,交通工具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7)经济水平、改善生活也是人口进行迁移的目的之一。雷文斯坦的迁移定律为后来的人口迁移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推-拉理论。1938年,赫伯尔系统性地对“推拉”理论进行了总结,指出人口迁移是由“力”引起的,分为推力和拉力。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由通过迁入地与迁出地的相互推拉作用产生的,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活水平,也就是说,迁入地的能够提高生活水平的因素即为拉力,而迁出地的落后的生活条件即为推力,两股力量的前后推拉形成了人口流动。在迁移过程中,推拉理论成立有两个前提:第一,迁移行为是理性选择;其次,迁移者足够了解迁出地与迁入地。

美国学者李以雷文斯坦理论为基础,将人口迁移规律进行了深入挖掘,指出迁移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迁入地因素;(2)迁出地因素;(3)阻碍因素;(4)个体因素。人口迁移的推拉因素除了高收入推动之外,还有职业发展、生活条件改善、教育水平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等。

二、黑龙江省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现状

(一)黑龙江省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现状分析

1.黑龙江省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的规模分析。黑龙江省隶属于我国的东北部,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前期属于我国计划性移民的主要流入区,近年来逐渐转变为人口净流出区。

在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的范围拓展为离开户籍地半年及以上的人数,相比按照户籍迁移人口,明显数量增多。根据五普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发生省际迁移的迁入人口为386641人,迁入率为10.7%,迁出人口为1174048人,迁出率为32.7%,净迁移人口为-787407人,净迁移率为-21.0%。而六普的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省际迁移中,迁入人口为506397人,迁入率为13.2%,迁出人口为2553648人,迁出率为6.67%,净迁入人口为-204751人,净迁移率为-53.5%。

通过两次人口普查的对比,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的人口迁移形势严峻,迁出人口较多,人口流失情况严重。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迁出人口是迁入人口的三倍,而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高达五倍之多。

2.黑龙江省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的流向分析。对比五普与六普的数据分析,如表2-1:

表2-1 五普和六普中省际迁移中迁入各市(地区)的人数

由上表可知,从绝对数量上看,黑龙江省省际迁入人口的主要流向为哈尔滨市,大概三分之一的人口迁入黑龙江省,迁移人口比率增加了31.9%,仅有三所城市的迁移人口增长率高于黑龙江省的迁移人口平均增长率。明显看出,黑龙江省的迁入人口存在分布不均衡现象。

在省份之间进行对比五普与六普的迁移人口,如表2-2:

表2-2 五普与六普中黑龙江省迁移人口来源省份排名

上表统计了黑龙江省迁入最多的五个省份的迁移人口数及占比,体现出了“就近迁移”的特点[4]。

三、黑龙江省人口迁移与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策制度因素

1.宏观政策调整。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对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均有影响,根据政策规定作出相应调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计划经济时期,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并不明显,国家对其采取强制手段,打造其成为重工业型省份,黑龙江省在这一时期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政策优势等,大力发展经济,吸引人口迁入黑龙江,多数来自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1978年改革开放实施,国家改革了计划性的资源配置政策,逐渐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黑龙江省的资源禀赋优势降低,加之黑龙江省国企改革调整,导致劳动力失业,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逐渐增多。

因此,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对于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有重要影响,更加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5]。

2.户籍制度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致使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受到限制,尤其是城乡户籍分割制度,户籍与所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直接相关,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与流动受到阻碍。人口迁移到发达地区,付出的成本加大,工作量加大,工作节奏加快,待遇却无法得到提高,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致使人口的居留意愿增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迁移与流动,户籍在约束人口迁移与流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低。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是黑龙江省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二)经济因素

1.经济结构约束。黑龙江省作为东北三省之一,其经济发展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但是随着黑龙江省的资源禀赋优势不再显著,国企经济效益不断减少,人才流动较为频繁。在产业结构上,黑龙江省的升级速度缓慢,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形势,人才容易转移流失。并且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不再明显,导致财政收入不断减少,工资待遇不断减弱,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因此,经济结构的发展与完善对于人口的迁移与流动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2.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活跃程度越高,劳动力容量则会不断增多,就业机会不断上升,劳动力供不应求,此时就易出现劳动力大量涌入;反之,地区经济发展越落后、经济活力越萎靡,就业机会则会越少,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减少,失业率随之上升,劳动力流出趋势明显,人口容易出现迁移与流动。与发达省份相比,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导致黑龙江省对外来人员的吸引力不足,黑龙江省内人口容易发生向外迁移与流动的趋势,导致人才流失。

3.收支水平。工资收入水平是影响人口迁移与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获得更好的生活水平、更有质量的生活方式,不断追求更高的收入水平,以满足更高的生活需求以及精神需求。这就导致,低收入水平地区的人口迁移流动到高收入水平地区的现象不断发生,人口不断涌向高收入地区,不断追求高质量生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工资待遇要高。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相比,黑龙江省目前的工资待遇与其存在较大差距[6]。

四、黑龙江省人口迁移与流动的改善策略

(一)发挥黑龙江省地缘优势

1.发展边境贸易。黑龙江省毗邻俄罗斯等国家,在地理位置上占有一定优势,有利于边境贸易的发展,推进黑龙江省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发展,提高收入水平,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与此同时,不断改善黑龙江省投资市场的环境,充分响应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7]。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能够提高经济承载力,促进周边国家的人口迁入,提高经济承载力,减缓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吸引人口的迁入,实现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性的增长。

2.创新发展观念。要充分发挥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升人口质量、增加人口数量。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地区的核心,影响人口迁入或迁出[8]。黑龙江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不断实现产业升级,推动生产要素实现经济增长,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推进中小型企业优化升级,提供政策支持与权益保障,优化放宽投资环境,建立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吸引外商投资,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合法权益。

(二)改善经济结构

1.优化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上,黑龙江省表现出不均衡的发展形势。首先,作为农业发展大省,农业用地面积占比较大;其次,重工业,煤炭、钢铁、石油、机械等第二产业居多,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黑龙江省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首要做好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工作。加大第三产业发展力度,创造就业机会,改进管理方式,引进先进理念与技术,创新发展新兴部门,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促进人口的迁入与流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黑龙江省特色优势,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最快速增长,吸引人口回流。

2.缩短收入差距。收入差距过大对于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影响较大。受地域因素影响,东部地区较为发达,相比较而言,黑龙江省在东北部发展较为落后,不利于吸引人口的迁入。加快推进技术上的成熟运用,保证资金充足,提供技术辅助,促进其经济发展得以顺利进行,在结构转型升级上具有强大的支撑,夯实各产业,缩短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9]。

五、结论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黑龙江省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通过对人口迁移与流动的概念界定,结合黑龙江的地理优势,分析黑龙江省人口迁移与现实状况,对比黑龙江省省际之间的人口迁移与流动,分析黑龙江省省内各市的人口迁移情况,并对比各省之间的人口迁入与迁出情况,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从政治与经济层面分析了影响因素,并作为基础,提出了减少黑龙江省人口对外迁移与流动的策略,助力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黑龙江省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从“刘易斯拐点”谈“人口迁移与产业发展”专题复习策略
集聚效应、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内容详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