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详案

2019-05-20 03:06李胜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密州首词苏轼

李胜梅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作者赏月活动和情感由郁结到豁达的变化过程。

2.能够在品读词句中,感受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寄托的美好祝愿。

3.能够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二、教学流程

1.课前活动

出示同学们的中秋手抄报,发现一个共同元素:月。做游戏,两排竞争:飞花令·月。总结:月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高悬在上空,成为我们生命中恒久相伴的诗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月的名篇,中秋词的典范之作《水调歌头》。

2.读词中韵律

胡仔认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1)老师朗读,学生跟读。齐读感受绝妙之处,订正读音或表扬,指导朗读,范读,放声朗读练习,组织展示,指导学生创造性朗读,点评,学生第二次齐读。

(2)借助注释,读懂词义。师:一首词,要读准字音,还要读懂内容,借助注释,说词内容。同桌交流,学习要求:结合注释,自己说,不懂的标记出来;自己不懂的拿来问问同桌,取得一致意见的在书上作批注,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提出来全班交流;关注词前的小序。

(3)了解背景,读出思念。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政治失意,自求外放,苦闷孤独,为了能和弟弟离得近一点,辗转在各地为官。熙宁七年(1074) 奉调密州,而此时苏轼和他弟弟已经七年没有见过面了。可见这是一首写在密州、思念亲人的作品,既然是一首思念亲人的作品,那我们朗读的语速就应该慢一些,深沉一点,读出思念的味道。

(4)学生第三次齐读。

3.品词中韵味

(1)梳理关键词,把握情感变化。中秋万家团圆之夜,面对一轮明月,苏轼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呢?小组合作:找出词中体现词人情感变化的一系列词语,画出情感变化图,并说说理由。

(2)结合词人的情感变化,选择你喜欢的词句,从画面还原、情景对话、心灵独白、字词点评、情感体验、朗读法中任选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解。

①我欲乘风归去:苏东坡想要去哪里?为什么?天上有什么?——明月,琼楼玉宇,嫦娥?玉兔?当时苏轼处于被外放、遭排挤的境地,无志同道合的朋友,母亲妻子相继去世,弟弟不在身边,只能问天、问月,希望能够排遣郁闷,于是萌生了飞天的想法。为什么说“归去”,为什么不是“奔去”?归,归巢,归宿,归依,归去来,归园田居,一种回家的温暖感,温暖的字眼。“我欲乘风归去”,有对天上的向往,更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想羽化升仙,到天上过理想的生活。回归天上,是对人间的否定,自请外调的苏轼,仕途不顺利,他期待朝廷的重用,现实中不自由,他想逃避到天上去,摆脱身后——烦恼,失意,苦闷。

②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苏轼发现天上也不好,因为他害怕天上大冷清。“高处不胜寒”,寒冷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冷清的环境,官场的尔虞我诈。天上寒心,地上糟心,苏轼何去何从?

4.悟豁达人生

(1)了解经历,读懂词心。正是有份超然和旷达,詩人能够直面以后更加动荡的仕宦生涯。官职越做越小,离京越来越远,无论何种境地,都能直面现实,永远有豁达的心胸,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2)积累感悟,课堂总结。苏轼贬谪黄州,悠闲散步,欣然赏月,发出人生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东坡被流放到瘴气横行的惠州。朋友们纷纷写信来安慰他。他却豪迈地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面对无法团聚的分离,他豁达狂放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认为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当然一节课我们去学习词的绝妙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希望大家多年以后仍然喜欢读这首词,在你人生得意的时候要读,在你人生失意、苦闷、彷徨时更要读,苏轼的豁达与乐观会让你备感温暖。最后,让我们再次齐诵体会。

猜你喜欢
密州首词苏轼
密州在哪
从善如流
神回复
坚硬与柔软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题铭砚洗
宋高宗的眼力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