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研究

2019-05-21 03:10姚小凤徐少勇张晓萍薛洁好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母体多态性胎儿

姚小凤 徐少勇 张晓萍 薛洁好

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广东清远 511500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了母婴健康。患者在妊娠20周会出现高血压、水肿等情况,轻者无明显症状,可能出现血压轻度的升高,伴随水肿;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头痛,且恶心呕吐,血压明显升高,蛋白尿增多[1]。可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等辅助检查做出诊断,治疗上需要保证患者足够的休息状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足够的营养支持[2]。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采取降压措施,必要可进行镇静处理,对于宫颈条件成熟的患者进行引产或剖宫产处理。目前就改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但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与患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3]。本文通过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妊娠期高血压与同期无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相互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于我院的无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4例为对照组,选择同期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54例为研究组。其中(1)研究组患者均经过临床专业医师与常规检查;(2)两组患者均无其他疾病影响术后预后;(3)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及肢体功能障碍患者;(4)病情稳定,意识清楚;(5)愿意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肝肾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2)晚期乳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者;(3)沟通障碍、文盲、不愿配合者;(4)临床资料不全者。对照组患者年龄19~35岁,平均(25.9±4.5)岁;孕周35~38周,平均(37.5±1.5)周;患者文化程度:小学文化12例,初中文化25例,高中及以上文化27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0~34岁,平均(26.4±5.1)岁;孕周为35~38周,平均孕周(37.1±1.2)周;患者文化程度:小学文化9例,初中文化21例,高中及以上文化24例。本研究实施前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年龄以文化水平等方面资料对比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MTHFR基因C667T多态性比较[n(%)]

表2 两组MTHFR基因与A1298C多态性比较[n(%)]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抽取空腹12h的外周静脉血10mL,分别置于两个试管中,并标明1号试管与2号试管。其中1号试管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后,使用过注法对基因组DNA进行提取,而2号试管通过EDTA抗凝,充分摇匀后,3000r/min离心10min,将上层清液取出,放置于-80℃的超低温冰箱中保存。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THFR、C677T、A1298C的基因多态性。反应条件:95℃预变性 10min,60℃延伸 1min,92℃变性 15s,20个循环;60℃延伸 90s,89℃变性15s,30个循环。反应完成后读取样品孔中的终点荧光,使用软件分析确定所有样本的基因分型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MTHFR基因C667T多态性;MTHFR基因与A1298C多态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THFR基因C667T多态性比较

两组患者在MTHFR基因频率TT型、等位基因频率C*、T#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THFR基因频率上CC型、CT型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MTHFR基因与A1298C 多态性比较

两组患者在MTHFR基因频率的AA型、AC型、CC型、等位基因频率A、C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作为临床上发病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了母婴健康。目前关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的研究,给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4]。目前虽然有较多的研究指出该病的发病问题,但尚无明确的解释[5]。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及时预测高血压疾病的风险[6]。

妊娠期高血压在临床会出现产后出血且感染,合并其他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均会对孕产妇造成死亡。有研究指出[7],妊娠期高血压发病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快速进入细胞分裂期达到繁殖的作用,促进并激活血小板聚集,进而对血管内皮造成一定伤害,导致患者抵抗高血压等疾病能力下降[8]。临床上妊娠期高血压多在患者妊娠20周后发病,在生产后绝大部分患者的体征与症状均会消失,血液能够恢复正常[9]。主要是由于母体相关代谢的变化,导致母体的血压升高,但随着胎儿的分娩,能够使得相应的异常蛋白被母体分解,导致血压不断的下降[10]。本文通过选取同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与妊娠期高血压,两组患者在MTHFR基因频率TT型、等位基因频率C*、T#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THFR基因频率上CC型、CT型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MTHFR基因频率的AA型、AC型、CC型、等位基因频率A、C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推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MTHFR基因多态性有有一定的关系,其中C667T点能够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突变[11]。妊娠期高血压作为突发性的高血压综合征,在晚期患者会出现脑蛋白与浮肿的情况,甚至导致母婴出现死亡的情况[12]。且本文结果能够说明MTHFR基因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位置会有一定的特异性,但不一定能够引起疾病的出现。在临床基因的研究中,随着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会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内皮功能出现紊乱[13]。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能够发现C667T多态性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指标,能够将其作为诊断预后的标准,临床中可通过该指标判断发病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14]。并在后期的治疗中,将其作为治疗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随着胎儿的长大,因基因异常所产生的异常蛋白的增加作用于母体,使之血压升高,而随着胎儿的分娩,胎盘的排出,胎儿异常基因所致的异常蛋白逐渐被母体分解代谢,母体血压也随之下降,胎儿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产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认为可以把胎儿基因作为一项重要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检测父母双方的基因型,或者通过妊娠早期的遗传学检测,确定胎儿的基因型,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而进行早期预防[15]。

综上所述,通过对怀疑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施MTHFR基因C677T判断,作为预后评价的重要标准,临床诊断检测工作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改善母婴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母体多态性胎儿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蒲公英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胎儿的性别你别猜——这四种胎儿性别鉴定方法不可靠
故乡
台湾“文化标杆”林谷芳:台湾文化离不开大陆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