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疾病谱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2019-05-21 03:58黄堂辉汪辉耀罗加国况伟宏
西南国防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障碍躯体

黄堂辉,汪辉耀,罗加国,况伟宏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一直在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规范救助流浪者这一特殊人群[1-3]。以往的救助发现,有较高比例的流浪者为精神疾病患者[4],由于疾病的影响,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甚至还伴有行为紊乱、冲动毁物等表现[5-6],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同时,由于这些患者较少像非精神疾病患者一样主动表达自身的不适,使得其躯体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直到其躯体疾病严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引起相应的关注,增加了救助管理的成本和发生社会不良事件的风险。为了解本地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疾病谱和躯体健康状况,本研究对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调查,以期为今后制定针对该群体的救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成都锦欣精神病医院是成都地区定点收治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医疗机构之一,自2010年开始与成都市救助站合作,于2011年在国内首创精神科医务人员在救助站康复区进行24 h的医疗救助的工作模式。该合作模式有利于及时筛查需要进行干预的患者,以便入院进行深入的检查和治疗,从而促进患者更早的康复,更快的回到亲人身边。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18年3月30日送入医院接受救治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从医院病历管理系统中,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信息、精神疾病诊断以及实验室检查报告,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血糖、血脂及电解质等资料。由两名精神科医师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7],对患者疾病诊断进行归类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对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 在本调查的2年内,共有1221例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于医院接受救治。其中男性608 例(49.8%),女性 613 例(50.2%);年龄 10~96(43.2±18.1)岁。各年龄段构成,未成年组(≤17 岁,7例,占 0.6%),青年组(18~40 岁,603 例,占 49.4%),中年组(41~65 岁,429 例,占 35.1%),老年组(≥66岁,182例,占 14.9%)。

2.2 精神疾病谱分析 精神疾病病种主要是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712例(58.3%)和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237例(19.4%)两大类病种,其中又以精神分裂症最多493例(40.4%)。诊断为待诊状态的有37例(3.0%)。见表1。

表1 成都市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疾病谱分布

2.3 实验室异常检查结果 在本组1221例体检报告中,血常规累计异常率为35.5%,以血红蛋白异常为主(16.8%,表2)。肝功能累计异常率为75.7%,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γ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为主,而胆色素及蛋白异常相对较少;肾功能累计异常率为34.6%,以尿酸异常为主(20.2%,表3)。而其他异常指标,如血脂、血糖、血钾的累计异常率分别为21.9%、7.7%和8.0%(表 4)。

表21221 例血常规异常检查结果[n(%)]

表31221 例肝肾功异常检查结果[n(%)]

表41221 例血脂、血糖及血钾检查结果[n(%)]

3 讨论

本调查发现,在救治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中,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占总数的40.4%,与文献报告结果相近[8]。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缺乏疾病自知力,发生肇事肇祸的风险较高[9]。因此,做好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工作,对维持社会治安环境的安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如果患者的病情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则容易造成慢性化,导致精神残疾,增加社会负担[10-11]。

同时,本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患者存在肝功能指标异常,超过1/3的患者存在血常规及肾功能指标异常,另外一些还存在血糖、血脂及电解质等指标异常,表明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躯体疾病患病率也很高。既往研究发现,由于流浪患者常常存在自我管理差、生活环境恶劣、饮食不健康等问题,因此,常伴发各种形式的躯体疾病,如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骨折、外伤、皮肤感染、性病及传染病等[8,12]。而躯体健康状况的异常,往往又会加重患者的精神疾病[13],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因此,本调查发现的这些健康异常问题,足以提醒今后在对流浪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救治时,除了需要处理其精神疾病之外,还需积极处理其可能存在的躯体健康问题,以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成都市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中,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患者比例较高,躯体健康指标异常的比例也较高。专业救治机构在对他们进行救治时,除了需要治疗其精神疾病外,也应关注其躯体健康异常状况,并采取积极的诊治措施进行干预。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患者在外流浪的时间和生活经历,以及接受救治的具体原因等信息无法准确收集。因此,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躯体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精神障碍躯体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现在干什么?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写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创刊四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