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M术后并发一过性菌血症26例患者体温变化特点

2019-05-21 03:58梅,傅鑫,冯梅,杨梅,刘
西南国防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菌血症过性贲门

徐 梅,傅 鑫,冯 梅,杨 梅,刘 俐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已成为治疗贲门失迟缓的一种新方法[1-2]。与球囊扩张治疗相比,POEM具有疗效更显著,维持时间更长的优势[3]。然而,POEM术后存在并发一过性菌血症的风险[4],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感染的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目前,有关POEM术后并发一过性菌血症的相关报道较少,临床护理经验不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6例经POEM治疗贲门失迟缓症术后并发一过性菌血症患者的体温变化特点,为该类患者术后护理观察提供临床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情况 2015年6月~2018年6月笔者科室收治经POEM治疗的贲门失迟缓症患者388例,以其中术后确诊为一过性菌血症的2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28~62(48.5±20.6)岁。所有患者均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由同一内镜医师进行POEM手术,操作方法同之前报道[3]:于食管中段进行内镜下黏膜层切口建立隧道至贲门,切开或离断环形肌,切口以钛夹封闭。26例患者术前2 w内均无发热、感染征象,未使用抗生素。均于血常规检查发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反应蛋白升高,血细菌培养出致病菌,均予以抗生素治疗。

1.2 护理观察 按照POEM术后护理常规[5],嘱患者半卧位,床头抬高45°以上,24 h内禁食水,给予抑酸、营养支持治疗。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分别于手术结束时、术后每30 min测量体温一次,记录并绘制体温变化曲线。记录患者出现发热距离手术结束时间。一旦出现发热,及时通知医生,并抽取血培养、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2 结果

26例均于术后24 h内均出现发热,体温37.5~39.0℃,平均38.4℃。出现发热时间距离手术结束后最短 10 min,最长 6 h(图 1),其中 30 min内 6例,0.5~1 h 8 例,1~2 h 6 例,2~4 h 4 例,4~6 h 2 例;体温升高持续时间最短4 h,最长18 h(图2),其中4~8 h 16例,8~12 h 8 例,12-18 h 2例。 经治疗后,26例体温均降至正常,复查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未发生纵隔、胸腔或肺内感染。

3 讨论

POEM手术是通过在食管黏膜下层建立隧道,沿隧道到达贲门,切开括约肌。由于食管并非无菌环境,因此,在POEM操作过程中暴露或损伤血管,导致细菌入血,从而导致菌血症的发生。以往报道POEM术后菌血症的发生率为6.3%~9.1%[4,6],本中心POEM术后一过性菌血症的发生率为6.7%。本组菌血症患者均出现发热、中性粒细胞增高等感染征象,并且细菌培养血样均在患者出现发热后采集,故实际菌血症的发生率有可能高于6.7%。

本组资料显示,POEM术后并发一过性菌血症患者均表现为发热、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与文献报道一致[4,6]。通过对菌血症患者体温的监测分析,发现患者体温升高多发生于POEM术后2 h之内,体温升高持续时间多在12 h之内,多数患者在术后4 h体温升至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对于POEM术后一过性菌血症患者的护理,关键是术后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如发生体温升高,一定要考虑一过性菌血症的可能,要及时抽取血培养,并且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的加重和蔓延,引发胸腔内、纵隔内或腹腔内感染。本研究一过性菌血症均获得及时救治,未造成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后果。

总之,POEM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变化,一旦出现发热,应考虑一过性菌血症的可能,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避免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

图1 发热距离手术结束的时间

图2 体温升高持续时间变化

猜你喜欢
菌血症过性贲门
(1,3)-β-D 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菌血症和念珠菌血症早期鉴别中的作用
肝左叶一过性灌注异常与肝动脉变异的MSCT相关性研究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菌血症及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食管、贲门类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术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Ⅲ期贲门腺癌预后的研究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预示革兰阴性菌血症的价值评估
吓一跳真能止打嗝吗
菌血症应被视为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