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019-05-21 00:37张越
现代交际 2019年6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平衡大学生

张越

摘要: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到后来的活字印刷术、邮件、电话,再到如今花样层出的即时通讯工具,飞速发展的交流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类文明绵延不绝,也有其一部分功劳。早早因此入驻地球村的人们沉浸于此,却不想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是处于形成是非明辨能力时期的大学生,在大数据算法和互联网强强联手下,手机等电子产品不离身的大学生很难不陷入各类投其所好的事物组成的温柔乡里。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涉及的社会心理学出发,阐述由其引发的相关影响及对策,从而使大学生在现实和网络世界中找寻平衡,勿失去自我。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 平衡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162-02

有关网络人际关系,国内国外有很多相关的研究及报告,虽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生,但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网络在一些人的眼里,是潘多拉的魔盒,是荼毒年轻人的魔鬼,但在另一些人眼中,它是另类的乌托邦,是能让人暂时远离尘世喧嚣的避风港。我们无法肆意批判任何一个人的想法,但不得不说,大学生算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即将成为国家脊梁的一批人,也终将社会化。而网络也早已深入我们生活,它带来的影响想必不亚于课堂知识,所以此项研究是必要之举。

一、大学生形成网络人际关系的渠道及现状

(一)渠道

通讯类App譬如微信、QQ,堪称Facebook和Twitter在中国的地域化,而这一优势因腾讯帝国的出现而彰显。之前腾讯还推出了QQ办公式衍生版TIM,界面更加简洁大方,而微博也因各类大咖的认证加入,而享有众多用户。各类自媒体公众号少掉很多审核程序后,风生水起,也有了打赏功能。而购物类App譬如淘宝、京东成功将Amazon和ebay的中国市场占据,甚至有向全球扩张的趋势,特有的云计算紧抓消费者心理,将一年一度的购物节销售额推向高峰。短视频App譬如抖音、快手以及各类直播平台更是掀起比传统媒体更强劲的风头,占据大多数人的闲暇时间。涉及男女交往类的App譬如陌陌、探探,曾让无数少男少女对其着迷,最近又有一些打着找到契合灵魂伴侣的App出现,虽是升级版,却也是包装过度的中介产品,难以建立真实可靠的交往体验。当然游戏也是不能忽略的,譬如这几年的旅行青蛙、王者荣耀、吃鸡和第五人格等,男女生都会对其热衷不已,最近的LOL英雄联盟电竞游戏,中国战队ig以3:0优势强势赢下冠军,打败欧洲站队FNC,引起阵阵欢呼,占据一部分青春回忆的游戏在当事人看来可谓喜事一件。还有各类学习型App譬如知乎、扇贝,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当然笔者所列举的这些渠道只是众多网络产品的冰山一角。

(二)现状

淫浸在以上网络产品的大学生很多时候成为其忠实用户,或成为消费者,提供金钱、时间,来获取各种感官刺激和精神享受。抑或成为卖家,展示自己的才华或过人之处,以吸引人群关注,吸金及收获赞誉。

二、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利弊影响

研究表明,青少年利用这些网络空间来解决发展问题,尤其是对亲密关系和与他人联系的需求。具有与陌生人互动潜力的在线交流,可能会增加青少年的未知风险。尽管研究发现,青少年最亲密的线上和线下朋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但这些模式表明,青少年利用网络环境来加强线下关系。[1]可以说,虽然说线上交往是大学生们拓展社交圈的方式之一,然而大多数学生还是将线上和线下的亲密交往分得比较清楚,列表里的陌生人比例不大会超过线下已经认识的好友比例,线下交往是基础,也是存续线上交往的关键。虽然线上交往会增加一定的未知风险,但大多数大学生会及时止损,甚至提前设置隐私选项,譬如微信里的分组选项,仅三天可见等。

我们基于非参数重采样过程的估计在网络数据违反独立性假设的情况下是有帮助的。我们认为,同行影响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让用户从免费升级到付费,这是免费增值社区中一个众所周知的挑战。[2]从朋友圈微商的各种产品营销到双十一宿舍集体守夜,无疑,周围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所谓三人成虎,一件本来你并不需要的东西,经过旁人的大肆宣扬,你可能就不由自主相信直至掏出腰包,仿佛被洗脑般。

网络交往中难以主导的信息自由,容易导致现实人际关系道德的失范。网络交往中良莠不齐的巨大信息量,常常使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3]网络舆论的效果常常如飓风般席卷一方,让人猝不及防。比如键盘侠,可能是深处利益链的水军大队,也可能是无病呻吟抑或有反社会倾向的人群,虽然现在发言成本低,然而言論一旦发出,势必会影响一群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单纯群体很容易被其中的思想潜移默化影响,从而三观尽毁。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情感需求。调差显示,18.5%的大学生最愿意结交的网友是“异性”。男生的情感宣泄有性宣泄的倾向,而女生的情感宣泄更倾向于情感倾诉。[4]很多在中学时期应家长和老师要求不得谈恋爱的学生,在步入他们以为是自由之地的大学后,不由得想要尝试他们一度憧憬的恋爱,男女在感情方面有不同诉求很正常,然而网恋常常难以得到预期的结果,很多皆是以闹剧收场,甚至给双方带来一生难以磨灭的伤痛。

采用网络成瘾测验(IAT)、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IDQ)、情绪—社交孤独感问卷(ESLI)对46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根据IAT的测试结果,将全部样本分为研究组(存在网络依赖的大学生)和对照组(正常大学生),对两组的IRIOQ、ESLI 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样本中,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12.10%,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P<0.05)。研究组的IRIDQ、ESL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较为严重,与其人际关系、孤独感有关。[5]曾有一段时间,流行“我今天自闭了”“现在不流行丧,流行假装开心”等网络用语,确实,在快节奏的当下,人们很难有时间停下来去认真了解并理解一个人,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封闭自我,戴上面具。

三、如何保持现实和网络人际关系的平衡

为了充分地参与当今科技饱和的社会,年轻人需要成为互动媒体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发展必要的才能和能力不是一个完全单独的过程;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接触到他们可以合作和分享想法的社区是很重要的。[6]仅仅成为网络产品的消费者是不够的,那样只会让自己娱乐至死。与其成为局中人,倒不如努力发挥创意,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合作。现实中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多和真实的人交往接触,网络上则可以探讨延伸性的东西,使自己学习因地域或各类现实条件限制的知识,恰当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自律,保持良好的作息,经营好自己,才有能力去改变他人,改变周围的世界。任何的极端化的做法只会让自己踏入深渊,走入毁灭自我之路。

四、结语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网络虽像一张网,无数的人被编织进去,形成一张巨大的关系网,然而是无用还是有效社交,全凭自己,但也不可太功利化,毕竟交往态度也是互相的,网络上的人际关系发展和现实的交流是互相融通和促进的,把握好分寸,不在大流中迷失自我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Reich Stephanie M,Subrahmanyam Kaveri,Espinoza Guadalupe:Friending,IMing,and hanging out face-to-face: overlap in adolescents 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network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2,Vol.48(2),pp.356-68PubMed.

[2]Ravi Bapna,Akhmed Umyarov:Do Your Online Friends Make You Pay? A Randomized Field Experiment on Peer Influence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J].Management Science,2015INFORMS.

[3]何仕.大學生网络人际关系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7(2).

[4]张安国,刘立群.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状况调查与现状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32).

[5]范青,原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其人际关系、孤独感的相关性[J].精神医学杂志,2018,31(1):51-53.

[6]Karen Brennan,Andrés Monroy‐Hernández,Mitchel Resnick:Making projects,making friends: Online community as catalyst for interactive media creation[J].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2010,Vol.2010(128),pp.75-83Wiley.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学平衡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与预防
伯科维茨:攻击、愤怒和助人行为研究的巨匠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
赏识教育过度化的社会心理学后果辨析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