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性教育模式探讨

2019-05-21 08:50赵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模式

赵丹

[摘要]当前关于留守儿童性教育现状的研究,大多偏向于对现状的成因分析以及对家长、儿童、社会未来可以做些什么进行预测。本文基于一个赋权型性教育讲师在实践中获得的一手素材,紧贴目前我国农村及城市留守儿童性教育实际,总结各级政府与民办组织联合服务留守儿童的经验,对未来可以实际操作的性教育模式提出建议,期待能抛砖引玉,引发更多部门、专业人士、民间机构对留守儿童性教育的关注与投入。

[关键词]赋权型性教育;留守儿童;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6-0013-04

说到留守儿童,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在广袤的农村,简陋的土坯房里,一个或几个孤独的孩子,在默默地打扫房间或喂猪喂羊,偶尔黑暗的屋里会传出爷爷奶奶有气无力的呼唤他们的声音。他们拥有孤单无助的童年。

再说到留守儿童的性教育,大多数人立刻会想到几乎以每天一起的速度被媒体曝光的儿童性侵案件,想到家长避而不谈、学校生物课上让学生自习的“生殖系统”那一章。留守儿童性教育几乎成为“无人问津之地”。

自从2015年3月成为云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昆明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志愿者以来,我跟随中心和服务台的“心理健康直通车进乡村少年宫”“农村留守儿童自护”“守护青春——青少年预防艾滋守护家园”等项目走进了云南三十余所乡村学校、昆明十余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去给上万名孩子、家长、教师讲授赋权型性教育的课程,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留守儿童性教育现状,才知道,目前云南留守儿童是有政府关心、托底的:政府通过搭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级网络,在留守儿童性教育这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部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可以合作共赢的方式,有待于去实践。

基于自身所见所感,现提出有关留守儿童性教育模式的一些建议,供同行探讨,也期待能给性教育决策者和内容提供者们一些启示。

一、留守儿童非常需要先进的性教育

据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达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其中,12~17岁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为29.62%。另据统计,云南省留守儿童总数达121.34万人,占全省1247.5万0~17岁儿童的8.98%。

那么,数量如此巨大的农村或者城市留守儿童接受过性教育吗?

在与一位乡村学校的教师沟通时,这位曾经的“留守儿童”对我说,农村的性教育比你们城里人来得直接多了,猪、牛、马、羊、鸡、狗等交配时的动作片,没有隔音效果的房子里传来大人们的呻吟声,江河湖海里自由嬉戏的同龄人的裸体,哪一种不是性教育?农村孩子的性意识觉醒得更早,性探索也开始得更早。尤其大人们不在家时,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们哪一个没有经历过性游戏?有时,就算隐约觉得有所禁忌、害怕,但对性的好奇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农村十二三岁女孩怀孕的事情都不少见。尤其父母不在家的孩子,被村子里的成年人、老人玷污的事绝非个例。

那么城市里的情形呢?同样,在我们身边,父母忙于赚钱、工作,丢给老人带、保姆带、寄宿学校带、辅导机构带的城市留守儿童,他们有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当然有,“万能的网络”里什么样的信息都能够简便地获得。常有家长忧心忡忡地来找我,说好不容易回趟家,孩子都不跟自己说话,抱着手机玩游戏不说,悄悄侦察了一下,发现人家手机、电脑了有不少“爱情动作片”,还有男同、女同的,同学QQ群里还有人发大尺度的性爱漫画、图片、视频,家长看到了觉得头皮发麻、“五雷轰顶”。可是,家长不说、学校不讲,孩子们相互学习、分享资源是很普遍的事。

在我国知名的性教育专家方刚博士举办的赋权型性教育夏、冬令营里,开营第一天,都会让来参加的孩子们在一张大白纸上写出他们心目中“好的性”和“不好的性”。孩子们对多元性信息的掌握和了解,经常让旁听的家长们“大跌眼镜”“目瞪口呆”。在很多家长心目中,自己家孩子还是个性知识的“小白”,殊不知,许多孩子对性的“了解”,早就远远超过了父母。

有一次,我给城郊接合部一所学校的初二年级学生上性教育课,这所学校的生源主要以进城务工子女为主,学生全部住校。当我提问“有同学看过A片吗”,在阶梯教室里,当着三百多名同学、老师,有孩子说他们班是男生女生一起看的,大家都觉得很平常,还指着一个看起来有些调皮的男生说,他是“收藏家”,有许多A片资源,没有人觉得这是什么奇怪的事。好奇心、探索欲都需要有出口,现在获取信息是如此方便快捷,网络就成了最直接的人口。

亲身感受到城、乡留守儿童的性教育现状,我由衷希望,我所学习的基于性人权与社会性别平等的、着重价值观教育的赋权型性教育能更好地服务于留守儿童和他们的家长、老师。目前,推广赋权型性教育,云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昆明12355青少年服务台走在全国前列。2016年3月,昆明12355青少年服务台邀请方刚老师为机构培训了45名赋权型性教育培训师,规定只要为留守儿童学校服务满规定学时,就全额退回培训师的学费,我就是第一个完成服务时长、获得全额退款的培训师。2016年至今,我们这批最早的培训师依然在昆明12355的带领下,深入云南大大小小城镇,为广大留守儿童带去赋权增能的青春期启蒙性教育。

二、留守儿童非常能辨识什么是好的性教育

目前,云南当地很多学生少、地理位置偏僻的乡村小学都撤并到镇上的中心学校,很多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住校了(其中60%是留守儿童)。

当我们到云南的乡村学校去开展性教育讲座时,经常发现,教师、家长都觉得这些知识都应该讲,可是他们讲不了。一位教师说,你们这些专家可以讲,讲完了你们就走了。我们不好讲,一个地方的人,都是亲戚、熟人,我们讲这些要被笑话的,以后难做人。家长们(多数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则一边听一边笑,笑而不语。正因为过去大家都避而不谈,有调查资料显示,79%的留守儿童有与异性约会的经历;64%的儿童对性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64%的儿童對性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缺乏一定的了解;60%的儿童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途径了解性知识的,例如淫秽书刊、盗版光碟、违法网页等。有不少教师和家长听完讲座后对我们说,这是学校引入的讲座中,对孩子们最有价值、最有营养的。

但孩子们的反应和教师、家长完全不一样。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从一开始导人性脱敏游戏时的激动、喧嚣与不好意思,孩子们很快就能过渡到认真听讲与讨论。讲座一般是一个年级的学生都来听,两三百人的场地,教师不需要声嘶力竭,不需要经常维持秩序,孩子们明白老师说的“这是与你们未来的幸福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他们愿意听、愿意回答互动问题、愿意思考。每次讲座结束时,都有孩子在散场时,用闪闪发亮的眼睛、微笑和挥动着说“老师再见”的小手来表达他们对讲座内容的认可。

有一次,一个女孩对助教老师说:“我爸爸妈妈在电话里总对我说要懂得保护自己,我不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今天听了老师的讲座,我懂了。我太喜欢这个老师了!”当然,其实她是喜欢这个老师带来的真正能保护她的知识。

还有一次,讲座结束时,一个女孩留下来悄悄对我说:“老师,我以前以为月经是白色的(她指的应该是白带),今天我才知道月经是红色的,谢谢你!”

在我们总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言行告诉我们,他们非常知道什么是真正关心他们的教育。

三、目前的性教育模式主要是政府采购

目前,我所了解到的云南留守儿童的性教育,多数是由政府采购,依托非营利机构招募的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以讲座、团体辅导等方式施行。例如,昆明12355青少年服务台(民办非企业)作为专业的青少年成长伙伴,在青少年法律帮助、成长教育方面具有多年的经验,在留守儿童自护教育工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且组织形成了一支专业的法律、心理专家志愿者讲师队伍。2016年,昆明12355青少年服务台在昆明东华小学开展了以“儿童安全自护”为主题的专项活动。

活动主要内容如下:

(1)直接为学校100多名学生开展12次安全自护和法制教育课程,包括预防失火、地震、性侵害等方面的安全自護知识,直接服务1200人次,间接服务1000人。

(2)为教师开展关于儿童自护教育的专题讲座两次,让学校教师提高对留守儿童安全保护的意识,以便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为留守儿童的安全提供必要保障。

活动的服务方式如下:

(1)以团体辅导的方式,通过讲述绘本故事让学生在轻松的故事氛围中学习如何预防交通、地震、性侵害等安全自护知识;

(2)通过情景剧模拟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表演的情境中学习如何处理交通、地震、性侵等安全事件;

(3)以专题讲座的方式,针对教师开展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安全自护的知识培训,引起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关注;

(4)排演绘本剧并指导自护绘画,进行全校会演及宣传,间接服务未直接参与项目的学生,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此项目全程通过昆明12355青少年服务台自主开发的“CCAVSS”六维评价量表进行评价,从委托方、服务对象、内审部门、志愿者、监理团队、项目自评六个维度的反馈结果表明,成效显著。

其他民办教育机构、咨询公司,也会在性侵害事件成为社会热点的时候,举办一些预防性侵害的教育讲座,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或者说师资没有接受过长期、专业的性教育培训,效果极为有限。我个人在2016、2017年分别接受过方刚老师的性教育培训师、性与亲密关系咨询工作坊培训后,于2018年参加了由方刚老师主导和考核,全国专业人才委员会颁证的“性教育高级讲师”课程,经过21天分阶段学习、夏冬令营观摩、性教育丛书写作……2018年10月,我获得了证书,成为云南省首位赋权型性教育高级讲师。今后,我将用自己的专业性教育知识,服务云南的广大青少年、老师、家长,因为性教育是终生的教育,是人格成长的教育。

四、未来还有许多可以推广的性教育模式

政府采购性教育项目交给民办机构执行,在资金有限、师资有限的情况下,毕竟是螳臂当车、杯水车薪,受众有限、时间有限,无法给广大的留守儿童提供长效的、高质量的性教育服务。最理想的境界当然是教育部门将性教育课程列入从幼儿园就开始的正式课程,牵头性教育专家们编写性教育教材,要求全国的各级学校统一使用,每个学校及教育机构都有专人负责性教育工作。但这一理想境界目前还没有可以实现的现实土壤。

在目前的条件下,通过四处搜索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亮点,结合性教育特点,本文抛砖引玉,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思考,期待看到更多可实际践行的、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性教育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出。

1.携手“燃亮号”,开展“大篷车”性教育服务

由共青团昆明市委、昆明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具体实施的公益项目“燃亮三号——云南流动教室志愿服务项目”,每个月有10天的时间,使用一辆被称为“燃亮号”的白色金杯牌旅行车,载着专业社工和志愿者辗转于山区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它主要为山区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德育及成长课程,开展快乐游戏、儿童影院、电影工作坊、心理辅导、家庭探访等服务。该项目自2013年10月实施以来,已服务学生近万人。2017年,该项目获得了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流动教室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国都在开展,未来,全国的赋权型性教育讲师都可以携手“燃亮号”,登上“大篷车”,带上专业知识、爱心、游戏、道具,为山区和边远地区的留守儿童提供性教育服务。

2.推动政府购买性教育夏、冬令营,丰富留守儿童假期生活

通过方刚老师持续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猫头鹰”青春期性教育夏令营、冬令营,“猫头鹰”少年成长营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参加过两营的学生、家长都感觉受益匪浅,相见恨晚。为了惠及更多的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未来可以考虑与各省的团委、关工委、妇联等部门合作,在寒、暑假期间,专门由政府购买赋权型性教育课程,送到各地的留守儿童聚居地,这样不仅能惠及更多的孩子,越来越壮大的讲师队伍也有了更广阔的平台。

3.录制性教育课间有声书,轻松推广性教育

下乡授课的次数多了,我已经非常有经验,到一个乡镇上,不用问学校在哪里,当地最漂亮的、环境最好的、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是。在2015、2016年时,到一些学校还需要我们自带电脑,从2017年以来,到任何学校,哪怕是很偏远的山顶上的小学,只需要带一个U盘足以。学校的教室都配備了多媒体,礼堂更是投影、音响、无线话筒一应俱全,有的农村学校甚至比城市里的学校配备得更先进、更完备。

每当课间响起广播音乐或听到老师讲话,我总在想,我们是否可以录制适合课间播放的赋权型性教育有声书,提供给有需要的学校?让孩子们在课问玩耍的时候,就可以轻松收听到性知识。

4.携手新媒体,圆留守儿童“微心愿”

近年来,全国各级团组织、少先队全力开展圆梦留守儿童“微心愿”活动,通过“青年之声”、团属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留守儿童微心愿,积极与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加强沟通协调,开展‘微心愿”圆梦行动。

我们是否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以众筹的方式实现精准救济、精准帮扶,更好地给这些留守儿童送去好的性教育?例如邀请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出钱,我们出力、出内容为留守儿童圆“接受好的性教育”的梦?

5.进驻“儿童之家”,开展对儿童福利主任的培训

在实践中,借助社区力量保护儿童的工作已经开始。从2010年起,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选取云南、新疆、山西、河南、四川相对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的120个村开展为期10年的试点工作。每个村设置儿童福利主任的岗位,其工作职责是掌握村里所有18岁以下孩子及其家庭的情况,对需要帮助的家庭及时协调资源,解决问题,例如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家庭、服刑人员家庭等。此外,每个村建立“儿童之家”活动场所。

可以说,“儿童福利主任”这一岗位对留守儿童而言非常重要,我们是否可以携手民政部门,对这些主任做性教育培训,通过他们的宣传,间接服务上千万的留守儿童?

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为赋权型性教育讲师,我希望为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注:本文为作者在第一届赋权型性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模式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