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冠心病30例

2019-05-23 09:04朱咏梅倪英群陆瑞敏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差值活血心绞痛

郭 彦 朱咏梅 倪英群 陆瑞敏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之一,糖尿病性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与脂质代谢紊乱而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血液黏滞度增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立足于从整体调节入手,在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有着化学合成药物不可替代的优势。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本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修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冠心病诊断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中消渴的分型标准拟定[2],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口渴欲饮或口干而不欲饮,或头晕多梦、手足心热,或纳差腹胀、大便溏薄,或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或自汗盗汗,舌质淡红或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脉沉细。

1.2 纳入标准 ①已被确诊为糖尿病。②符合糖尿病性冠心病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标准。③年龄45~70岁。④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为2012年9月-2014年9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27例)和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33例)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1~68岁,平均年龄(59.6±10.3)岁;糖尿病病程8~20年,平均(14.3±6.1)年;冠心病病程4~10年,平均(7.1±2.8)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9~67岁,平均年龄(58.7±6.3)岁;糖尿病病程9~21年,平均(14.9±6.7)年;冠心病病程5~10年,平均(7.7±2.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而进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糖尿病饮食控制和降糖治疗,冠心病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及抗凝剂(肠溶阿斯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汤,药用:黄芪30 g,党参20 g,白术10 g,丹参20 g,川芎10 g,当归12 g,赤芍12 g,玉竹6 g,麦冬10 g,生地9 g,知母10 g,地龙6 g,每日1剂,2煎取汁400 mL,早晚分服,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5 疗效观察

1.5.1 观察项目 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测定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脂分析、血流变学、心电图。

1.5.2 疗效标准 ①心绞痛疗效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3]中有关标准:显效:心悸气短,口渴欲饮或口干而不欲饮,纳差腹胀,自汗盗汗等症状消失;有效:症状明显缓解或减轻;无效:症状无变化。②心电图疗效评定:显效: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ST段回升0.05 mV以上或倒置T波变浅在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直立;无效:心电图无明显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计算。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差值比较,#P<0.05。

组别 差异来源 高切 低切全血黏度(mPa·s) 纤维蛋白原(g/L)对照组(n=30)治疗前 6.58±0.52 8.41±1.31 4.35±0.82治疗后 6.08±0.14 8.29±1.26 4.19±1.15差值 0.50±0.59 0.12±0.49 0.16±0.16 t 4.63 1.34 5.47 P 0.001 0.197 0.000治疗组(n=30)治疗前 6.46±0.45 8.23±1.21 4.38±0.71治疗后 4.77±0.49⋆ 6.46±1.33⋆ 3.82±0.88⋆差值 1.69±0.47# 2.23±0.75# 0.56±0.28#t 19.66 16.26 10.94 P 0.000 0.000 0.000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FPG、2 h PG治疗前后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差值比较,#P<0.05,##P<0.01。

组别 差异来源 FPG(mmol/L) 2hPG(mmol/L)对照组(n=30)治疗前 8.76±1.45 13.41±3.28治疗后 7.72±1.46⋆ 11.90±2.65⋆差值 1.04±0.25 1.51±0.31 t 22.75 26.67 P 0.000 0.000治疗前 8.78±1.22 12.68±2.24治疗后 6.54±1.25⋆⋆ 9.47±2.23⋆⋆差值 2.24±0.54# 3.21±0.55##t 22.69 31.94 P 0.000 0.000治疗组(n=3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TC、TG、HDL-C、LDL-C治疗前后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差值比较,##P<0.01。

组别 差异来源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对照组(n=30)治疗前 6.39±1.26 2.48±0.38 1.36±0.65 4.52±0.53治疗后 6.33±1.54 2.21±0.37 1.21±0.86 3.39±0.37⋆差值 0.03±0.01 0.27±0.09 0.15±0.04 1.13±0.21 t 2.94 16.46 20.51 29.43 P 0.009 0.000 0.000 0.000治疗前 6.58±1.34 2.55±0.48 1.28±0.22 4.45±0.63治疗后 4.86±1.53⋆1.24±0.46⋆⋆ 1.44±0.31 3.56±0.48⋆差值 2.08±0.65##1.31±0.34##0.16±0.04##0.89±0.17##t 17.51 21.09 21.88 28.63 P 0.000 0.000 0.000 0.000治疗组(n=30)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 讨 论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其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久则致气阴两虚,并多夹瘀。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范畴。糖尿病容易引起早期动脉硬化,必须控制血糖、调节血脂及血液黏稠度,才可使症状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我们认为气阴两虚为本,兼有瘀血阻滞,是消渴导致胸痹的主要机理,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来治疗。益气养阴活血汤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中气以资化源,固摄经络真气以节散流;辅以当归活血养血;赤芍、川芎、化瘀行滞;玉竹麦冬养阴生津。诸药合用,标本同治,使气旺血行,瘀消脉通。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黄芪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对心肌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缺氧缺糖/复氧复糖损伤、缺氧缺糖/复氧复糖损伤、感染病毒以及药物中毒的心肌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4]。当归中的有机酸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5]。地龙主要成分为蚓激酶,具有抗凝和纤溶作用[6]。因此,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汤可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能够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减轻血液高粘滞状态。

综上所述,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临床疗效明显,未见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差值活血心绞痛
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资料对比分析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2012年9月全国分省市焦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