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时机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9-05-23 09:04曾智军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痉挛康复训练入院

曾智军

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又被称为中风,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率与致残率均较高[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重,严重危害了患者健康,而随着临床对脑卒中的诊断、治疗不断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多数患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使得生活质量不断下降。有研究指出,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及时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并提升患者预后[2]。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康复时机对患者的影响,旨在寻找患者康复的最佳时间,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医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364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康复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各182例。①纳入标准:均经过临床影像学与常规检查得到确诊;无恶性肿瘤患者;均知晓本文研究并愿意参加。②排除标准:短暂脑缺血发作;文盲等治疗依从性较差者;临床资料不完善者。其中对照组:女性89例,男性93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58.87±5.47)岁;研究组:女性88例,男性94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59.23±5.54)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保护脑组织、接触脑水肿。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后1个月开始康复训练,而研究组患者在意识清醒后就开始康复训练。①对患者手指、肩、肘等上肢关节进行屈伸训练,对膝关节下肢进行屈伸康复。②进行患侧肢体被动训练,活动的强度需要不断增强,但不能引起患者疼痛。③平衡训练:指导患者全身放松,保持深呼吸,采取正确的坐姿,并进行一定的前后倾、左右倾,帮助患者实现坐位平衡训练,并逐渐向实现站位平衡训练,帮助患者从坐位到站位平衡,再实施步行训练。④生活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进行刷牙、穿衣、进食等训练,并进行手指灵活训练,提高患者的协调能力。在卧床的同时保持良好体位,定期进行翻身,防止形成压疮,同时注意卫生清洁。所有训练每日进行1次,1周训练4次,每次2 h。

1.3 观察指标 ①于患者入院时、治疗3个月评价其肌痉挛与平衡情况;其中CCS评估患者肌痉挛,其中重度痉挛为13~16分,低于7分为无痉挛;平衡功能采用FMA-B评价,满分为14分,分数越低患者平衡功能越严重[3]。②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疗效,评分越低患者临床疗效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s)表达,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肌痉挛与平衡情况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肌痉挛与平衡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肌痉挛与平衡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肌痉挛与平衡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CCS FMA-B入院时 治疗3个月 入院时 治疗3个月对照组182 10.44±1.23 8.52±2.44 3.54±1.21 8.54±1.65研究组182 10.45±1.29 6.05±1.52 3.56±1.23 14.65±2.11 t -0.076 11.591 -0.156 -30.774 P 0.940 0.000 0.876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7 d 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及治疗30 d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对比(± 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n 入院时 治疗7 d 治疗15 d 治疗30 d对照组 182 6.89±2.14 5.87±1.74 5.11±1.28 4.15±1.12研究组 182 6.86±2.16 5.89±1.36 4.01±1.02 3.03±0.85 t 0.133 -0.122 9.067 10.746 P 0.894 0.903 0.000 0.000

3 讨 论

脑卒中属于脑组织损伤性疾病,绝大部分患者在中风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直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脑卒中的康复时间,大多学者认为在发病后1个月内,但有研究指出,早期的介入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因此合适的康复训练时机十分关键;在患者神经体征未恶化的情况下,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够避免患者出现残疾,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通过将不同康复时间纳入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肌痉挛与平衡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7 d 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早期就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从而改善预后。合适的康复时间是临床治疗中的关键点,当患者意识清醒,病情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就开始康复训练治疗。且患者发病后2~3个月时肢体功能的良好恢复期,在该时间段内进行恢复,能够帮助神经系统有效重组,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疗效更佳。另有研究指出,脑卒中患者早期的康复治疗,能够明显缩短肢体瘫痪时间,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一定的康复治疗,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通过对患者采取四肢关节、患肢训练,整个训练过程保持循序渐进,训练强度也在不断加强,保证患者肢体能够得到恢复。平衡训练使得患者在训练后保持坐姿,实现站立;另外加强日常训练能够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康复时间,在常规治疗后病情稳定期即可开始康复训练,能够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并改善其平衡功能,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痉挛康复训练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