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推广

2019-05-23 01:14贾合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7期
关键词:白粉病抗病性发病率

贾合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白粉病是制约小麦产量的最主要因素。白粉病是由禾布氏白粉菌引起的真菌性感染,毒性变异比较快,传播范围比较广。近几年随着小麦品种的改良,种植密度和肥水量逐渐增加,白粉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本文对小麦白粉病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先进的种植技术,实施综合防治,提高小麦产量。

我国是农耕大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小麦种植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小麦病虫害的研究有利于准确把握小麦的生长动态,对农户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增加小麦产量。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白粉病是小麦生长中最为常见、影响最大的真菌病害。它主要发生在小麦叶片,夺取养分,致使其发黄脱落,会影响光合作用,降低成穗率。近年来,白粉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小麦产量,所以,必须重视对白粉病发生原因的分析和防治工作。

1小麦白粉病发病症状

白粉病可以危害不同时期的小麦生长,前期主要侵害叶片,随着病害程度的增加会逐渐扩展至鞘、茎秆、穗部。发病初期,小麦叶片先是出现黄点,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黄点会逐渐成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严重时会形成白色霉斑,甚至会覆盖至整株。到了后期白斑会按照灰白色、浅褐色的顺序成为小黑点状的闭囊壳。对于小麦来说,感染此种病毒后病叶易发黄、早枯,植株易倒伏,叶片正面病斑多于反面,下部叶片病斑多于上部叶片,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颖壳、麦芒也会受到损害,直接影响小麦的千粒重。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水平关系密切。当气温在15~20℃、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病害发展迅速,凡雾大露重、气温上升病害严重,并且田间湿度大则有利于侵染。肥水施用过多,小麦生长过旺,群体密度过大,密不透风,田间湿度大,植株幼嫩,抗病力低,也很容易发生白粉病。

2发病原因

2.1气候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春季气温回暖快,提早了白粉病的发病时间,缩短了病菌潜育期。小麦到了孕穗期至抽穗期时,外界温度达到25℃左右,湿度加大,会促进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提升白粉病发病率。再加上阴雨天关照不足。潮湿闷热,更为白粉病创造了有利条件。

2.2种植

当下小麦种植过程中农户为了增加小麦产量会加大肥水量,种植密度也会增加,这就加重了白粉病的流行与传播。尤其是高强度氮肥的播撒,更会诱发白粉病。另外在水分含量上,旱地比水浇地发病率低,但是也有极少数严重病发情况,所以,需要控制土地的水分含量。除此之外,还需控制小麦种植密度,防止倒伏诱发白粉病。

2.3品种

为了提升小麦对白粉病的抗病性,各种品种被积极推广。虽然在一开始小麦表现出了极佳的抗病性,但是在长期种植以及面积的扩大,白粉病菌会经过复杂的变异,改变生理结构,不断适应小麦品种,小麦的抗病性自然也会降低。

3防治技術与策略

3.1适时适量种植

上文提到小麦种植也与白粉病发病有关,因此,要适时、适量种植小麦。首先对量做好控制,在机条播技术的支持下对基本苗进行减控,一般在 15kg/667m2以内进行播控。尽量降低麦苗密度,使其在生长过程中接受充足的光照和通风,确保营养充沛,提高免疫力。其次实施三沟配套,横纵交叉,排水减渍,提升小麦的抗逆能力,不给白粉病床创造发病环境,从源头降低发病效率。

3.2科学选用耐抗病品种

无论哪一种小麦品种,大面积种植时抗病性都会逐渐降低,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在此基础上对抗病品种进行科学选用,避免大面积种植该品种。极力推广抗病、优质经济型小麦品种,从最开始降低白粉病的发病程度。通过对小麦品种抗白粉病品种调查,发现郑麦9023、扬麦20及22的小麦品种抗病性能比较好,建议小麦种植户可以选择此品种,降低白粉病病发。

3.3减少侵染来源

小麦白粉病的初侵染源是自生麦苗上的分生孢子,所以在种植前期尽量减少或消灭自生麦苗,消除菌源。这样就算病原菌闭囊壳能够越夏,也有利于降低初秋时的发病率。除此之外,小麦秸秆尽量不要长期堆放在田间,最好能够进行妥善处理,在秸秆还田之前做好杀菌消毒工作。

3.4实施高效药剂

对于已经感染白粉病的小麦,可做药剂喷洒处理,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当然,药剂喷洒时间的早晚也会影响对白粉病的防治。早期喷洒比晚期喷洒防治效果强,抽穗前比抽穗后喷洒防治效果强,选对时期才能够有效遏制白粉病的传播与扩散,防治对健康小麦造成危害。另外,在药量上根据发病程度做适当调整,避免用药过轻或过量。

具体药物实施如下:春季发病初期,喷施30%三唑酮、15%烯唑醇,又或者50%硫磺、70%甲基硫菌灵、50%退菌特等,但是为了充分体现效果,建议喷施两三次。随着病情加重可以选取40%环丙唑醇 300mL/hm2、5%己唑醇 1200mL/hm2、12.5%四氟醚唑 600 mL/hm2等。当然为了降低白粉病菌的抗药性,需要合理配置各类药剂,确保防治的良好效果。

3.5合理实施水肥

为了防止因为氮肥过量或者水分过量创造白粉病菌的生长环境,在管理期间需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将氮肥与磷钾肥搭配使用;在冬季适当灌溉,减少春浇,控制土壤湿度;干旱时增加灌溉次数,保证小麦水分含量。

总之,小麦种植不单单是播种、施肥、灌溉与收获,还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近几年随着种植技术和气候的变化,白粉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所以,必须充分了解白粉病病发原因,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减少病害,提升产量,保障小麦种植业发展。

(作者单位: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白粉病抗病性发病率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七招降低新购仔猪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