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新闻故事

2019-05-24 02:32陈杰黄佳佳
新闻世界 2019年5期

陈杰 黄佳佳

【摘    要】“井喷式”的信息增长,让人们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对信息的鉴别、处理、筛选和整合的需求,也让新闻报道方式、内容均发生了相应变化。特别是在如何做好内容上,讲好新闻故事成了突破口。《看天下》杂志志在做“最好看的新闻杂志”, 其“特别报道”栏目在讲新闻故事方面的手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看天下;新闻故事;特别报道

当下,信息数量呈现指数式增长的态势,短短数十年间,人类从信息匮乏走向信息过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工作面临着极大挑战,一方面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另一方面受众的信息需求从简单了解新闻事件中“谁”“怎么了”等基本信息转变成为深入了解“为什么”“怎么办”等深层次信息,受众希望更高效快捷地获取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的需求被媒体人感知,市场化期刊也应需而生,逐渐发展壮大。

《看天下》创刊于2005年6月,创刊之初的定位是高端文摘杂志。但随着采编队伍的壮大,杂志采取原创与文摘相结合的形式,突破了文摘类杂志不适合做新闻的传统观念,在纸媒普遍低迷的环境下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下,《看天下》杂志的发行量并未转向低迷,反而呈现了逆增长的态势,并被全球华文媒体BPA认证为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期刊。

一、“硬新闻”与“讲故事新闻”

“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在日常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的重要角色,但其因政治性、专业性,往往难以达到使百姓与政策解读零距离的预期传播效果。将时政新闻进行新媒体语境的‘故事化叙述,是提升时政新闻传播效果的必要手段。”[1]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对讲故事新闻有长期研究,他甚至将“记者”定义为“寻找故事和讲故事的人”,他曾在其著作《畸变的媒体》中将硬新闻和讲故事新闻进行对比总结(见上表)。

利用李希光教授的对比框架,本文梳理了《看天下》“特别报道”栏目2016年第1期到2018年第27期的文章共28篇进行分析,发现其文章采编手法具有明显的故事化特点。

二、《看天下》“特别报道”的讲故事方法

(一)通过人物丰富新闻事实

“新闻是‘事学,但新闻故事是‘人学。从‘人民视角进行故事化叙述,意味着记者需从时政新闻中发现人物、发掘人性”。[2]“特别报道”栏目十分重视“人”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2017年第3期的“特别报道”《一把迷糊的枪》讲述了天津老太成为“六枪老太婆”的新闻故事。对小贩群体、老太家人、相关标准制定者的采访使小贩群体和老太家人的遭遇和生存状态被更多人关注。这种充满人情味的人物故事很容易获得读者的青睐;事件中各方充分表达了观点,这种中性的表达也能引发受众的理性思考。

(二)巧用悬念和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环环相扣的情节设置使得新闻脉络清晰,恰到好处的情节构架对新闻故事化也十分重要。2017年第24期“特别报道”《“绝命毒师”进京记》在标题设置上,不仅“搭车”热门美剧“绝命毒师”,而且巧妙设置“进京”的悬念让整篇报道读起来更精彩,受众顺着设置的悬念逐渐了解真相,好奇心和审美趣味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冲突是使事件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制造冲突是“特别报道”栏目讲好新闻故事、激发受众阅读兴趣的又一手段。本来枯燥的制毒案件在记者的笔下凝练出了好几个冲突,如果忽略对冲突的描述,人物会显得偏平单一、沉闷无趣又缺乏生机,事情的发展也会像流水账一样枯燥无聊。

(三)用接地气的表述避免“新闻腔”

新闻报道根据体裁的不同,有许多固定的套路。如倒金字塔的消息结构,可以保证记者讲清楚事实新闻,但长期以往就会引起受众的厌烦。新闻故事化的潮流正是为了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而产生的。[3]

“特别报道”栏目的选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这就必然会涉及一些普通受众无法轻松理解的专业信息。为保证受众流畅的阅读体验,“特别报道”致力于通俗地讲述新闻事实,讲受众易于理解的新闻故事。

在2017年第2期《棋神,披着“小号”上线》这篇报道中,记者专门解释了外国媒体Scinence News的:“AlphaGo:‘Now,I am the master.”。这句话出自《星球大战》,同时也是AlphaGo之前的马甲,并且在文中又有对“master”正邪的讨论,表达了人类对科技发展的担忧。这样的逻辑安排不仅利于受众厘清前因后果,还能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轻松地接受信息。

(四)文字亲切,视角平等

华东政法大学王若翰教授认为“要做到亲切的文字首先要做到在情感上与广大受众接近, 以一种平等交流的心态说话”。[4]“特别报道”栏目在让内容故事化的同时,选题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在2018年第6期的《互助献血的白与黑》中,记者写道:“2月9日被迫出仓的蒲保珍还算幸运,她的亲友在微博上转发其遭遇,呼吁无偿献血,得到了不少爱心人士的关注。2月13日下午,蒲保珍接到主治医生的电话,告诉她将继续进行姐供妹造血干细胞移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记者在报道中换位思考,用充满人情味的文字表达出“实际情况没那么乐观”,既替受访者感到欣喜,也替其他患者担心,引导受众思想形成社会舆论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五)精选事实,突出细节

1、用典型事例挖掘深层意义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记者常通过选择事实和表述顺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特别报道”栏目在用事实说话的基礎之上,还追求对新闻事实深层价值与意义的揭示。如2018年第7期《盐城“扒灰”婚礼背后》就体现了对“父权”的反思。

2、文字精炼、多角度表现人物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曾经引用作家孙犁的话:“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杰作。研究起来,他的作品,没有过多的风景描写,没有过长的人物对话。对话、心理、环境和服装,都紧紧扣在人物的行动和性格上。一切描写叙述都在显示人物形象,都是从情节出发,找到最为特征的表现。”[5]

“特别报道”栏目文章的“好看”,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紧扣人物行动,丰富人物形象。

《看天下》原执行主编林楚方总结杂志稿件时谈到:“我们不提供那种大段的长篇意见”,不提供长篇意见并不是没有杂志社自己的观点,而是将观点隐藏起来、分散开来,在稿件写作过程中,记者观念态度的传达往往依靠对细节的描写。

2016年第18期的《疯狂的核桃 第一“核商”战京城》,记者通过“老树”“藏獒”“铁丝网”描写高利润的行业,这样的细节描写帮助受众了解事实本来面目。在文章中记者还着重提到“落灰的POS机”,暗指“文玩核桃”行业的现状,避免了受众对说教的抵触心理,也可以有效防止记者犯主观性的错误。

同时,为了使新闻故事更丰满、更易阅读,“特别报道”栏目的稿件注重还原甚至凸显事实场景。在2018年第10期《富豪送别墅 村民吵翻天》中,记者还原了整个粤西小村的人际关系,富商的同族和外姓村民之间的冲突,同族之间的冲突,文中建构了一幕幕能够凸显主题的场景,这种具体的描写犹如戏剧画面呈现在受众脑海中,让报道更具现场感和说服力。

结语

新闻故事化表达总体而言是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的一小部分,是商业逻辑主导驱动下的叙述模式的消费化改变,传媒市场化能使传媒自我修正、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给传媒带来持续的活力与生机,也给受众带来多样化和优质的信息服务。

就《看天下》杂志的发展来看,杂志很好地把握了“文摘”和“新闻”的双重属性。“特别报道”栏目大都是原创文章,以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观点让其在同类杂志中独领风骚,选题贴近群众生活,内容亲切不失理性,娱乐不乏深度。

注释:

[1][2]张宇婷,董志博,杨雨萌.时政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叙述效果探究——以两会报道为例[J].今传媒,2018(03):154-155.

[3]孫晓素.新闻故事化的成因与现状[J].新闻前哨,2005(Z1):90-91.

[4]王若翰.如何加强新闻语言的感染力[J].新闻与写作,2017(09):94.

[5]艾丰.新闻语言的总体特色——新闻语言是一种以白描为主要特征的语言[J].新闻与写作,2011(01):68-69.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