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的公共性、公益性

2019-05-24 14:21李乐曾芳李慧
戏剧之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公共性公益性

李乐 曾芳 李慧

【摘 要】非遗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植根于人民的血液里,无论我们走在大街小巷,还是漫步在乡间小道上,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一起去,打捞文化遗产碎片,挖掘民族文艺瑰宝,整理民族文化精髓,传播民族文化风采。无论你是从事“非遗”,还是研究“非遗”,无论你是喜欢“非遗”,还是热爱“非遗”,我都真诚地邀请你,让我们共同去探索非遗文化的公共性,非遗文化的公益性。

【关键词】非遗文化;公共性;公益性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2-0242-01

一、非遗文化的内涵概述

非遗文化是指祖先前辈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思考智慧以及情感态度表达,是在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外追求更高级的精神需求而创造出来的文化。从根本而言,非物质物化遗产是各民族特色文化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民族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口头表达、美术书法等方面,这六个方面无一不是体现着浓厚的以文化人的礼乐思想,对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二、非遗文化的特征

(一)公共性。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识别标志,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与价值理念。非遗文化是拓宽我国民族文化深度与广度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特征,公共是社会大众所认可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漫步在大街小巷,还是穿梭在高楼大厦中,我们总能看见传统文化的身影。传统文化的受众广泛,且不动声色地渗透在现实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因此,在现代文化的创作中,所有艺术家都能从中汲取精神文明,进行文化创新。例如,在某些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从非遗文化中的中国功夫的提取,进行组合、创新,使世界人民更为深刻的了解到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与精神魅力。

(二)公益性。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数取决于时代发展背景,体现人类基本一致的观念与精神追求。由于非遗文化的种类丰富,文化认同度较高,对社会效应的影响较大,是一种无偿的文化产业,因此使其在一定程度有较为鲜明的公益性特征。在当代的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常能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新的文化价值,形成具有时代推动意义的文化瑰宝,向全世界的人们展示我们传统文化的文采,形成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社会效应。例如,在我国川北灯戏的保护与发扬过程中,艺术家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使其在国际舞台的表演中大放光彩,不仅激发了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还能够推动川北灯戏的研究与发展,形成具有热爱“非遗”、保护“非遗”的社会效应,以此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三、非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现状

(一)艺术性浓厚,广受人民群众喜爱。在现如今外來文化的影响下,年轻一代的社会群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受到了干扰,但是由于非遗文化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文化精髓,使其在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化中仍占据主要地位。比如,我国的川北大木偶是非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且风格别具,以鲜明的人物特征与特殊的表演形式取得了老少妇孺的喜爱。即使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表达方式产生了变化,但是其内在的文化价值与蕴意依旧根植于众多观众的血液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认同感。

(二)表现形式丰富,创新机制完善。非遗文化通过极具艺术性的创造手法,在塑造人们的民族认同感、精神独立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是发展社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当下非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传统文化传播形式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丰富,在文化全球化的世界舞台上获得了众多赞赏。

四、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途径

(一)立足于公共性,培养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才。公共性是植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特征,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是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瑰宝,还是极具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或是形态百色的民间艺术,这些都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公共性,是当代社会人人可以从中汲取文化精髓,获取人生进取力量的源泉。我们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发扬民族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我们必须拓宽自身对民族文化公共性的认识,积极宣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之处,培养更多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才,为发扬与传承民族文化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以此从内由外全面的促进非遗文化的发展。

(二)根据非遗文化的公益性特征,与时俱进。公益性特征赋予了非遗文化既是属于过去,也象征着未来,既代表着民族,也影响着世界。因此,我们作为非遗文化的受益者,必须对非遗文化怀有无限的热爱之心,竭尽全力的打捞非遗文化,深入挖掘其优秀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祖先尊亲敬祖、智慧善良、勇敢勤劳等优秀美德,将其发扬光大,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性与公益性是非遗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在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着提高社会群众文化认同感、展现民族文化风采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共同探索非遗文化的公共性与公益性,兼顾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文化要求,寻求多种途径,挖掘民族文艺瑰宝、整理民族文化精髓、传播民族文化风采。

参考文献:

[1]薛梦晨.基于文化资本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大众文艺,2017(16).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公共性公益性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思考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