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之恋》纷争解析

2019-05-24 14:20刘柳
戏剧之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纷争解析

刘柳

【摘 要】现代都市黄梅戏《青铜之恋》晋京参加建国五十五周年演出并获得成功,而在省内遭到冷遇,引来一些批评,甚至引发黄梅戏向何处去的大讨论。本文试图解析那一段尘封的历史,并作出公允的评介。

【关键词】青铜之恋;纷争;解析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8-0009-03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应文化部邀请,安徽铜陵市创排的现代都市黄梅戏《青铜之恋》于2004年10月11日起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1]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社会各界赞誉有加。但也遭遇到了褒贬不一的尴尬。一部戏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笔者基于事实,饶有兴趣地尝试解析当年的纷争,也许对今天戏剧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

一、《青铜之恋》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一)一次大胆而有益的艺术探索。著名评论家唐跃先生认为:这部戏定位叫都市黄梅戏,有着深厚的背景。黄梅戏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它应是从古代农业文明那来,它的归宿在哪?现代都市是黄梅戏的归宿。这部戏已经融入了很多的艺术元素,在戏剧界算是一个破题之作,我们等待了很久。[2]上海歌剧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编剧何兆华先生认为:它所呈现的状态主要在于在黄梅和非黄梅的糅合上。具体可分解为三个层次:在戏剧的构成上,它从核心故事出发,进入展开非故事化的抒发状态,然后又重新回到核心故事的归结上来;从戏剧情节上来看,它从戏剧冲突出发,经过戏剧的非冲突化张扬,又重新回到戏剧冲突的聚焦;从黄梅戏的特征上看,它从黄梅戏的本体出发,经过非黄梅戏形式的发挥,最终回到黄梅戏本体的认同上来。[3]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查振科博士看后无比激动,认为:《青铜之恋》传达的是一种开放性的艺术观念和现代都市世俗情感的美学追求,它具有强烈的实验意识和强烈的市场意识。[4]原文化厅副厅长肖桂兰认为:这种探索的精神和勇气从剧本阶段就充满其间,没有主创人员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勇气,没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是达不到这样的高度的。这种探索给人许多新鲜、生动的东西,甚至是我们在舞台上没有见过的东西。譬如电声音乐、飞机还能在舞台上表演,吉它乐手上了舞台等,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一部戏就是要有个性。这种艺术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学习。[5]

(二)一台好看優美的现代黄梅戏。观众进剧场就是来欣赏美的。《青铜之恋》淡化故事情节,唱词人性化、人格化,运用了很多比兴和现代诗的手法,通俗、富有哲理,文学性又很强,让观众咀嚼其所蕴含的人生况味。这部戏旋律优美动听,有的唱段就是黄梅戏流行歌曲,舞美现代时尚。整台戏富含青春的律动,靓丽、鲜活,非常时尚、非常现代。因此,此剧一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就受到热烈欢迎。《人民日报》率先作出反应,在题为《安徽黄梅戏再进申城》[6]的报道里,认为这部戏在黄梅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变革意义。接着,《文汇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东方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以“《青铜之恋》元素多,黄梅戏里唱摇滚”[7]“满台现代歌舞传来黄梅戏演变动态”“都市黄梅亮相沪上”[8]等醒目标题发布消息,迅速引起上海文艺界和广大观众的密切关注。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白玉兰奖评委会主任袁雪芬,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等上海文化名流,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广局、上海市文联的领导和上海艺术院校的师生等观看了首演,演出同样获得成功。何占豪先生就《青铜之恋》引发的话题和主创人员聊到凌晨一点多钟。他是个严谨的学者,却给予了《青铜之恋》许多赞美之辞。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甚至能记住戏里的许多唱词和音乐处理的细微之处,坚定地认为这部戏开辟了黄梅戏音乐发展的新时代,可以把它做成一个精品。[9]

(三)文化部、戏剧界和媒体充分肯定。《青铜之恋》作为建国五十五周年全国优秀现代戏展演的压轴大戏于2004年10月11日至12日在长安大戏院隆重上演并获得圆满成功。观众反响热烈。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和一批著名导演、著名演员、著名作家、著名戏剧理论家、评论家以及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艺术高等学府的师生和中央各直属文艺院团的艺术家们观看了演出。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查明哲,总政歌舞团团长、著名作曲家王祖皆,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陶玉铃,著名歌唱家李光羲,著名黄梅戏演员吴琼对演出成功表示祝贺。著名文艺评论家、矛盾文学奖评委朱寨打着节奏看完了全剧,感慨万分,没想到地方上还能创作出这么好的戏剧,并留下号码要求剧组与他联系。《音乐时报》的一位老编辑首场看了不过瘾,第二天晚上求票再欣赏一遍。

文化部是建国五十五周年全国优秀现代戏展演的主要主办者,文化部的领导和组织者对全国四十年来才有这么一次的全国优秀现代戏展演非常重视,《青铜之恋》作为最后一场演出令他们非常满意。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查正科表示:“《青铜之恋》作为压轴之作,给建国五十五周年全国优秀现代戏展演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10]文化部艺术司蔺永钧副司长高度称赞:“《青铜之恋》是一部精品力作,它的创新意识和现代意识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请剧组可以自豪地转告铜陵人民,《青铜之恋》将载入中国现代戏曲发展的史册。希望中共铜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部作品的修改打磨工作,为将来进入国家精品工程作进一步的努力。”[11] 文化部专门为此剧召开专题研讨会,汇聚了中国戏剧界菁英,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12]

这次晋京演出得到了中央和北京各大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在演出前的媒体见面会上,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3、4、11频道,北京电视台1、2套,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十七家媒体的二十多名记者纷纷前来采访,共发稿二十多篇。演出当天,以上媒体又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分别对主创人员、文化局领导、观众进行采访。中央1套在早新闻中率先播出消息,中央4频道在《Culture exprees》栏目中对作品中所引发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还采访了澳大利亚中文学者,北京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出了演出盛况。

中央电视台对全剧录像并在戏曲频道播出20次之多。许多段落如《不能走》《春夏秋冬》《爱是什么》都成为独立曲目而流行。

通过以上梳理分析,《青铜之恋》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二、《青铜之恋》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

(一)纷争缘起。《青铜之恋》在赴上海、北京演出前,曾参加安庆第三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有人开始发难,说看了《青铜之恋》后,黄梅戏有变味甚至变种的危险。有人在《安徽日报》发表文章《黄梅戏变革莫变向》,认为这次黄梅戏艺术节出现了“摇滚黄梅戏”,质问:“难道这就是今天和明天的黄梅戏?莫说是安庆观众,就是外地的观众恐怕也不答应。”[13]不点名地对《青铜之恋》提出了尖锐批评。随后陆续有一批文章跟进,指责《青铜之恋》颠覆了传统黄梅戏,这里不一一罗列。

(二)纷争升级。2003年12月28日,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厅专题召开黄梅戏艺术发展座谈会。笔者找到了《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研讨会座谈会纪要》,这次会议地方上只邀请了铜陵、安庆两家文化部门的负责人,针对性很明显。从资料上看,剧作家王长安、作曲家徐志远是力图主张黄梅戏要大胆创新,既为《青铜之恋》叫好,也为《青铜之恋》叫屈。金芝先生对黄梅戏的变革持宽容的态度。时白林先生认为黄梅戏就是在变革中发展起来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王长安、徐志远都是主张创新的,我觉得没错。作品要让专家、观众评价,同时也要争取领导的支持。[14]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这次会议的主题正是:改革不变向,出新不变味。内容是不赞成《青铜之恋》的创新之举。时隔一年,文化部调《青铜之恋》晋京演出,省文化厅没有派人参加,安徽媒体选择了沉默。随后关于戏曲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波及2004年戏剧界。2004年的戏曲可以说是人文与市场、传统与现代嫁接两难的一年。

(三)争论焦点。一是认为黄梅戏腔调不能变,安庆戏界认为《天仙配》《女驸马》才是正宗的黄梅戏,观众需要的是黄梅戏的味,黄梅戏的腔。《青铜之恋》显然是个叛逆。这里听不到安庆官话,唱法上采用歌剧的演唱手法,《才领会老天不讲理》一段被戏剧界称之为黄梅戏咏叹调,有的采用假声和气声唱法,有的唱段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理所当然受到了保守派的顽强抨击。二是认为导演手法出格。《青铜之恋》邀请了歌剧《阿依達》中方导演方红林,还有新锐歌舞导演信洪海,方红林导演把歌剧的结构,甚至电影的闪回都运用到了这部戏里。这部戏不仅有歌队,舞蹈队,还有电声乐队,摇滚,RAP,当年能有的艺术样式都融进来了,有人认为不伦不类。三是黄梅与非黄梅的关系处理失当。有人认为这部作品非黄梅戏因素太多太杂,创新过度。四是在戏迷中引发了关于“戏剧底线”的争论:传统戏曲的本体,是否会淹没在眼花缭乱的感官形式中?民族表演的精粹又能否在纷繁的西洋艺术中保存独立和完整。[15]

三、《青铜之恋》纷争的意义

《青铜之恋》纷争已经过去十五年了,回顾这段历史,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包括黄梅戏仍在求生存阶段,客观公允地解析《青铜之恋》对今天的戏曲创作仍有借鉴意义。一是这部戏突破了很多,引发了很多,带来了很多,也留下了很多。时任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的肖桂兰认为这部戏给全体主创人员,包括全省的艺术工作者,文艺理论批评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都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传统和现代如何嫁接?戏曲怎么走向未来?传统戏曲如何现代化、都市化?唯有从内容到形式对传统戏曲进行革命,戏曲才有美好的未来。农业、农村也在向工业化、都市化迈进,戏曲改革必须跟上经济建设的步伐,与时俱进。安徽理论界要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义务通过我们这么一部都市黄梅戏的牌子引起戏曲观念的革命,这就是这部戏真正的价值所在。[16]二是《青铜之恋》融进各种现代艺术元素,走实验探索之路,作品呈现的舞台状态是成功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三是在其它上百个剧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时候,《青铜之恋》的创作显示了黄梅戏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为其它剧种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四是各种艺术元素与黄梅戏的结合是和谐的,拓宽了黄梅戏的新天地。五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表现了当代人的都市情感,又超越了地域局限,能引起人广泛的情感共鸣。六是现代戏里表现都市生活,工矿题材实属稀罕。七是通过戏剧作品宣传铜陵,弘扬铜陵文化,提升了铜陵的知名度。当然这部作品亦有明显的缺陷。一是现代艺术样式和黄梅戏的结合尚未达到深度融合;二是有些唱段确实黄梅味不强;三是过分强调艺术样式感,在戏剧本质的回归上仍有欠缺之处。但不管怎么说,《青铜之恋》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然值得人们去回味、探寻。

参考文献:

[1]李云.现代都市黄梅戏晋京献演[N].人民日报,2004-10-6.

[2][3]《青铜之恋》研讨专题.文化时空,2003年12期.

[4][5][16]《青铜之恋》专家座谈会.铜陵文化,2003年第7期.

[5]朱志武.安徽黄梅戏再进申城[N].人民日报,2003-11-27.

[6]张裕.《青铜之恋》元素多,黄梅戏里唱摇滚[N].文汇报,2003-12-4.

[7]陈继超.满台现代歌舞传来黄梅戏演变动态[N].新民晚报,2003-12-4.

[8]端木复.都市黄梅亮相沪上[N].解放日报,2003-12-4.

[9]姚尚友.《青铜之恋》沪上行[N].铜陵日报,2003-12-11.

[10][11][12]青铜之恋晋京总结.铜陵文化,2004年11期.

[13]齐文斗.黄梅戏变革莫变向[N].安徽日报,2004-02-20.

[14]丁光清.我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座谈会召开[N].安徽日报,2003-12-29.

[15]李清.《青铜之恋》挑战传统底线[N].上海青年报,2003-11-27.

猜你喜欢
纷争解析
小区管理为何容易陷入“纷争”——手段陈旧是主因
迷雾与历史现场——读李欣荣《自创良法:清季新刑律的编修与纷争》
液压伺服作动系统力纷争敏感度及机理研究
洛克论领土权:纷争、辨析与新解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纷争
“Fe2+与Fe3+”相关解析
相机解析
云南报销案与晚清同光之际的南北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