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连云港市中考作文述评

2019-05-25 08:55朱卫文
初中生世界 2019年19期
关键词:亲属作文题审题

朱卫文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为有源头活水来”。

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命题透视

2018年连云港市中考作文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把阅读和写作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背景下,这道作文题引导考生对阅读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凸显了阅读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引导作用;贴近考生生活,使考生感到熟悉、亲切,进而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

审题时要抓住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亲属”。“亲属”本意是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这里的“亲属”虽然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因为自己承继(学习)了一个人的品质或者精神,因而具有了书中人物的血统,和他(她)成了“亲属”。从前面的提示语来看,应当选择书中知名度较高的人物,而不能选择“小人物”。第二个关键词是“我”,表明写作内容要和自己有关。第三个关键词是“书中”,表明这个“亲属”要来自于书中。第四个关键词是“找”,表示要有“找”这个动作,要写出自己寻找“亲属”的过程,写出自己所找到的“亲属”影响自己的过程。

这道作文题没有明确规定在哪本书、哪类书中找亲属,所以考生写作的自由度较大,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思考及写作专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既可以写几个人物对自己的影响,也可以写一个人的不同品质对自己的影响,还可以写一个人对自己不同生活阶段的影响。总之,考生只要善于思考,就能写出好文章。

这道作文题,考生如能做到以下几点,就是符合题意:①“亲属”来自书中,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人物”;②能写出人物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性格等;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人物的精神给自己带来的影响;④写得具体、深刻。

考生如能做到以下几点,属于基本符合题意:①“亲属”来自书中,但所选人物不够典型;②能找到人物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性格等,但不能很好地表达;③人物的精神和自己的生活结合得不够自然;④影响自己的过程写得不够细致、深刻。

如果文章存在下列情况,则属于不符合题意:①写成介绍一部书的故事梗概,或者写读一部书的感受,没有写到具体的“亲属”;②所写人物不是来自书中;③没有写出书中人物的精神对自己的影响;④虽然写了影响,但写的是消极影响。

评卷扫描

本次考场作文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一些考生因为爱好阅读,阅读广泛,所以写出了内涵丰富的好文章。他们在书中找到的亲属令人赞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独立自尊的简·爱、快意恩仇的鲁智深、坚韧不拔的圣地亚哥、油麻地的桑桑……让阅卷教师大开眼界。这部分考生思想深邃,能够敏锐地发现名著中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写出其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而这样的文章,也往往文质兼美,这些伟大“亲属”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渗透在考生的骨血里,为他们打上了生命的底色。

请看下面这些例子:

“它,叫《拿破仑传》,我读过的第一本传记。虽然我与拿破仑相隔几个世纪,处于大陆的两端,但是我有一种找到血脉的归属感。拿破仑是谁?是驰骋于整个西欧的英雄?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抑或是民主的刽子手?我不知道。别人沉浸于他两次翻越阿尔卑斯山、数次渡过莱茵河的胜利与荣光,但我更欣赏他的勇敢与顽强,那种刻入骨髓的倔强。”——这篇文章这样描述拿破仑与自己情感上的契合。

“那种走在时代前沿的魄力与勇气,唤醒了我血脉中深藏的一些东西。纵然先生与我在血缘上无一丝联系,可在精神的血脉中,我与先生是如此亲近。谁说亲属一定要有血缘关系?先生与我,虽无血缘,甚至在时间上相隔近百年,可此时此刻,他已成为我的亲属……我能理解鲁迅先生,理解他笔下无限的爱国之情、民族精神。”——这篇文章写出了自己对大先生鲁迅的敬仰。

“林黛玉是我的亲属,因为纯真。翻开厚重的《红楼梦》,眼前一亮。你拿着锄头,轻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道尽了无奈。别人说你气量小,容不得宝玉同别的女孩下一盘棋。别人说你不懂得为自己的未来考虑,所以处处碰壁,落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悲惨结局。但在那个污浊的年代,有谁可以像你一样‘质本洁来还洁去’呢?因为你的纯真,我认定了你这个亲属。

“陶渊明是我的亲属,因为质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你的闲情逸致。品一杯香茗,回归大自然,你自得其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彰显了你热爱自然的本色。这一切是因为什么?——‘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你,让我钦佩。因为你的质朴,我认定了你这个亲属。

“李白是我的亲属,因为高雅。‘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体现了你的风格——雄浑飘逸。‘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你的情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洒脱的你毅然离开丑陋的宫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的乐观鼓舞了我,那个饮酒作诗的你让我仰慕。因为你的高雅,我认定了你这个亲属。

“鲁智深是我的亲属,因为直爽。放荡不羁的你做了和尚,真是奇闻。一个和尚竟然吃荤,你应该会回答‘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吧。隔壁的哭啼声扰乱了你喝酒的兴致,你气得将酒杯摔碎,但在得知金翠莲父女受人欺负时,立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惩治恶霸郑屠,彰显了英雄本色。因为你的直爽,我认定了你这个亲属。”

这篇考场佳作用排比段的方式叙写了给予过自己精神引领的“亲属”群。

还有一些考生从课程标准推荐的阅读书目中寻找亲属,写得也还中规中矩。例如,象棋比赛时起先感到很烦躁,随后想到了《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坚持,于是有了动力,“我想,我和鲁滨逊有着同样的精神血统,任狂风吹,任暴雨打,唯有坚持——坚持内心永无风波”;由孙悟空几次不被唐僧理解,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让师父看到了自己的一片忠心,想到青春期的自己常常不被父母理解,但也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得到了父母的认可;由自己在学习画画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想到三毛在遇到强盗时勇敢地救了荷西,这样的坚持和勇敢,鼓舞自己战胜了困难等。

可见,这道作文题让处于各种阅读层面的考生都能够有话说、有素材写,只要打开思路,挖掘记忆中的“矿藏”,一定可以保证得到基本分。

但是,阅卷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是审题不准确。有些考生没有抓住“我”“书中”“找”“亲属”这 4 个关键词,尤其对“亲属”的概念理解不透彻,没有好好阅读提示语,只从“亲属”本义入手,写成了亲情作文。

二是写作概念模糊。为数不少的考生将这篇文章写成了读后感。有的考生甚至一味复述作品情节,没有从作品中人物、作者等角度阐述书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及对自己的影响。

三是阅读面还不够宽阔。相当数量的考生将目光聚焦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西游记》《老人与海》等几本必读书目上,虽然保证了基本分,但是不够出彩。

四是内容不具体,语言贫乏,缺少感染力。

此外,少部分考生写作态度有问题,例如书写潦草、直接抄写阅读题中的材料、写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等。

迷津指点

第一,要重视审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切忌一拿到作文题就急急忙忙动笔,一定要对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有全面充分的理解和把握。例如这道作文题,如果写作前不细细琢磨,就很容易产生理解偏差,将“亲属”理解为自己身边的亲人。

第二,要广泛阅读。同学们不能只读课程标准推荐的那几本名著,而是要超前阅读,拓宽眼界。阅读时,也要注意深入文本,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故事情节,要从名著中汲取成长的养料,注意关注生活,将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

第三,不要套作。同学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便未必写得很出彩,只要结构完整,表达出真情实感,就是合格的文章。如果生搬硬套考前背诵、记忆的文章,往往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第四,要加强文体意识。同学们要努力培养谋篇布局的能力,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写作时不拖泥带水。

猜你喜欢
亲属作文题审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可为与有为——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评析
“三招”学会审题
几何概型审题技巧
七分审题三分做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