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安置用具联合术中舒适体位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中手术野暴露满意率的影响

2019-05-27 09:54陈雪燕郭履平李彩云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用具髋部舒适度

陈雪燕,郭履平,李彩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清远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清远 511518)

髋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随老龄化加剧,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手术是治疗髋部骨折主要方式,术中患者取正确体位,是手术顺利进行重要环节。手术室体位放置属于手术室护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而手术体位由患者姿势、手术床操作、体位安置用具使用3部分组成,其中安置用具有助于护理人员进行体位摆放与固定,充分暴露术野,便于手术操作,在体位放置中具有重要作用[2-3]。另研究发现,舒适体位护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重要内容,在确保手术视野暴露清晰的同时,舒适体位有助于提高患者体位舒适度,减少皮肤压疮等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00例,旨在探究改良安置用具联合术中舒适体位护理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00例,根据建档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3.58±5.11)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62例、半髋关节置换术38例。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4.02±5.45)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60例、半髋关节置换术40例。2组资料(性别、年龄、髋关节置换类型等)均衡可比(P>0.05)。

1.2 选例标准

纳入:经X线检查及临床症状确诊为髋部骨折;年龄≥60岁;符合手术指征,均行手术治疗;签订临床研究同意书。排除: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障碍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异常者;恶性肿瘤者;其他部位多处骨折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均行髋关节置换术,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均取侧卧位,给予2组不同体位摆放方法。

1.3.1对照组 骨科常规安置用具联合传统方法摆放,头部下方放置头枕,高度与肩膀平齐,双臂放于托手板上,呈抱球状,将20 cm×8 cm×40 cm软垫放于距腋下10 cm部位,挡板与小海绵垫固定背侧、腹侧,约束带固定自然屈曲的健侧下肢。

1.3.2观察组 改良安置用具联合术中舒适体位护理,头圈放于头部下方,悬空耳廓,侧卧时询问患者上肢外展程度体位舒适度,尽量减小肌肉牵拉;利用棉垫、敷贴、薄膜贴遮盖肛门、会阴,以免污染术野;利用与手术床大小一致的可记忆性软垫、可调控式多孔体位固定底板、支撑固定棒替换常规侧挡板、手术床附件与小海绵垫;术前手术床上平放底板,将记忆性软垫包裹一次性床罩,确保手术无菌性,并放于底板上,翻开软垫,根据患者体型在后背、前胸、耻骨联合处、骶尾部的底板打孔位置插入支撑棒,稳定躯干,并将手伸到患者躯体下,展平松弛褶皱皮肤,避免压伤,询问患者固定体位舒适度,若存在不适感,适当调整后行手术操作。

1.4 观察指标

(1)2组体位相关指标,包括体位摆放时间、术中体位调整次数、受压肢体麻木感;(2)2组体位舒适度,体位舒适度分为0级(无不适感)、1级(轻微不适感)、2级(中度不适,存在轻微疼痛,可忍受)、3级(重度不适,存在肢体麻木、心悸、头晕等症状);(3)2组体位并发症情况;(4)2组手术野暴露及体位放置满意率,自制手术野暴露及体位放置满意度调查表,由主刀医生填写问卷,满意:2分,基本满意:1分,不满意0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100×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体位相关指标

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体位调整次数较对照组少,受压肢体麻木感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7.00%(P<0.05),见表1。

2.2 体位舒适度

观察组体位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体位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体位并发症发生率9.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见表3。

2.4 手术野暴露、体位放置满意率

观察组手术野暴露、体位放置满意率(98.00%、98.00%)高于对照组(80.00%、87.00%)(P<0.05),见表4。

表1 2组体位相关指标比较

表2 2组体位舒适度比较n(%)

表3 2组体位并发症情况比较n(%)

表4 2组手术野暴露、体位放置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髋部骨折患者主要治疗方法,因手术时间长、操作难度大,手术野暴露尤为重要,尤其是老年患者,选择一种手术野暴露充分、舒适度高、体位并发症少的手术体位摆放方法至关重要[5]。

既往,在髋部骨折手术中,通常利用头枕、托手板、挡板、小海绵垫进行体位摆放,虽可取正确体位,但存在体位摆放费时费力、术中体位调整次数多、手术野暴露具有局限性等弊端[6]。为避免上述缺陷,改良安置用具已逐渐应用于髋部骨折手术中,可记忆性软垫、可调控式多孔体位固定底板、支撑固定棒等用具替代传统安置用具,可根据患者体型固定2侧躯干,术间保持同一固定姿势,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固定牢靠等特点,可显著节省体位摆放时间,提高体位摆放稳固性,有助于手术安全顺利完成[7]。此外,护理人员注重患者体位舒适性,安置用具摆放体位过程中,尽量减小肌肉牵拉,展平松弛褶皱皮肤,多次询问患者肢体舒适性,有利于增强患者体位舒适度[8]。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体位调整次数少于对照组,受压肢体麻木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位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改良安置用具联合术中舒适体位护理是行之有效的体位摆放方案。髋部骨折手术中,切开关节囊、暴露、削磨髋臼、假体置换等操作需转换患侧肢体角度,既往因挪动患肢小海绵垫易移位或脱落,造成皮肤压疮,而改良后安置用具的使用,即使患肢挪动,可记忆性软垫仍处于原来位置,不会造成患者皮肤磨损或压疮,可有效减少体位相关并发症,且改良后安置用具固定牢固,手术野暴露更加清晰,有利于手术操作[9]。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体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野暴露、体位放置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改良安置用具联合术中舒适体位护理可明显减少体位相关并发症,提高医生对手术野暴露、体位放置满意度。

综上所述,改良安置用具联合术中舒适体位护理可明显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中体位摆放时间,减少术中体位调整次数,提高患者体位舒适度,方便医生操作,充分显露术野,有助于减少体位不当所致并发症。

猜你喜欢
用具髋部舒适度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人类最早的发明:生火与照明用具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