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和师生交流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9-05-27 10:36彭伟民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4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数据结构教学资源

摘 要:本文以《數据结构》课程为例,探讨了包含理论教学资源、实验教学资源和应用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构建及相应的师生交流机制。教学实践结果表明,立体化教学资源和师生交流对课堂教学效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学资源;师生交流;教学效果;数据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1, 2]。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掌握必要的线上线下教学理念和常规教学技巧之外[3],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和师生交流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显著。立体化教学资源强调教学资源的完备性,立体化师生交流强调交流的方便性。通过丰富完备的教学资源和快捷方便的师生交流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经历,以计算机专业课程《数据结构》为例[4],阐述立体化教学资源和师生交流的构建,以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

二、立体化教学资源和师生交流

立体化教学资源包括理论教学资源、实验教学资源和应用教学资源,如图1所示。虽然三种教学资源属于不同的教学层次,即理论教学资源属于基础的知识层次,实验教学资源属于较高的实践层次,而应用教学资源属于最高的应用层次,但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利用应用实验教学资源和应用教学资源,可以对基础知识的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获得感。利用理论教学资源,可以指导学生更自如地开展实验和应用过程。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对要求不高的教学内容,往往容易忽视应用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

诚然,只有立体化教学资源是不够的,针对不同的教学资源还需要不断进行相应的师生交流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即针对理论教学资源的交流、针对实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针对应用教学资源的交流。师生交流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如线上的QQ群交流、电子邮件交流等,线下的课堂交流、课后交流、餐厅交流等,如图1所示。

三、相关示例及教学效果

下面以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为例,说明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构建和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效果。《数据结构》理论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各章节课件、配套网络课程资源、作业及答案、参考书籍等,实验教学资源包括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程序,如顺序表基本程序、链表基本程序、栈基本程序、队列基本程序、串基本程序、数组基本程序、树基本程序、图基本程序、集合基本程序等,应用教学资源包括各种数据结构应用的解决方案程序,如线性结构应用解决方案程序、树型结构应用解决方案程序、图型结构应用解决方案程序、集合结构应用解决方案程序、排序应用解决方案程序等。利用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并辅以立体化师生交流,作者在教学满意度上取得了稳步的提高,如图2所示。

四、结语

本文以计算机专业课程《数据结构》为例,阐述了立体化教学资源和师生交流的构建及其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立体化教学资源和师生交流后,教学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本文对计算机等理工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彭伟民,陈爱红.基于案例群的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法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7,25-28.

[2] 陈富,王嘉毅.本科生教学效果五维度之测评[J].中国大学教学,2015,54(56.

[3] 费少梅,王进,陆国栋.信息技术支持的SCH(SPOC 在线教育新模式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57-60.

[4]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数据结构教学资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为例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TRIZ理论在“数据结构”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数据结构》教学方法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