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视角下的悲剧审美

2019-05-28 11:29邹润
戏剧之家 2019年14期
关键词:美狄亚女权

邹润

【摘 要】本文主要从悲剧美学的角度对古希腊悲剧《美狄亚》进行分析,《美狄亚》中杀兄杀子等情节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其戏剧冲突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戏剧更为激烈,故事剧情总是予以人一种直达心灵的冲击,这种冲击方式通过触动人们情绪的方式生成了悲剧的美感。本文立足于古希腊悲剧《美狄亚》,以求分析在女性的相对微观的视角下,悲剧给人带来的美感,以及悲剧的教化作用。通过对美狄亚个人行为的分析,简述故事中女权意识的萌芽,以及女性在對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反抗精神,以及其产生的美感,从而对悲剧的美感进行综述。

【关键词】美狄亚;悲剧审美;酒神精神;女权;女性地位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4-0023-02

古希腊三大悲剧中,《美狄亚》是其中唯一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悲剧,在这种较微观的女性视角下,作者以较为直白的话语描述女性婚姻生活中的不幸,但与传统悲剧不同的是,《美狄亚》被称作“第一部研究妇女心理的悲剧”,在《美狄亚》中,这种不幸以一种癫狂的方式被发泄出来,美狄亚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目的后,得到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一种痛苦与狂喜交融的状态,这种状态也通过触动情绪的方式传达给我们,这种触动即是悲剧所产生的美感。

一、美狄亚的美感综述

《美狄亚》的美感,主要表现为悲剧所带来的美感,在故事的开头,美狄亚与伊阿宋相遇,就如很多英雄美人的故事一样,让人们对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与期待,随着故事的发展却出现了许多悲剧的伏笔,第一个较为突出的点是,在伊阿宋已被珀利阿斯杀死后,美狄亚用魔法诱劝珀利阿斯的女儿杀害她们的父亲,替伊阿宋报了仇;他们也因此被珀利阿斯的儿子赶出城邦,带着两个儿子流亡到科任托斯。这是对于后期美狄亚悲剧的一个伏笔,这种伏笔的形成是存在于西方语境下的,带有神话色彩的。剧作者欧里庇得斯在对美狄亚形象的塑造上,不仅仅给予她过人的美貌与家世,还赋予了她超脱常人的力量,她有强大的魔法,但美狄亚的理想是爱情。这种理想就像是一种牢笼困住了美狄亚,美狄亚来到科林斯后,入乡随俗,安心于家庭琐碎事务,相夫教子。她不仅放弃了令人尊敬的科尔喀斯女祭司的高贵身份, 也放弃了给自己带来荣耀的使用魔药的本领。这既是美狄亚悲剧形成的原因,也是一种主体地位的失去,此时的美狄亚在经济生活中已然失去了独立性, 成为依附于丈夫的家庭女仆,没有了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自然也就失去了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家庭地位。后来美狄亚被伊阿宋所背叛,甚至还被驱逐出城邦。故事的情节之间仿佛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即是一种命运感的体现。这种命运感是悲剧世界的核心。

在悲剧《美狄亚》中,悲剧美感的高潮点在于“杀子”,这种并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行为,是作者的一种较为浮夸的表现,表现出区别于其他悲剧女性逆来顺受作出的一种反抗行为。美狄亚的独特个性与非凡能力使她超越了希腊妇女的“内在性”,从而做出叛离父权社会与权威中心的举动。为此她付出沉重的代价,再度被边缘化。美狄亚这种“边缘之边缘”的“坏女人”具有对“好女人”中心、男性中心的双重颠覆作用。美狄亚的反抗行为既是整个故事的美感所在,不在这种“命运”中继续沉默,在绝望中诞生的女性自我意思,也是对命运进行反抗的人性精神,是悲剧《美狄亚》的美感所在。

二、悲剧美感与情绪

美感是人的大脑对美的事物的审美感知,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低级到高级。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具有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它是情感现象,与快感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美感是一种情感现象,悲剧美感的产生离不开人的情绪,在《美狄亚》中,人们的情绪多是怜悯、恐惧与振奋。情绪的产生并未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但是,笔者认为,振奋是相对于怜悯、恐惧更深的一个层次,因为其是悲剧最终作用于人的关键所在。

(一)恐惧。《美狄亚》的初始,给人一种这是一部描写英雄与美女之间爱情故事的错觉,在这一部分看似平淡的剧情中,美狄亚为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而背弃国家,一直到最后的杀子惩夫。这里面看似必然的联系,使人感到深深的恐惧,因为美狄亚的经历似乎是当时男尊女卑社会下的一种普遍现象。美狄亚无法反抗,故事中美狄亚一次次希望伊阿宋回心转意,得到的却是一次次耻辱。这种无能为力的情况,让人感觉到处于绝境却无法绝地逢生的无助。在极度的痛苦绝望之中,最后用“杀子惩夫”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办法。

笔者不禁思考,以美狄亚的巫术完全可以杀死伊阿宋,但是仍旧选择这种办法的根源是,虽然美狄亚已经有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男性的权威仍然是最高的,不容挑战的,这种背景也是一种形式的“命运感”。

(二)怜悯。伴随恐惧而来的是对美狄亚的怜悯之心,悲剧的结局总是不圆满的,曾经幸福的四口之家支离破粹,不由让人想到,如果故事发展为伊阿宋与美狄亚一起幸福生活是多么完美,但作者反其道而行之。正如鲁迅所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话概括了悲剧的真谛,即悲剧之所以会悲、会引起人们的同情或怜悯,就是因为它将有价值的东西以一种决绝的姿态毁灭了,这种毁灭是彻底的、无可挽回的,因此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惋惜或怜悯,进而给人以一种审美的快感,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净化人的灵魂。

(三)振奋。在经过恐惧与怜悯之后,人们对于悲剧的情感会得到一种升华。悲剧的振奋感是一种自我扩张的感觉,这种情绪逐渐贴近悲剧的本意,即通过悲剧达到人性的完整与深刻。这种对于人性的丰满即是悲剧的教化作用。

三、《美狄亚》中悲剧的教化作用

纵观《美狄亚》全篇,虽有很多故事情节似乎并不符合普世价值观,如“杀兄”“爱情至上”“杀子”等情节,一直以来被世人所批判。在整篇故事中,美狄亚由一个美丽的公主形象,逐渐变得癫狂,这个故事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坚决抵制。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这样一个看似癫狂的故事中,反映出女性对于世界不公进行的反抗。《美狄亚》通过悲剧的方式对现实进行折射,将当时女性婚姻的普遍问题表现出来。悲剧是一种令人惊奇、震撼的东西,它展现的是苦难,却给人来了快感,让人感受到的不是绝望而是震撼与希望。希腊人在悲剧中探讨的是人类生活中的永恒问题——人性的高贵。他们认识到了命运和苦难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在原著的描述中,“美狄亚那悲惨的呼叫和苦痛的呻吟,引起很多当地妇女的同情。她们要美狄亚家的保姆进屋去把美狄亚请出来,她们要劝她改变愠怒的心情,平息她胸中的愤懑。”女性更倾向于平息美狄亚的愤懑,而没有任何反抗意识的萌芽,在这种情况下美狄亚的行为是在这样一个女权主义沉寂时代的爆发。二者对比,美狄亚的形象更为鲜明,即便这种鲜明是一种癫狂的鲜明,却在当时女权主义沉寂的时代放出异彩,对于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起到了很大的教化作用,这种教化作用影响深远,为后世的女权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景琦.美狄亚复仇与女性主体地位复归之路[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05):108-111.

[2]庄美芝.美狄亚形象的女性主义阐释[J].2004(4).

[3]袁柏梁.简论美感的产生及其心理因素[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3):8-14.

[4]曾令斌.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意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5]杜翠琴.试论美狄亚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2000,(S1):169-171.

[6]邵慧慧,张原礼,邵亚军.解读《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意义[J].群文天地,2012,(14):36.

[7]崔楠.《美狄亚》的女性主义解读[J].戏剧之家,2016,(04):234-235.

猜你喜欢
美狄亚女权
传统道德的背离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对古希腊悲剧形象美狄亚的分析
克丽丝塔·沃尔夫《美狄亚-声音》中美狄亚母题的演变
向警予的女权思想
这样的“女权”
“另一面”的美狄亚
114年前,女权先锋与两则征婚启示
社会主义女权和自由主义女权: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妇女运动内部的共识与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