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钾航母”的传奇:“死亡之海”长守那片孤独来

2019-05-29 06:40丽霞
知音(月末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罗布泊钾盐硫酸钾

丽霞

李守江长守罗布泊

面积达三千多平方公里的新疆罗布泊,被称为“死亡之海”,但在其腹地却有一片“海市蜃楼”——一座堪称世界奇迹的现代化工厂,它的掌舵人名叫李守江。19年前,李守江胸怀报国之志,与妻儿长相别,闯进罗布泊!在一片“死亡之海”上,他和同事们怎样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

胸怀报国之志:告别妻儿向“死亡之海”进发

1999年8月,李守江作为开发罗布泊钾盐项目负责人,要带领几位同事走向罗布泊深处。

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缘的罗布泊,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都是钢渣铁块般的盐碱壳,被称为“死亡之海”,谁知却埋藏着钾盐这个宝贝。

钾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然而我国缺钾的耕地,达百分之五十六,近十亿亩,钾肥百分之七十以上需要进口。加拿大、美国等跨国巨头垄断钾肥市场,一直维持对我国出口高价,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找到钾矿,扩大钾肥产量,成为中国科学界和企业界最为急迫的任务之一!

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九十年代末终于在罗布泊东北部凹地发现了特大钾盐矿:矿床分布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资源量约二亿五千万吨,竟为世界之最。可美国专家断定罗布泊没有淡水,中国没有能力开采。李守江胸怀报国之志,要做先行者!

李守江,1966年5月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1987年,他从武汉工业大学选矿工程专业毕业,来到位于新疆最西部的布仑口铜矿。他从普通技术员做起,一步步成为高级工程师和公司高管。

李守江的家安在乌鲁木齐,妻子徐佳和他是大学同学,在乌鲁木齐一家银行工作。当时,李守江才33岁,儿子李博远6岁,还在上幼儿园。

徐佳担心丈夫的安危,生活上无人照顾,但她知道这些是阻挡不了丈夫的。“家里有我,但你要注意安全,别忘了我们母子俩天天盼着你平安!”

“辛苦你了!”李守江不无动容地说。

1999年8月,李守江带领几位同事走向罗布泊。车到哈密之后,前往罗布泊已没有道路可走,只有一望无际的茫茫盐碱戈壁。为在戈壁滩上“劈”出一条通道,李守江和同事们在车轮碾过的地方,要不断地插上“标记”,但刚刚做好的“标记”被狂风一吹,瞬间消失得了无踪迹。迷路、断油、车辆故障、陷进软沙、车毁人亡,随时都会发生。

8月的罗布泊,已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季节。白天,温度高达四五十度,渴了,他们喝几口矿泉水;饿了,啃几口馕饼。夜里,把棉大衣铺在盐碱壳上,倒头就睡;半夜,被冻醒了,原地跑步取暖。他们用磨出鲜血的双手和双脚,硬是“劈”出了一条通向罗布泊深处的通道。

终于,李守江和同事们在罗布泊腹地的一个点上停了下来:东经90.86度,北纬40.47度。他们在这个坐标点上插下一根千年不朽的胡杨木桩,为“罗钾”进行了最庄严的奠基。这个坐标点方圆三百多公里内,没人,没路,没水,没电,天上不见飞鸟,地上不长寸草,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

他们在罗布泊大戈壁搭起帐篷,这里就成了罗钾人的“家”。大家在帐篷外面竖起了一面五星红旗,旗杆上装着一只灯,柴油发电机响起,国旗杆上的灯光耀眼地亮了,照亮了罗布泊的黑夜。

2000年春节前,李守江回到乌鲁木齐,他脸黑了,身体瘦了,手上起满了茧子。徐佳心疼他,问他苦不苦,险不险。李守江不在意地笑笑,她知道问了也白问,这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李守江又要出发了,李博远搂着爸爸的脖子,舍不得爸爸走:“爸爸,你就不能不去吗?”李守江亲着他的脸蛋:“儿子,不在那找到钾盐矿,爸爸就没完成任务。你在家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李博远点头。

罗布泊一年四季全是土褐色。一位女工回家时,行到哈密郊区,突然让司机停车,随即扑到路边,紧紧搂住一棵绿树,“呜呜”大哭……李守江知道后眼圈发红。“一定要让罗布泊长出绿色!”他从遥远的地方挖来几株红柳苗,种在厂区边上,用唇边节省下来的水浇灌,直到红柳伸展出嫩绿的叶芽。后来,他又带领大家在盐碱地上挖出一米深的树坑,铺上防滲塑料布,填上从哈密拉来的黄土,种上一丛丛红柳、沙棘、沙冬青等抗盐植物,建成了罗布泊的“绿地公园”。

“家”安好了,钾盐矿点在哪里?李守江和同伴们开始苦苦寻觅着盐卤水的踪迹,就在李守江将要陷入绝望时,一处钾盐矿点突然出现了。

李守江请来一位德国钾肥专家,专家在了解情况后说:“你们这里卤水的成分,钾与硫的比例严重失衡,无法直接生产硫酸钾。若要生产,既要购买昂贵的辅料,更要使用大量淡水。”不说购买辅料多么昂贵,当时在罗布泊所有的饮用水,都要从400多公里外的哈密运来,一吨水成本高达400元。

德国专家的话等于把这个项目判了“死刑”。

李守江决心研发出适合罗布泊卤水特点的工艺技术,让中国农民用上全世界最优质、最低价的钾肥。

长守那片孤独:罗布泊里建功立业

去国外考察,外方拒绝参观工艺设备;请国内专家“会诊”,都提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李守江决定:招贤纳士,攻克技术难关。可偏远荒寂的罗布泊,谁愿意来啊!李守江干脆住在北京,走访了很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相关企业。

放暑假了,一直向往天安门的李博远,在电话里恳求爸爸让他到北京看看,李守江“破例”答应了。李博远独自坐车来到北京待了七天,因发高烧输了三天液,还“留守”看了四天大门。李守江天天进一些大楼去办“急事”,就让儿子在门口等。

李博远失望、委屈,决定不再打扰爸爸,准备一个人坐车回乌鲁木齐。李守江心中愧疚,决定带儿子去逛逛十三陵,不料车行半路,突然来了电话:去国家环保局有事!李守江立刻掉头返回……

回到乌鲁木齐家里,李博远泪眼汪汪地对妈妈说:“我再也不跟爸爸出门了!”徐佳搂着儿子说:“你爸爸在做一件大事,你不要怪爸爸。”

在李守江的奔波下,终于将时任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李浩“挖”到了手。此后,又从全国来了多位专家,李守江指着戈壁滩说:“我们在这里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钾航母!”

他们每天要在亲手搭起的简易板房里做十几个小时的实验,这里冬天像冰窖,夏天似蒸笼。經过一个个技术攻关,终于找到了解决罗布泊卤水钾、硫比例严重失衡的方法,回收率提高百分之三十,而且每吨硫酸钾用水量仅为国外的三分之一。

夫妻俩相依相守

历经一千多个日夜奋战,他们成功产出了两万吨优质硫酸钾肥。“罗钾”人仅用三年时间,就走完了美国大盐湖十五年、国内同行三十年走过的建设历程,创造了世界钾盐开发史上的奇迹!

李守江一心扎在罗布泊里,徐佳在家接既当妈又当爸。有同学问李博远:“每次去你家,怎么从来没见过你爸爸?”李博远说:“我爸在罗布泊。”“你爸真了不起!”同学赞叹道。有一段时间,李博远要练摔跤,徐佳就充当起爸爸的角色:“来,妈妈陪你摔!”她身上摔得生疼,仍旧坚持着。有一次,李博远看到妈妈弯着身子,用手撑着腰,眼圈红了,心疼地扶着她说:“妈妈,你别把自己摔坏了,我自己练就行了。”

星期天外出,别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陪着,只有徐佳单独领着儿子;开家长会,也只有她去。学校老师感到疑惑,小心翼翼地问她:“李博远不会是单亲家庭吧?从没见过他爸爸来开家长会呀。”徐佳尴尬地一笑:“他爸在罗布泊工作,难得回来。”老师惊讶道:“罗布泊,那可是无人区呀。”夫妻长相别,难相聚,不说担心,就是那份孤寂,也够徐佳受的,但她不能因为儿女情长,拖了丈夫的后腿,丈夫在电话里也总说她“辛苦”了:“等我老了,退休了,我会好好陪你。”

有丈夫这些知心的话,徐佳就心满意足了。

2004年,李守江因为在罗布泊开发了钾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可是两万吨硫酸钾还不到全国总需求量的百分之一,钾肥的进口定价权仍然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要满足我国农业需求,并打破外国的垄断,必须尽最大努力扩大产量。

2006年4月,年产一百二十万吨的硫酸钾项目正式开工建造,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钾生产装置,项目宏大,技术复杂,从工艺、设备到电力供应都有很大难度。施工期在酷暑季节,电厂室温高达摄氏50度以上。为了确保工期,李守江每天守在这,他原本挺拔的腰身渐渐弓了,乌黑的头发渐渐花白,而他才40岁。

一系列技术难题被一一攻克。2008年11月18日下午6点,“罗钾航母”正式试车!离试车时间还有十分钟,李守江给徐佳打电话,一是为了转移一下紧张心情,二是要把这个重要时刻分享给她。

设备顺利启动,优质大颗粒硫酸钾产品欢快地喷涌而出。李守江和同事们紧紧相拥,喜极而泣。

“罗钾航母”盛大起航,创造了新的“罗钾速度”和“罗钾质量”,标志着我国迈入世界硫酸钾生产大国行列,彻底改变了世界硫酸钾生产格局,国内钾肥的市场价格从每吨六千多元降至两千多元,不仅让中国农民用上了世界最便宜的钾肥,而且“罗钾”产品还占据了欧美、东南亚主要市场。

此后数年,“罗钾”迈入稳定发展的渠道。李守江并没有松口气,他仍奋战在罗布泊,要在这片“死亡之海”上建起一座让世界瞩目的现代化工厂,创造世界一流的采盐和回收技术。他还要把这里建设成富有现代气息、充满绿色和温馨的化工城,以便留得住人才,让职工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

“罗钾航母”传奇:相聚时我们已两鬓染霜

随着丈夫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徐佳慢慢已经不再担心了,也习惯了这样的长相别。她承担了家里所有的一切。她母亲不无抱怨地说:“邻居问我,这多年没见女婿上过门,你家姑娘是不是离婚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徐佳笑着对母亲说:“你就告诉他们,我女婿在一个无人区工作,好着呢!”

双方老人生病了,徐佳总是第一时间请假赶到,在病床前细心地照顾,绝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

没有父亲的陪伴,李博远越来越养成一种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小升初、中考,还是高考,他都应付自如。在儿子这些重要的成长节点,徐佳自然更加辛苦,母亲陪着儿子一起成长,互慰寂寞的心灵,共同对付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学会了保持快乐。

有一次,得知丈夫到乌鲁木齐办事,临时回一下家,徐佳上班前把钥匙放在了门卫室。李守江来拿钥匙时,保安却不给他,说:“我从来没见过你,你说是徐佳丈夫,我就信啊?让徐佳打电话吧。”徐佳哭笑不得地给门卫打了电话。回家后,她不无忧怨地对丈夫说:“你再不回家,我和儿子也不认得你了。”李守江见妻子头上有了不少白发,心疼道:“对不起!你和儿子永远都在我的心里。”这温情暖暖的话,让徐佳眼眶儿湿润。十几年里,家里的影集装了好几册,全是徐佳和儿子的合影,竟找不到一张“全家福”,但母子俩的心里,早就装着一张“全家福”的合影。

2012年夏,李博远考上大学,徐佳和儿子要趁这个机会去罗布泊看看。车出哈密城区,进入S235公路后,景色陡变,绚丽多彩变成了灰褐一片,越向前行,色彩越单调。公路两侧,全是一望无际的灰褐色盐碱地,像是老农脊背上被烈日烤出的碱花。

一路疾驰400多公里,汽车停歇在罗布泊深处。母子俩突然发现,车窗之外,矗立着一片浩浩荡荡的现代化工厂。“海市蜃楼?”李博远有些怀疑地说。走下车来,放眼望去,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现代化厂房错落有致,采卤渠在阳光下熠熠闪耀,采盐船在银蓝色的卤湖上悄然来往……这正是李守江和同事们在罗布泊上建起的现代化工厂。

李守江亲自带着母子俩参观工厂。走在一片绿色的厂区里,李博远对母亲说:“妈妈,等你退休了,来这里陪伴、照顾爸爸吧。”徐佳一笑:“看你爸爸要不要我来了。”李守江看着他一手建起来的现代化工厂,笑道:“这是片神奇的地方,来吧!”

一家三口难得团圆

2014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李守江第二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

2016年7月15日,李守江荣获中宣部表彰的“时代楷模”光荣称号,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表彰仪式上,主持人宣读表彰词:“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守江同志,十六年守望在茫茫戈壁,带领国投罗钾人,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硫酸钾肥生产基地,创造了‘罗钾速度和‘罗钾质量,在‘死亡之海譜写了辉煌篇章。”

2016年11月10日,李守江回到母校武汉工业大学,与师弟师妹们分享建功大西北的经历,鼓励他们毕业后要“立志卓越,献身西北,创造无愧时代与青春的事业”!他的报告同样赢得喝彩。

这年,李博远去美国留学,50岁的徐佳则提前办理了内退,从乌鲁木齐来到罗布泊,开始陪伴和照顾丈夫,要把过去的长相别,变成长相守!

2018年11月18日,随着一批硫酸钾成品袋从车间顺利下线,“罗钾航母”已驶过十年征程。十年来,“罗钾”形成了年产一百六十万吨硫酸钾产能,累计生产硫酸钾一千三百六十万吨,硫酸钾国内市场占有率达百分之四十五,助推中国钾肥自给率,从十年前的百分之三十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李守江已两鬓染霜,但仍像19年前第一次奔向“死亡之海”的那个拓荒者,一身朝气。在盐田现场、在硫酸钾厂车间、在车站货场、在戈壁滩输卤渠边、在采卤泵站里,仍经常看到他的身影。

在胡杨树下,李守江和徐佳相携而行。李守江才53岁,还有许多重大的事情要做,妻子的相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陪伴和支持。他对妻子谈到“罗钾”的未来,要把它打造成世界级的硫酸钾航母!

凝视着罗布泊像月球上一样弧形的地平线,夫妻俩眼里常含热泪。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已不再荒凉,不是一片“死亡之海”,而是充满了爱和希望!

编辑/胡平

猜你喜欢
罗布泊钾盐硫酸钾
三千年前新疆罗布泊的神秘部落
过二硫酸钾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传奇罗布泊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硫酸钾为什么出口没有预想的热?
众德集团:联手德国钾盐 共拓镁肥市场
环保型钾盐快速镀锌工艺的研究
钾盐镀锌长效低消耗光亮剂
硫酸钾供给受限明显行业景气回升
硫酸钾镁对甘蔗产量、糖分及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