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看见中国

2019-05-29 08:19姜辉
出版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林县红旗渠画册

姜辉

《中国》编写组 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2019年8月定价:2000.00元

拍照已经成为最大众化、最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高新科技的融入,更促使中国进入非常活跃的摄影时代,人手一部手机,每个人都有一个摄影图片库,都是一个图片移动终端。全民摄影里,纪实摄影是最重要的部分。图片,尤其是一张具有代表性的好图片,好在哪里?人言各异却殊途同归,因为定格的一瞬间,一切都已经过去,不会再次重来,尤其是中国的纪实摄影紧随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变化太快,新照片变成老照片,也就是20年的时间,这在西方却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检验。所以要编写一本划时代的图书,困难不亚于海里捞针,何况是图片的海洋里。

翻阅这本《中国》,会发现这是一本反映中国的书,书中选取的图片,每一张都是生活,每一张都写满时间的痕迹,在这些图片里,看到的生活瞬间,就是这个国家处在变革时代里的真实选择和巨大变迁。

看到这本2019版《中国》,不免想到1959年版的《中国》,翻查资料,2019年版《中国》是1959年版的致敬之作。1959年,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庆节,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决定出版一本代表中国的画册。廖承志说:“《中国》就是送给客人的一个大照相本子,家里的事全在里面了。”这本画册既要装入中国的过去,还要装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这本画册将作为国礼,馈赠给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活动的各国来宾。

1959年版《中国》,厚度6.3厘米,不含礼品包装盒净重6.6公斤,共545页。画册有黑白照片350幅,彩色照片114幅,其余是20余幅古今美术作品。《中国》画册的体积如同长城砖,表层用乳白色杭州丝织包裹,上方绣有国徽,下方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中国”二字,给人一种庄严、圣洁、高雅的感觉。

翻开2019年版的《中国》,从开本和版式均仿照1959年版《中国》,但在内容上更为全面,书里以摄影和图像文献为载体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成立的重大事件,也以艺术作品的感性力量呈现出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精神气质和实践经验。《中国》一书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其历史影响力远远超过艺术与文化领域。书中精选出的两百余位著名摄影家的近500幅精彩图片,总结来说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展现了新中国重大历史时刻的图片;第二,祖国大好河山壮美景象的典藏图片;第三,记录普通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变迁和中国70年沧桑巨变的纪实摄影图像。像这样一本图书,作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作品,已入选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

一本好的画册,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每一个人作为个体,都有一段难以抹掉的童年记忆,虽然模糊,但是却终生不忘。“柏树与儿童”,这个不是标题,而是图注,经典的纪实图片是不应该被加上标题的。每个人对照片的共鸣千差万别,作出的反映也是形态各异。照片里的孩子们尽情奔跑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身上的兜兜褂、脚上的小布鞋、充满时代感的厚棉裤,这个是已经过去的时代,一切都不会再次重来,看他们的表情,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或许“清澈”最适合。

每个读者在《中国》里能看见什么,能找到“我”的存在,应该是这本书的一个重要价值。

《中国》一书里,有一张照片,深深锤动读者的内心。“在长城上展示皮尔·卡丹裙子的女模特。1979 年,北京。”1979年,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大幕,一切似乎都活跃起来。长城上,踩着高跟鞋、穿着时装的模特在欢快地展示时尚元素,而游览的中国人,看到这一幕都自觉停下脚步,思量着这奇怪的装束。灰色棉袄、深蓝色粗布长裤,鲜艳的红头巾或许是挑战爱美之心的最大限度,看到模特展示的一瞬间,旁边的中国人笑了,或许会说“这个衣服我穿上,不知道好看不”,这就是图片的力量,无需过多的文字表达,一张图片就突破了那个时代人们不敢美、没钱美、却向往美的特点,人的美、生活的美就这样被一张张图片诠释了。美原来就在一瞬间,那个开始美的时间才是最美。

《中国》的另一个价值,在于引领读者走进历史的深处,了解图片背后的那群人、那些事。

“修建红旗渠的‘铁姑娘。20世纪60年代,河南。”这张图片展示的场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会有很深的记忆,这是闻名全国的红旗渠“铁姑娘”。翻查资料发现,水曾经是林县人最惨痛的记忆。在当时的林县县志上,从晚清到20世纪50年代的不到100年里,字里行间对干旱有着不同的描述:旱、大旱、连旱、凶旱、亢旱……,一部林县志,就是一部旱灾逃荒史。有水喝,成为林县人一生的奢求。20世纪60年代,河北省林县(今林州市)十万开山者发动了建渠大会战,他们历时十年,不依赖国家,坚持自力更生,而且在三年困难时期的条件下上马,在粮食紧张、物资短缺、设备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建渠大军克服种种困难,历尽艰辛修成了红旗渠。在修建过程中,红旗渠规模宏大,施工战线长,施工人员多,各地方各单位团结合作,互相配合,相互支持,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各单位,时刻准备着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其中80名施工人员为红旗渠的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旗渠体现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永远插在了太行山巅。“铁姑娘”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图片里的她们抡起大锤,掌钎、打钎,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让大家仿佛回到了当年红旗渠的修渠工地上。透过“铁姑娘”脸上的灿烂笑容,我们仿佛看到了1969年7月6日,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的时刻,林县人民千年的渴求实现了。

《中国》书里的文字量极少,这也是该书的一大特点,或许能少则少就是编者的初衷。

纪实类摄影,是一种瞬间的表达,那一次定格,无需过多的文字去描述,图片里人物的表情、表情里映射出的情感要远超过文字的作用。一个背影、一个眼神胜过千言万语。书里有一张关于救护的图片,即“地坛医院里一名非典型肺炎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医生久久地站在他的遗体旁。2003年4月30日,北京”。图片里我们无法看到医生的表情,面对逝去的生命,叉着腰的他,似乎正在诉说,但却无能为力,这种责任感、无助感、失落感,只能通过他的背影来表达。过多的文字,甚至醒目的标题,都将破坏这难以言表的静态冲击感。

“北川县擂鼓镇,一对夫妇在地震废墟上开始了新的生活。2008年5月 21日,四川。”

这是一幅极震撼的家庭生活照。在另一本书《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中,表现汶川地震巨大破坏性和抗震救灾的照片选取了儿童郎铮从废墟中被营救出来后向解放军叔叔敬礼的照片,而《中国》一书选取了这张一日三餐的图片,废墟下的生活还要继续,即使负重前行,家仍然是牵挂的地方,希望就在老百姓的餐桌上。选取这幅图片,编者团队没有从宏观上解读国家的执行力和抗震救灾的万众一心,却从破败的房屋和餐桌上看到了老百姓一直在追求的稳定生活,这也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一间屋、一碗饭。如果说要给它一个描述,那就是“希望”。

读《中国》,需慢慢读,一幅幅图片,千万种生活。70年,站在新时代,回望新中国,《中国》真实再现了中国人努力奔跑的追梦过程,这份用视觉谱写的画册,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致敬這个时代里的每一位中国人。

在这里,看见中国。

猜你喜欢
林县红旗渠画册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小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
“有才”林县话
用红旗渠精神教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