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城市与农村区别大(观察家)

2019-05-30 06:18雷望红
环球时报 2019-05-30
关键词:城区教育资源竞争

雷望红

中小学生减负是中国社会长期关注的话题之一,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然而,笔者近期在一些农村调研时,却发现了另一番情景。

减负后,农村学生时间需有所引导

大多数农村学生在下午两三点放学后,回家写完作业就开始玩手机、聊天、看电视,经常玩手机到半夜12点。有的学生甚至连作业都不写,一些调皮的孩子到处游荡,偶尔搞一些破坏活动。

农村学生缺乏家庭的有力监管和市场的补充监管,学校本应当发挥积极的监督、引导和激励作用。然而,在减负政策要求之下,乡村学校的教学时间、教学任务和考试制度被严格管控,学生感受不到学业上的压力,学校也丧失了管理学生的自主空间和教育动力,既无法保障他们接受基本的基础教育,也无法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不少农村学生在“自由的空气”中只能沉沦。笔者调研中发现,发达地区偏远乡镇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不得已进入职校,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寥寥,中西部一些地区的乡镇中学存在严重的隐性辍学和显性辍学问题,要么经常不到学校,要么在学校浑浑噩噩过日子。

从家庭层面来讲,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数缺乏稳定工作,部分务农,少量在工厂做流水线工人,收入较低。这类家庭的父母具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文化水平低,二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因此,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度低,既不能陪伴孩子,也无法指导他们学习。

面对日益颓败的乡村教育,教育培训市场在乡村中难以站稳脚跟。一方面,乡村学生流失严重,整体学习氛围不足,学生对于市场教育培训的需求量不大;另一方面,乡村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较差,相对于城市家庭每年支出1万元以上的教育培训费用,农村家庭的首要任务还是生存问题,难以承受高昂的培训费用。

事实上,校内外的教育负担主要存在于城区学生身上。他们受到来自学校、家庭和市场教育机构的多重压力,需要不断穿梭于学校和市场培训机构之间接受文化教育和特长教育,不仅课业负担重,而且精神压力也非常大。

减负令城市学生和家长面临新压力

城区学生及其家庭的压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城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和优质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城区学生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城区学校无法完全做到均衡教育,学校之间存在优劣之别和高低之分,而几乎所有学生家长都希望为子女争取到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最优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质学区学位的分配不仅要靠户口和房产筛选,还要对学生面试进行二次筛选。因此,家长们为了子女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会提前进行教育竞争,尽量确保不输在“起跑线”上。在每一个教育阶段,学生之间都要为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展开竞争,因此他们时时处在教育竞争压力之下。

二是学校向家长让渡教育管理权力,使得教育竞争压力被不断释放出来。国家不断规范和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比如严格限制学生的放学时间、作业时长、成绩排名等,学校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教育任务,就会将教育责任推给家庭,使得教育竞争从学校内部转向家庭内部。

对于城区家长而言,在社会竞争压力下,他们不愿意子女浪费校外时间,会尽可能全方位调动自身能力和资源,为子女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以此提高校外时间的利用效率,增强他们的教育竞争实力。

当教育责任向家庭让渡,家庭再向市场让渡时,就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育标的从单一指标转向多元指标,教育竞争从有序竞争转向无序竞争。在学校里,竞争内容主要是比较学习成绩,在政策要求下,成绩竞争的合法性丧失,缺乏指示物的教育竞争就会在家长与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形成各种各样的竞争标准和复杂的竞争体系。

家长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知道如何教育和指导,他们只好信奉“技多不压身”,让子女接受各类培训,从而就会迷失在市场主导的教育竞争中。

二是教育竞争的主体从学生转向家庭,从个人努力转向家庭资源竞争,那么教育就永远无法实现公平了。两个月前,美国高校连续爆发的招生贿赂案,揭露出依靠家庭实力和资本力量主导的教育体系必然存在严重的教育不公。

当前,中国若将教育主导权交予家庭和市场,家庭经济实力成为决定教育竞争优胜地位的核心要素,学生个体的努力变得不再重要,中国的教育就可能存在教育不公滑坡的危险。那么,未来的教育竞争体系,就不只是排斥农民家庭的孩子,还将排斥城市中下层家庭的孩子。

需差异应对城市和农村学生

农村学生和城区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存在差异,教育负担和教育压力有所差别。城区学生在资源竞争和家庭努力下,面临着全面的教育竞争,因此承担了全方位的教育压力。相比之下,农村学生缺乏家庭教育环境和市场教育环境,完全依靠学校的教育资源以保证自身的教育权利。

在减负政策之下,农村学校的教育能力和合法性被不断弱化,学生感受不到教育压力,不存在明显的教育负担。因此,实施减负政策需要明确城区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差异,针对城乡学校和学生进行分类治理。

对于农村学生而言,问题的关键不是减负,而是要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和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增加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通过强化学校教育以完善教育服务体系,使得学生能够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享受充分而有分量的校园生活。

对城区学生而言,则需要把准减负的着力点,着眼于建立以学校主导的教育体系,调试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服务内容,通过学校主导教育权力以抑制家庭和市场的无序竞争,由此减轻学生因无序竞争所带来的负担和压力。▲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学者)

猜你喜欢
城区教育资源竞争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竞争的合适位置
感谢竞争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聚焦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正确面对竞争
谈许鸿飞的东莞市附城区虎英雕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