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肌力训练辅具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2019-05-31 09:04李艳萍马荣慧孟亚萍王琛雅
关键词:辅具步距步速

李艳萍,马荣慧,石 群,黄 莉,孟亚萍,王琛雅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同时也作为老年患者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之一,对患者健康水平及生命安全均具有严重损伤,且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其肢体运动水平仍可造成严重影响,常导致患者出现偏瘫等症状[1],因此,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尤为重要,在疾病早期患者卧床期间,应用多功能肌力训练辅具进行对偏瘫侧肢体进行锻炼可以提高其康复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7]。在临床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后,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干预,以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2]。我院自2017年8月开始,逐步采用多功能肌力训练辅具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为探究其效果,特进行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经检查,符合脑卒中诊断并有偏瘫相应标准;(2)患者年龄≥65岁;(3)入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4)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症状体征不再进展);(5)患者均无明显的意识障碍及沟通障碍,具有正常的认知、视觉及理解能力;(6)患者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排除标准:(1)患者因其他原因导致肢体运动障碍;(2)患者肢体伴有严重外伤或感染等症状;(3)患者意识或沟通能力障碍,无法对护理工作进行有效配合。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48例,其中常规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71.01±4.02)岁;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69.43±3.85)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音乐(P>0.05)。

1.2 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被动训练、床上坐位训练、站立训练、行走训练、平衡训练等,并根据患者具体恢复程度调整运动训练强度,避免因训练影响其恢复[3]。

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多功能肌力辅具进行训练,其具体操作步骤为:(1)将绒面绷带装置穿在患侧下肢及足部;(2)根据患者病情及下肢活动情况调节绷带之间的拉带距离,保持患足处于功能位;(3)下肢主动训练时将调节负荷的拉力带一端固定在脚上绷带两侧,另一端固定于床尾;(4)下肢被动训练时将调节负荷的拉力带一端固定在脚上绷带两侧,另一端由健侧上肢控制[4];(5)根据病情、肢体活动及肌力情况调节不同拉力负荷。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肌力、步速、步距及平衡能力,同时采用FAC评价表对患者步态进行评估,采用FMA评分表对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能力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达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步速及步距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其肌力、步速及步距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其步速及步距均分别为(0.63±0.19)m/s及(0.92±0.18)m,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步速及步距(±s)

表1 两组患者步速及步距(±s)

组别 步速(m/s) 步距(m)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 0.38±0.13 0.63±0.19 0.49±0.15 0.92±0.18常规组 0.39±0.15 0.42±0.21 0.51±0.13 0.62±0.17 P >0.05 <0.05 >0.05 <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FAC及FMA评分

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其FAC、FMA(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均有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患者评分更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FAC及FMA评分(±s)

表2 两组患者FAC及FMA评分(±s)

组别 FAC FMA(运动能力) FMA(平衡能力)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 2.27±0.64 3.75±0.41 11.92±3.63 52.18±8.24 3.71±1.13 11.85±4.21常规组 2.25±0.57 3.01±0.43 12.04±4.15 34.25±7.87 3.68±1.21 7.54±2.2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护理虽能够促进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恢复,但临床研究表明[5],部分患者因机体功能较低及疼痛等原因,对其早期训练的依从性较低,加之患者多为老年人,导致其对早期功能训练的配合程度进一步降低[6]。

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使用多功能肌力训练辅具进行辅助训练,即在疾病早期患者卧床期间应用下肢训练辅具进行对偏瘫侧预防足下垂及肢体进行主动和被动锻炼,能够有效协助偏瘫患者在床上进行偏瘫肢体主动和被动运动早期康复训练[7],可改善偏瘫患者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的发生,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和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8]。另外,多功能肌力训练辅具是一套可连接组合的康复用具,下肢训练辅具有专门设计的靴状脚穿鞋,通过鞋外侧的搭扣固定用于锻炼下肢肌力的可调节负荷的拉力带,用于下肢的主动和被动训练,上肢可用固定在床尾的调节负荷的拉力带进行主动和被动训练,因此可行性较强,且在治疗期间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较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其肌力、步速及步距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其步速及步距均分别为(0.63±0.19)m/s及(0.92±0.18)m,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同时,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其FAC、FMA(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均有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患者评分更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该辅具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由于该辅具具有可拆卸及易连接等优点,使其在家庭训练中同样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患者对其依从度较高。

综上所述,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进行早期康复的基础上加用多功能肌力训练辅具,既能满足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功能训练的需求,又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对促进其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辅具步距步速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性的行人过街信号优化
单线隧道大型机械化快速施工步距优化研究
步速与住院高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试论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健康老年人舒适步速测评的Meta分析
特别的赛跑
贴膜辅具风险项识别
实物方便挑选密云成立残疾人辅具展示中心
充填步距对矸石充填开采覆岩运动影响的数值模拟
随机人群运动荷载作用下大跨度连廊的振动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