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2019-05-31 09:04任新亮
关键词:引流术开颅血肿

王 伟,李 帆,彭 华,任新亮*

(1.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外科,山西 长治 046011;2.山西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三科,山西 太原 03000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脑出血后患者通常伴随着神经障碍,一旦发病需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否则极易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当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比如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等,为了保证血肿彻底清除,有效提高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需要为患者选择一种安全性高、疗效好的手术方法[1]。本实验选取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研究微创软通道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1月接收的高血管脑出血患者58例,由随机双盲法分组,各29例,A组:年龄48~79岁,平均(54.27±4.09)岁;其中女12例、男17例;血肿量21~110 mL,平均(87.64±10.28)mL;B组:年龄45~76岁,平均(53.91±4.23)岁;其中女11例、男18例;血肿量24~105 mL,平均(85.31±1.14)mL。两组在年龄、血肿量等临床资料上无对比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行微创软通道引流术,主要方法:根据CT引导确定患者血肿位置,将血肿最大层面中心点作为靶点,通过立体定向尺完成三维立体定位,以此避开重要功能区域,测定、记录穿刺点与血肿中心的距离,对穿刺标记部位进行消毒,待局部麻醉后,采用手钻垂直穿刺锥颅,并利用刮骨刀清除碎骨,再使用脑膜针将硬脑膜刺破,将10号且含有刻度的引流管置入血肿中心,通过注射器(10 mL)缓慢抽搐1/3的血肿,然后关闭引流管,注入尿激酶3~5万U,通过三通管外连接一次性有刻度的密闭外引流管,进行4 h夹闭后放开,术后每天需要注入3~5万U尿激酶,每隔12 h注入1次,术后根据CT扫描结果,即若残余血肿量<10 ml,则进行拔管操作;B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体方法:待气管插管、全麻后,结合CT影像沿翼点制作弧形切口(长度约4 cm),并采用牵开器将头皮、肌肉牵开,对颅骨进行钻孔,将其咬成直径2~3 cm的小骨窗,充分显露中颅窝底、外侧裂尾段,通过显微镜对硬脑膜进行电凝并剪开,锐性分离侧裂蛛网膜和侧裂,然后使用吸引器从浅到深吸引血肿,同时进行止血,避免吸引器头侧孔堵塞导致误吸脑组织,在脑压降低后需要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之后电凝止血,在脑内留置引流管,最终缝合硬脑膜,术后2~4天后拔管。

1.3 评估指标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2],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应用ADL分级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3],结果:Ⅰ级(患者完全能自主生活)、Ⅱ级(患者基本可正常生活)、Ⅲ级(需要他人帮助)、Ⅳ级(卧床但意识清醒)、Ⅴ级(处于植物生存状态);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再出血、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和血肿残留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表示用百分率(%),(±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可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对比

见表1可知,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ADL分级对比

A组患者术后ADL分级结果略优于B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血肿残留对比

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术后血肿残留率略高于B组,但两组对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对比(±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对比(±s,分)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A组(n=29) 17.39±3.87 11.31±2.60 7.023 0.000 B组(n=29) 17.26±3.95 11.48±3.63 5.802 0.000 t 0.127 0.205 P 0.900 0.838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群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点在于清除脑部血肿,随着近几年手术水平不断改进和发展,外科手术治疗被广泛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前者能在直视条件下清除血肿、止血,同时能避免脑组织过多暴露,可快速减压,且能彻底清除血肿,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多适用于重症患者;后者可通过CT引导准确定位穿刺点和血肿位置,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预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的特点,不易对脑组织和皮质造成严重损伤,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针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者,手术无法彻底清除所有血肿,且对手术设备要求较高。经研究表明,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A组术后血肿残留率略高于B组,术后ADL分级结果略优于B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均较好,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但前者血肿残留率较大,多适用于中轻度患者,后者虽能有效清除血肿,可并发症多,主要适用于重症患者,因此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猜你喜欢
引流术开颅血肿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