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2019-05-31 09:04
关键词:脑外伤重症发生率

李 婷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300)

重症脑外伤是临床高发神经外科损伤病症,具有病情危急、伤势危重、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发生率高的显著特点,容易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脑外伤患者术后常会出现意识昏迷状态,加剧脑组织损伤,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因此为了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路径,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就不同护理方案的预后效果展开了下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17~79岁,平均(46.25±3.48)岁;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18~78岁,平均(46.36±3.29)岁。患者或其家属均获知情权。纳入标准:①符合《现代颅脑损伤学(第二版)》[1]中重症脑外伤的诊断标准;②均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器质性功能障碍;②伴有腹腔、胸腔大出血;③手术禁忌症。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均衡性良好。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抗感染、营养神经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1)心理护理,主动开导患者家属,为其介绍成功康复案例。每隔2h趴于患者床头,轻唤患者名字。对于意识清醒患者,积极鼓励和安慰患者,使患者在家人和护士的共同关爱下缓解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2)体位护理,结合患者病况实施体位护理,及时帮助患者翻身,2h/次,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3)病房管理,每日对医疗器械杀菌消毒,定期采集微生物检测,严格控制细菌菌落数。落实探视制度,限制人员流动。病房内保持绝对安静,调低仪器运行声音,避免在患者病床前谈论患者病情。(4)饮食指导,结合患者病况、体质、饮食习惯科学制定饮食方案。餐后用生理盐水清洁患者口腔,预防病毒、细菌感染。

1.3 观察指标

(1)采用格拉斯哥结预后评分(GOS)[2]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意识状态,GOS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意识状态越清醒,良好(5分):可正常生活,但仍存在轻度神经障碍;中度病残(4分):患者可生活自理,意识清楚;重度病残(3分):无法生活自理;植物生存(2分):患者植物生存状态;死亡(1分):患者死亡。结合GCS评分结果评价预后效果:①GOS评分≤3分视为预后不良;②GOS评分>3分视为预后良好,有效率=②/47×100%。(2)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应激性溃疡、压力性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预后效果对比,观察组预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对比 [n(%)]

3 讨 论

本文中观察组预后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采用的综合护理方案可有效促进患者意识清醒,恢复自理能力,提高预后效果。初步分析,这是因为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可通过心理、生理等多角度出发,结合患者实际病况为其提供所需的呼吸道管理、压力性损伤预防、心理护理等护理服务,缓解患者存在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预防并发症发生,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从而达到改善预后的临床护理目标。经本文实践证实,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远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53%,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案可有效防控压力性损伤、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与上述分析结果相吻合,有学者[3]对122例行手术治疗的脑外伤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意识、自理能力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患者意识恢复清醒,改善预后,因此值得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脑外伤重症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重症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