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对新兵心理应激、心理健康与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

2019-05-31 09:04马雁兵
关键词:集训新兵综合性

李 娟,马雁兵

(1.山西省军区太原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山西 太原 030001;2.山西省军区太原第八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山西 太原 030006)

军人在对军事环境适应过程中会出现应激,是一种实际上与认知上的要求与应对能力之间不平衡所导致的心身紧张状态[1,2]。新兵集训期是社会青年向合格军人转换的关键时期,高强度且较为紧张的军事训练会对新兵心理产生一系列的冲击,易造成其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本文旨在研究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对集训期新兵心理应激、心理健康的影响,特抽样某部新兵480人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陆军某部2017年入伍的新兵480人为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按照建制连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240人),一组为对照组(240人);年龄18~24岁,平均(21.36±2.56)岁。文化程度:高中350人,大专及以上130人。户口类型:城镇280人,农村200人。两组间年龄、文化程度及人口学特征比较差别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参加3个月的常规军事训练、政治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文娱活动,观察组在此期间同时给予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1)心理健康教育:安排专业人员集中授课7次,每次1.5小时。(2)心理治疗:利用部队现有心理咨询工作室开展工作,派遣专职心理医师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新兵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3)开展团体心理行为训练:由专业的心理行为训练师和助手开展团体放松训练,并按照新训大纲要求把行为训练10各科目完成,并增加一些适应性心理训练项目有效调节和控制情绪。2组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SRQ、SCL-90、SDS、SAS、EPQ[4]、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测查[5]。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及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前后SRQ评分

干预前,2组数据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R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分析干预前后SCL-90评分

干预前,2组数据SCL-90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新兵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前后SRQ评分比较(±s)

表1 新兵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前后SRQ评分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P<0.01;#P<0.05,##P<0.01

干预后对照组(n=240) 观察组(n=240) 对照组(n=240) 观察组(n=240)情绪 17.45±8.55 16.95±8.48 17.15±8.45 13.14±6.48※※#躯体 12.15±5.26 12.56±5.12 11.26±5.23 9.48±5.11※#行为 8.56±3.56 8.55±3.12 8.25±2.12 7.00±1.23※※##总分 43.25±17.45 43.58±16.56 40.12±18.45 32.15±18.45※#因子 干预前

表2 新兵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前后SCL-90评分对比(±s)

表2 新兵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前后SCL-90评分对比(±s)

注:与本组集训前比较※P<0.05;与同一阶段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总分 躯体化 强迫 人际敏感 忧郁 焦虑观察组(n=240) 干预前 149.56±45.22 1.75±0.56 1.76±0.55 1.56±0.45 1.78±0.56 1.85±0.44干预后 125.23±12.23※# 1.23±0.44※# 1.16±0.45 1.19±0.12※# 1.00±0.42※# 1.23±0.56※#对照组(n=240) 干预前 149.23±44.56 1.76±0.69 1.75±0.54 1.53±0.55 1.78±0.45 1.85±0.55干预后 132.23±21.23 1.78±0.59 1.32±0.56 1.36±0.42 1.45±0.45 1.75±0.36续表2组别 敌对 恐怖 偏执 神经疾病 阳性项目 阳性均分观察组(n=240) 干预前 1.47±0.44 1.36±0.55 1.85±0.69 1.44±0.58 36.44±13.55 1.87±0.49干预后 1.11±0.25 1.00±0.11※# 1.12±0.13※# 1.00±0.12※# 20.23±8.74※# 1.00±0.12※#对照组(n=240) 干预前 1.48±0.65 1.36±0.25 1.86±0.45 1.44±0.46 36.23±13.33 1.87±0.46干预后 1.23±0.45 1.23±0.45 1.42±0.44 1.35±0.21 25.23±9.56 1.26±0.26

2.3 对比分析干预前后EPQ评分

干预前,2组数据EPQ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EP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新兵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前后EPQ评分比较(±s)

表3 新兵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前后EPQ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集训前比较※P<0.05;与同一阶段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n=2 4 0)时间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2 4 0)对照组(n=2 4 0)观察组(n=2 4 0)E P Q-E 5 5.2 6±2.2 6 5 5.2 3±2.1 5 4 3.2 6±1.2 3 4 9.5 6±2.3 6 E P Q-N 5 6.2 6±3.2 6 5 6.1 2±3.4 8 4 4.2 3±1.2 5※#4 8.1 5±2.4 5 E P Q-P 5 8.2 6±1.2 6 5 8.2 2±1.1 2 4 2.2 3±1.1 5 4 9.2 6±1.2 3 E P Q-L 5 7.5 6±1.1 5 5 7.2 3±1.4 5 4 3.2 3±1.3 3※#4 8.6 6±1.4 5※#

3 讨 论

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是现阶段集训新兵最常用的一种训练方式,大量报道指出在新兵集训其对其展开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新兵在应激条件下其生理、心理、躯体产生的实际应激反应;从而减少新兵消极应对现象,维护心理健康。究其原因,与训练员主动融入新兵群体密不可分[5-7]。

在实际开展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过程中,训练员与新兵融于一体,全程参与新兵的各项训练,通过认知行为和心理情绪从而影响新兵,长此以来,通过通过系统性且全面性较强的干预措施,潜移默化的对新兵进行行为训练,全面锻炼新兵的认知功能和行为方式。调节其生理、心理情况,逐渐引导新兵进一步熟悉新环境,更好的适应部队军事化管理[8]。

综上所述,本文旨在探讨对新兵进行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的效果,从而寻求有效调控新兵心理应激的方法。经研究后发现对新兵心理应激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焦虑状态、消极面对以及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因素,因此需要对其展开综合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新兵心理应激反应,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猜你喜欢
集训新兵综合性
202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赛前集训
新兵,请入列!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技能大赛赛前集训中各要素的关系研究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全国优秀乒乓球青少年大区集训竞赛模式研究
领着“新兵”向前走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