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在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行电复律前镇静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019-05-31 03:13张子云张祥玖邢志娟耿振川王素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电复复律苏醒

张子云 张祥玖 邢志娟 耿振川 王素超

河南宏力医院心内科,河南省长垣县 453400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直流电复律是转复房颤恢复窦律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电复律前必须对患者行镇静治疗,以往多用地西泮注射液进行诱导睡眠,但其镇静效果不充分、起效慢、副作用多,且剂量难以掌控。丙泊酚作为一种速效静脉麻醉药品,不良反应较少,且用药后患者苏醒迅速[1]。近年来,我院在房颤患者心脏电复律前使用丙泊酚进行镇静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持续性心房颤动并拟行电复律的患者76例,根据复律时所用镇静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入选标准:心电图确诊为心房颤动,且发病持续时间7d以上;年龄18~60岁。排除标准:年龄>60岁,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电解质紊乱,收缩压<100mmHg(1mmHg=0.133kPa),左房内径>50mm,心房血栓形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瓣膜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本研究经河南宏力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受委托人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情况[n(%)]

1.2 方法

1.2.1 复律前药物准备:口服华法林并定期监测INR,INR目标范围2~3,达标3周后行心脏同步直流电复律;口服胺碘酮,复律前第1周0.2g,3次/d,第2周0.2g,2次/d,第3周0.2g,1次/d。

1.2.2 镇静治疗:试验组予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82,200mg:20ml)1mg/kg,静脉注射1~2min;对照组予地西泮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631,10mg:2ml),用量20~30mg,静脉注射1~2min。

1.2.3 心脏电复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监护、吸氧,使用药物待患者镇静后(对言语刺激无应答、睫毛反射消失)行心脏电复律,采用150~200J同步双向直流电复律,若一次复律不成功,间隔5min后再次复律,若复律3次无效则改为静脉泵入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复律后继续口服华法林4周,并定期监测INR。

1.3 观察指标 (1)起效时间:开始使用镇静药物到患者发生镇静的时间;(2)苏醒时间:从镇静后到复律完成到呼唤患者睁眼的时间;(3)门诊留观时间:患者从治疗开始到定向力完全恢复离院的时间;(4)苏醒遗忘:苏醒后对电复律过程遗忘情况;(5)电复律即刻成功率: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6)复律过程中不良反应: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若发生呼吸暂停>10s、血氧饱和度<90%、心率<40次/min、血压<80/60mmHg,则定义为严重不良事件。

2 结果

2.1 两组镇静效果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者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门诊留观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1),苏醒后遗忘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电复律即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镇静效果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复律过程中的不良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房颤患病率为0.65%[2]。心房颤动时容易形成附壁血栓导致动脉血栓栓塞症,尤以脑栓塞最为常见;且心房发生不协调无效收缩使得左室回心血量减少、心排量减低、心肌重构易导致心力衰竭。2012年欧洲指南显示房颤患者的死亡率为正常人的 2 倍,主要原因就是因房颤而继发出现的脑卒中和心力衰竭[3]。故转复房颤有利于减少患者脑卒中以及心衰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

房颤转复可通过药物或同步直流电复律。相对于药物复律,直流电转复房颤时间短、成功率高,而且无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负性肌力、负性传导、负性频率等不良反应[4]。为避免患者恐惧心理及痛苦反应,在电复律前须行镇静治疗。临床上多以地西泮进行诱导睡眠、镇静治疗,但地西泮起效慢、镇静效果不充分容易给患者留下痛苦记忆且复律后患者苏醒时间较长。丙泊酚是用于麻醉和镇静诱导的常用药物,具有起效快、药物代谢快、不易在体内蓄积等特点。其可能通过激活氨基丁酸受体—氯离子复合物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发挥良好的麻醉效果[5],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和无痛检查操作治疗中,但该药在心脏电复律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试验组在患者复律前采用丙泊酚镇静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复律即刻成功率、不良反应相当;但试验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快,复律后苏醒时间、门诊留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所有患者均发生苏醒后遗忘,遗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镇静效果好。李琴琴等[6]在结肠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发现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6]。张敏等[7]研究则认为该药物具有良好脑保护作用,可使脑组织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本文丙泊酚用量仅为小量负荷推注,且无后续静脉维持用药,未发现患者认知功能的不良影响。基础研究显示丙泊酚还能改善动物心功能、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8],本文试验组治疗期间无严重心律失常、血压降低事件发生,提示丙泊酚可安全用于心脏电复律前镇静治疗。

总之,丙泊酚可安全用于房颤患者心脏电复律前镇静治疗,其镇静效果充分,患者苏醒后遗忘效果好,且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明显缩短治疗留观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本文入选患者为中青年,丙泊酚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镇静治疗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电复复律苏醒
植物人也能苏醒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心房颤动体外电复律治疗对心脏植入电子装置远期影响的观察
二尖瓣置换术后孕妇房颤电复律1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