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清镇:文明实践日·相约星期三

2019-06-03 07:08华姝
当代贵州 2019年14期
关键词:志愿诚信文明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华姝

清镇市创新开展“文明实践日·相约星期三”志愿服务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地生根。图为2月19日,清镇红塔社区“爱心妈妈”陪伴社区儿童过元宵佳节。(支倩倩/摄)

3月20日,星期三,春暖花开,晴空万里,清镇市红塔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人头攒动、热闹不已。一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演出活动正有序开展。

“孝老人,奉双亲,中华民族美德行。父母慈,子女孝,和谐美满一家人……”舞台上,河堤村苗族歌舞队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悠扬的歌声传递着新时代孝老爱亲的内涵。

“本来我觉得自己在家庭关系方面处理得挺好的,但自从唱了孝老爱亲歌,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陈开碧今年67岁,是河堤村苗族歌舞队的一员,学会孝老爱亲歌之后,开始对标找差距,查找自己的不足。

“我们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要求,结合社区实际,总结了孝老爱亲、文明办酒、诚实守信、崇尚科学、邻里互助和扫黑除恶六首歌谣,鼓励和引导群众进行传唱,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红塔社区党委书记周茜说,为更好地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红塔社区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帮助和关爱困境儿童,免费为70岁以上的老人理发,为鳏寡孤独特殊人群提供送餐服务,实施国学体验志愿服务项目,让群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018年,清镇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第一批试点。为抓实抓牢建设工作,促进文明实践落地生根,清镇市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责任制,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将每周星期三确定为全市的文明实践日。

创新开展“文明实践日·相约星期三”志愿服务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地生根,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搭建起文明实践与群众之间互动沟通的桥梁。“文明实践日改变了以往各志愿服务队单打独斗的状况,让群众在活动中真正得到实惠。”清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箭说。

志愿服务总队长说

李瑞

清镇市委书记

清镇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

作为全国首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之一,清镇市以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样板为目标,以诚信清镇建设为切入点,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核心,确保工作推进蹄疾步稳。

连三级阵地、搭实践桥梁。打造了市级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级文明实践所16个、村(居)级文明实践站222个。

强实践队伍、展志愿风采。成立了志愿服务总队1支、大队59支、小队222支,定期对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

抓诚信建设、显清镇特色。在全国首创“诚信农民建设”,将诚信建设作为亮点贯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造“诚信清镇·志愿之城”。

聚所站力量、促实践落地。充分凝聚实践所(站)力量,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探索创新党员联系服务工作方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地生根。

清镇市将按照“系统化设计、模块化运行、常态化实践、点单式落地、志愿化服务”的运行模式,扎实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为全国试点工作闯出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猜你喜欢
志愿诚信文明
以志愿,致青春
请文明演绎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漫说文明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