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化视野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初探

2019-06-03 02:53李秀明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

李秀明

[摘要]政治社会化与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理想信念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灵魂和核心。从政治社会化视野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传播机制、内化机制、外化机制、目标机制分别是丰富的政治知识、积极的政治情感、有效的政治参与和坚定的政治信仰。通过建构、认同、践行,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更加丰富、有效。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政治社会化;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1-0116-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51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习近平总书记说:“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当代大学生党员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但由于其成长经历的特殊性,部分大学生党员尚未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政治认知、政治参与尚未成熟。同时,由于其仍是在校大学生,尚未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往往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感受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缺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与觉悟,加之受限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传统模式,当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任重道遠。从政治社会化视角切人,通过对大学生党员政治知识的优化、政治情感的培养、政治参与的引导,构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意义深远。

一、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政治社会化

(一)理想信念、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合理设想及希望规划,信念是人们在坚定不移地实施某个预定目标时,所形成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精神意识层面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一旦被人们理解、接受、认同,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成为人们奋进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坚定的理想信念可以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学习政治价值和政治立场的过程,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和习得的过程。从个人角度来看,社会成员通过学习获得既定的政治文化,由“自然人”转变为“政治人”,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学习政治知识、接受政治文化熏陶、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价值观、优化政治行为和完善自身政治人格的发展过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培养、教育、训练社会成员接受社会规范,支持、拥护现实的政治制度,承认统治阶级的统治。

“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而言,其执政基础的巩固不仅依赖于制度上的合理结构,而且在更为深层的意义上,依赖于意识形态的支持,依赖于民众对其制度和意识形态出自内心的认同和信仰。”从这一角度来说,政治体系所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何才能被大学生党员所认同、接受,是政治社会化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理想信念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政治社会化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培养具有正确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文化的合格公民,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政治目标。借助政治社会化这一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党员,使其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终生。因此,政治社会化与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得以发挥的内在方式,是理想信念教育领导权、主动权确立的重要途径,是维持和巩固政治统治的方法手段。理想信念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灵魂和核心。

二、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需遵循政治社会化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汇、相互碰撞。如何引导大学生党员正确看待各种社会思潮,准确把握前行的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政治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题中应有之义。而理想信念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传播,政治社会化机制是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系统的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建构需遵循政治社会化机制。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建构需要遵循政治社会化机制,使大学生党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学习政治知识、接受政治文化熏陶、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价值观、优化政治行为、完善政治人格。

(一)丰富的政治知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传播机制

2017年底,新修订的党章补充规定:“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这是其政治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知识影响、制约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情感、政治方向和政治信仰,是大学生党员政治素质的基本要素。政治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党员了解何谓政治,明晰国家政治体制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公共事务及公民基本权益相关常识,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提升政治认同感与政治参与意识。大学生党员坚定自身理想信念需要更加系统、更加自觉、更加深入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二)积极的政治情感: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化机制

政治情感是在掌握一定的政治知识基础之上,在社会生活和政治实践中产生与发展的。大学生党员正处花样年华,体力充沛、思想活跃,对待事物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判断,其政治情感理智有否,对于社会乃至国家的安全稳定有着深远影响,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情感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今国际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赖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拥有系统的现代科学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重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就是重视民族的文明进步,就是把国家的长远发展摆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规范引导高校各类社团组织,通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形成培养大学生党员积极政治情感的良好氛围;通过历史回顾、榜样示范、同辈辅导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社会责任感,建立起大学生党员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积极政治情感;使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期盼,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此基础之上,大学生党员形成的政治观点和价值判断标准,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价值取向和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功能。

(三)坚定的政治信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机制

政治信仰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政治形态的心理基础,是社会成员对未来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可能实现的社会政治目标。政治信仰坚定,是政治体系和社会成员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的精神支柱。具有坚定政治信仰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论艰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懈努力。相反,失去政治信仰,政治体系和社会成员就会失去政治目标和政治参与热情,政治发展就难以实现。

“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作为青年学生杰出代表的大学生党员更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充实自己的灵魂。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从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

(四)有效的政治参与: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外化机制

政治参与是社會成员通过一定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关于公共政治生活决策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手段有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通过政治参与,大学生党员可以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变得更加关心政治,增强对政治的信赖感,发挥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积极作用,从而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政治参与是大学生党员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政治参与掌握一定的政治技能,是大学生党员政治社会化程度的衡量标准之一。高校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化内容。大学生党员通过积极参加、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逐渐积累和掌握一定的政治参与技能,增强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三、政治社会化视角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与社会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是政治体系进行社会教化与社会成员个人学习之间的辩证统一过程;是维护政治体系稳定和发展、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能否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事关政治体系能否有序运行,国家能否稳定、发展。当今大学生身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媒体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更加活跃、价值追求愈加多元,如何顺利进行政治社会化,如何紧紧把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领导权和主导权,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建构:优化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认知系统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所蕴含的理论体系、思想精华和价值意蕴能否被大学生党员习得和内化,首先要看以大学生党员为对象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体系是否完整、科学、合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体系要根据生活环境、社会变迁和时代背景的不同而不断优化理论内容体系,以增强其信服力和说服力。主要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与时俱进,坚持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有着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是僵化的教条和一成不变的公式。相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灵魂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根据当前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现实社会基础,适时拓展、丰富、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内容体系,确保理想信念教育具体内容体系保持与时俱进的架构。

2.尊重大学生党员的利益需求。随着社会的多样性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互交织,这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思想观念,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强大育人功能,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要积极关注大学生党员的不同利益诉求,时刻关注大学生党员面临的实际情况,主动回应并整合其实际诉求。如对与大学生党员密切相关的评优、就业、升学、保研等问题,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中一定要有所反映,并作出有力度的解读和阐释。这样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不断保持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得到大学生党员的认同。

(二)认同:凸显“人”的价值诉求,促进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对政治体系而言,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对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政治制度、政治体系的认同,这是保持政治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精神支撑和保证。有了这种精神支撑和保证,政治体系和政治秩序才会稳固。然而,坚定的信仰和积极的态度不会凭空产生,要得到大学生党员的认同,就必须时刻凸显大学生党员“人”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和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积极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要围绕大学生党员这个主体展开,密切关注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有效表达大学生党员的利益诉求、适当满足大学生党员的合理需求、积极引导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维方式,改变强制灌输的教化方式,尊重大学生党员的内在发展和要求,把对人的培养和塑造作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和目标。通过人文关怀、情感渗透,为大学校园营造一种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及时掌握大学生党员关注的热点和社会敏感话题,主动回应,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促进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三)践行:培养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技能,促进有效政治参与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同时为实践服务。指出:“通过认识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相应地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由此可见,人类思想、观念的形成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最终决定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人类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完善的根本途径。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体系要被大学生党员所认同和接受,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的途径,积极引导大学生党员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政治参与中,大学生党员可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使获取的价值理念得到情感共鸣,从而增强积极政治情感;能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制度、政治体系的运行方式,形成自己对政治价值理念的评价和正确的政治态度,提升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因此,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高校不仅需要牢牢把握住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还需要构建灵活、广泛、生动、系统的政治参与、社会实践,并对政治参与、社会实践进行正确引导,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达到“知”“行”“意”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政治社会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对晚清儒学政治社会化危机的概论及思考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