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水惠泽民生变奏曲

2019-06-03 03:19姚远
党史文汇 2019年4期
关键词:汾河饮水山西

姚远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关乎人民生存和发展之本的晋水,一直十分重视,群策群力、多措并举以使其保障和改善民生,泽惠百姓,发挥奇效。

兴修水利,解决水荒

奔腾不息的黄河流经山西省西部和南部共966公里,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2%,而守着黄河的山西却只能望水兴叹,过着极度缺水的日子。因此,新中国一成立,山西省委省政府就紧抓水利工作促生产保生活。

建国伊始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山西水利事业在过去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贯彻执行“防止水患,兴修水利,以达到大量发展生产之目的”的方针,集中主要精力在老灌区民主改革,废除封建水规,实行水权归公、民主管理和统一灌溉,并对年久失修的旧工程有计划地逐步修复、改建与扩建。相继建成滹沱河、潇河和桑干河等上的拦河闸坝及御河、万益渠、民生渠等15项灌溉工程,修建了汾河二坝铁板堰与8大冬堰,完成了1500余项防洪工程,新凿与修复各种水井5.3万余眼,其中有自流井300余眼,并在太谷县安装使用了全省第一眼机井。

“一五”期间,全省贯彻落实“积极领导,稳妥前进,依靠合作化组织,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开展群众性的小型水利”及“民办公助,社办为主”的方针,广大农村普遍开展了打井、修渠、建池和筑库等多种形式的水利建设运动,取得成效:到1957年,全省建成小型水库39座、万亩以上自流灌区39处、机电灌站114处、配套机电井1899眼,全省灌溉面积比建国前增加了一倍多。

而极具代表性的当属汾河水库。汾河水库位于太原市西北娄烦县境内下静游村至静乐县下石家庄之间的汾河干流上,距太原市95公里。汾河水库水面辽阔,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32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7.23亿立方米,相当于十三陵水库容量的13.5倍。最高水线海拔1131.4米。1958年7月开始修建,11月25日全面动工,1959年7月拦洪蓄水,1960年竣工。费时两年,投资6000万元。它是汾河当时最大的水库,也是世界上采用水中倒土筑坝技术建成的最高土坝工程。该大坝高达61.4米、坝底宽410米、坝顶长700余米,总工程量540多万立方米土方。汾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26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1.9立方米/秒,设计洪水流量3670秒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49.2万亩。是一座灌溉、防洪、供水兼发电的大型水利枢纽。建设汾河水库,利国利民,造福后代。

1958年11月25日全面开工这天,静乐县下石家庄的汾河滩上,无数面红旗迎风招展,山西省副省长、总指挥刘开基代表全省人民宣告开工。来自全省四面八方的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和指战员共48000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日夜奋战。

这年冬天,大地冰封,寒风凛冽,太原、古交、静乐、阳曲等地十余万人大战两三个月修成了一条直通汾河水库工地百公里的公路。1959年1月开始由大同市和西山矿务局技术工人协同作战攻坚隧洞工程,采用进出口两端开凿中间贯通法开挖进尺。经两月余苦战,3月16日隧洞开挖工程和第一期衬砌工程完工。为及早实现导流,3月1日即调动了兵力修筑围堰,围堰工程浩大,土石方量12万立方。并保证22日围堰合龙,汾水导流。担负合龙任务的太谷、和顺、榆次民工团的突击手们立即投入战斗。经4小时激战,他们胜利堵住了激流,拦腰斩断汾河,河水向隧洞流去。随后,水库建设者们万众一心协力合作,在以刘开基为首的总指挥部率领下,连续组织了几次大战役,战胜防洪抢险重大困难,于7月12日胜利完成首期工程任务——筑好40米拦洪大坝。接着,他们激战二期工程,总攻大坝60米,大战溢洪道,修筑进水塔,完成上下游护坡任务,安装好有关闸门,最后圆满完成全部工程。在整个不怕艰险、热火朝天的施工劳动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当时的工程主要以义务劳动的方式进行,基本不计报酬。他们战天斗地、无私奉献的功绩与精神已载入史册。

汾河水库等一批大中型水库的建成,结束了汾河水库下游“雨季水流掉,旱季没水浇”的尴尬历史,极大地改善了山西的工农业生产条件与城市人口用水的状况。

不仅如此,山西人民经过辛勤苦战,在水利建设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到1959年,全省共完成大小水利工程628954项,土石方工程量共达10亿立方。如果把这些土石方用宽和高各一公尺连接起来,可绕地球78圈还多。到60年代初,全省共修建小型水库108座、中型水库28座、大型水库6座。全省灌溉工程控制面积达到2300万亩,等于新中国刚成立时368万亩水浇地的6.3倍。按全省农业人口平均计算,每人由建国前的0.31亩水地提高到1.66亩。

汾河,系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省第一大河,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占山西省总面积的1/4,干流全长716公里,养育了山西近41%的人民。水利资源丰富,经济地位重要,截至今天,在全省共建有8座大型水库(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里汾河流域即有3座(汾河水库、汾河二库、文峪河水库),其他中小型水库、灌区、机电泵站更是星罗棋布,都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工业和城市居民供水的功能。文峪河水库1959年11月动工建设,1970年6月竣工、投入运行,总工程量为972万立方米,大坝为水中倒土均质坝,坝顶高程841.47米,坝高56.07米,最大汇洪量971立方米/秒,水库总库容1.166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0.2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402亿立方米。文水、汾阳、孝义等县灌溉受益面积达44万亩,汾阳、孝义等城市工业得到部分供水。汾河二库位于太原市西北30公里的汾河干流上,1996年11月开工兴建,至2000年元月建成投入运行。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坝,最大坝高88米,坝顶长度228米,坝顶宽7米;库区水面长23公里。其景区是在原柳林河自然景区的基础上筑坝蓄水后形成的集自然风光加人文景观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文峪河發源于交城县关帝山,流经文水、汾阳,在孝义市境内入汾河。歌曲“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那个交城浇了文水”即指文峪河。近30年来,随着城市周边地下水严重超采和城镇规模急剧扩大,山西省各级政府纷纷将以原来的农业灌溉和防洪为主的汾河水库改为城市饮用水源,并据此将水库上游河段的水质要求大幅度提高,同时环境保护、林业部门将水源地上游的大片区域划定为水源涵养区。通过帮助水库上游地区共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涵养水源,成为进行水生态补偿的一个重要前提。

长期治汾,持续加力

汾河流域范围涉及全省9市51县(市、区),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山西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人口密集区、粮棉主产区、经济发达区,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曾几何时,这条滋养一代代山西人的河流,水量充沛、水质清纯,是山西的知名地标和骄傲形象;曾几何时,电影《汾水长流》 插曲“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那么悦耳动听,使汾河美景随着歌声传遍大江南北。可因长期过度开发,尤其是煤炭等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沿汾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全省人民的切肤之痛。着力推进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便成了历史责任和人民期待。汾河治,则三晋兴;汾水清,则山西兴。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从未间断过对汾河的治理。20世纪50年代,汾河水库、文峪河水库等大中型水库的建设,文峪河、潇河等大型灌区的建成,使汾河中下游农业用水有了基本保障;到了六七十年代,汾河一、二、三坝的修建完成,流域内打井抗旱、开发地下水、新建淤地坝,治理工作初具成效并发挥作用,实现了水利开发与洪灾治理并举。

1969年9月,山西首次全流域大规模的汾河治理战役打响。省委、省政府专门组建了治理汾河指挥机构,至1974年5月,基本实现了对汾河全线的综合管理。第二次治理则是从1977年6月至1981年7月,基本完成基建和重点小型辅助工程,改善水土流失,新发展灌区以及干支流的河道治理,取得很大成效。

1986年,相关部门对1972年编制出台的《山西省汾河流域治理规划》 进行了细化,随后又陆续制定了汾河中、下游和上游河道治理的多项规划和相应设计。至此,形成了汾河流域综合整治开发的成熟方案。

为解决汾河水源供水不足问题,在20世纪末先后在汾河上游和下游兴建了两处跨流域引水工程,即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和临汾马房沟引沁入汾工程。万家寨工程2003年开始向太原市供水;马房沟引沁工程通过草峪岭隧洞引沁河水进入汾河,每年可向临汾市供水2000万立方米。

基于汾河流域是山西经济总量最大、人口集聚最多、生态环境急需保护的区域,省委、省政府把汾河生态治理作为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坚持因地制宜是治理的重点。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前后,力度不断加大,山西对汾河进行过两次有计划、规模性治理,从1998年至2000年,在汾河中下游进行了河道治理和大规模防洪堤坝的建设,完成中下游800公里堤防新建和加固工程,以保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从2002年至2004年,对汾河上游81公里的河道进行疏浚,以保证引黄水能顺利到达省城。这样,汾河干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洪体系。

汾河的治理与修复是一个与时俱进、连续不断、继往开来的大事。经过几十年来的治理,尽管基本实现了汾河干流全年不断流、流域地下水位止降回升,但汾河自身的产流量仍在减少、主要靠调引客水维持汾河基流的格局仍未改变。2008年开始,地下水位回升,但回升速度不快。特别是8大岩溶泉中有晋祠、兰村、古堆3处千古名泉断流,洪山泉面临断流危险,其他4处大泉出水量也大幅减少。此外,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和产流能力减弱,加之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地下水质日益恶化。

对汾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08年出台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 明确提出,要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有效遏制流域内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的趋势,并逐步进行有效修复与保护,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随即,“千里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启动,吹响山西建设生态文明的进军号令。它涉及水利、林业、环保、城建、国土、扶贫等多个部门和流域内6市、40个县(市、区),为山西第一个跨区域最大、实施内容最多、实施时间最长、受益面最广的综合治理工程。其第一阶段主要结合春浇,通过节流、引水实现汾河不断流;第二阶段通过多部门合作,解决水质问题及河道问题。通过限制流域内煤炭等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大大减少了对水资源的破坏程度;通过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造林绿化、封山禁牧等措施,极大地改善了水源涵养条件;通过生态输水,常年保持汾河干流河道流水,大大改善了汾河干流沿线的生态环境,使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性改观。

值得一提的是,推进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还是改善山西投资环境、提升山西形象的迫切之举。试想,一个空气污浊、缺水少绿的地区,怎能招得进商、留得住人?现实让山西人民清醒:生态环境就是效益,就是生产力。其好坏,已成为评判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

有法可依,創新机制

虽然汾河治理和修复已初见成效,但与此同时还必须看到: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流域内用水量持续增加,加之煤炭开采、植被退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生态形势仍很严峻。

为此,省委、省政府强化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论断的贯彻实施,继续加强汾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并将其提升到新的高度来加以重视和紧抓不懈,及时启动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重大战略工程,同时将其修复与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一是确立战略。2014年山西突出“综合治理,自然修复”理念,确定了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的重大决策,并将其纳入“十三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加以推进。二是出台《纲要》。2015年7月省委、省政府印发《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2015—2030年)》,掀起汾河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篇章,力争经过5年工程建设、10年自然修复,使汾河流域重现生机。三是颁布《规划》。2016年4月水利部与山西省政府联合批复《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为山西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推进立法。2017年1月11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首次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实现了有法可依。五是推行实施《方案》。2018年9月26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创新完善汾河流域协同治理机制,探索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治理一体化的新模式。

为充分补给汾河水,山西实施大水网工程建设,其中已建成投产的禹门口提水、引沁入汾和川引水枢纽工程、万家寨引黄南干线工程,以及在建的大水网中部引黄和东山供水两大骨干工程,在汾河流域形成“五水济汾”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其年最大供水能力可达12.3亿立方米。

“五水济汾”与生态修复、治污与产业转型等举措,展开了汾河治理的攻坚战:汾河源头及上游干流河岸两侧各3公里范围、中下游干流河岸两侧各2公里范围,禁止新建炼焦、冶炼、洗煤、选矿、造纸、化工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已建成的必须限期改造或搬迁;沿河城镇乡村,工业处理、生态净化并举,禁止污水入汾。

“五水济汾”全線出击,“千里汾河清水复流工程”、流域生态绿化工程等持续推进。预计经过15年的努力,使汾河流域地下水储量和植被面积大幅增加,地下水位有效回升,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重现汾河水系大河风光,将汾河流域建成三晋大地的生态长廊、宜居长廊和富民长廊。

汾河清秀,景色宜人

为让汾河水脉涌流,山西全力实施生态绿化工程。近几年,全省每年植树面积450万亩左右,每棵深植黄土地的绿树就是一个“涵养水源的小水池”。大力推广“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挖一吨煤、栽一棵树”等以煤(矿) 补林的做法,引导和组织资源型企业参与造林绿化。仅5年内,太钢、康培等12家企业总投资300多亿元,实现超过13万亩荒山的连片绿化,成了名副其实的“汾河保护伞”。

汾河太原段曾断流多年,河道一度被居民开辟成菜地。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工程于1998年启动,一、二期于2012年完成,形成了总长20.5公里的市中心景观绿化长廊。特别是经过水利治理和绿化美化后而形成的滨水公园(太原汾河景区),北起柴村桥北侧,南至祥云桥南侧,景色宜人。一期启动区绿化总面积为130万平方米,共栽植183种2.4万株乔灌木,82万平方米草坪,1万余株(丛) 露地宿根花卉,形成两岸宽百米、长6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廊。2014年启动三期工程,向南延伸到地铁规划十二号线以南,向北延伸到中北大学老龙头景区。三期建成后,汾河景区扩容形成30余公里的绿色长廊,440万平方米的水面、1480万平方米的景观绿化,成为集锻炼、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其城市绿肺功能将为调节气候、优化汾河生态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将实现12公里水域的全程通航,可供游客坐船游览汾河美景。

以河长制为抓手,以流域为单元,组建流域投资公司,按照系统治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首先以汾河流域为重点,先行试点。特别是注意把河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统筹规划,全方位全流域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从而实现河道景观化、河流生态化。划出“三条线”,即水岸线、生态保障线、产业开发限制线。取缔汾河干流沿岸的污染企业和污染项目,彻底根除汾河干流污染隐患。因势利导改造渠道河道,建设生态河流,完成规划内的蓄水工程和河道两岸的“珍珠串”堤外湿地工程;同时以水为媒带动沿河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产业双赢。

得益于充足的来水,太原段汾河如玉带般穿城而过,堪称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有了西山万亩生态公园,有了常年不断流的环城水系,延续2500多年之久的历史名城因水而灵动。充足的水源,使地表水复流的同时也补充了地下水,地下水位不断抬升。

汾河清,山西盛,表里山河亦动容。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让汾河流域尽快重现“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广阔美景,成为林茂草丰、地肥水美、鸟语花香、五谷丰登的亮丽飘带,为建设山川秀美的新时代山西发挥积极示范带动作用。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指日可待!

立誓引黄,排解难题

山西境内一方面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伟气势,另一方面却是由来已久的水资源匮乏。引黄入晋是山西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是解决山西水资源紧缺的唯一途径,全省人民期盼已久。每年要从黄河引入12亿立方米的水,其中6.4亿立方米向南送往太原一带,5.6亿立方米向北送往朔州、大同一带,等于在山西中南部再造了一条汾河,在山西中北部再造了相当于滹沱河和桑干河水量的另一条大河。工程艰巨,技术难度极高,被专家称为“具有挑战性的世界级工程”。投资100多亿元的“引黄入晋”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穿群山,长距离地下输水的规模浩大的艰巨工程,是当时国内在建的第三大水利工程。它的建成,利及当下,泽被后代,意义重大。

引黄入晋一期工程包括总干线(万家寨大坝向东至偏关县下土寨分水闸)、南干线(下土寨分水闸向南至宁武县头马营)和联接段(头马营向南至太原呼延净水厂)。它从黄河干流上的偏关县万家寨水库取水,经偏关、平鲁、神池、宁武、静乐、娄烦、古交,到太原市尖草坪区呼延村。1993年5月22日工程奠基,1994年11月万家寨水利枢纽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1995年8月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声势浩大的万家寨引黄工程誓师大会。会上,省领导作动员报告时说:“用发展的眼光看,引黄入晋还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几个城市的用水之急,而且是从根本上解决我省今后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持续发展、有后劲地发展的基本条件问题,还是改善人民生活状况、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举措。因此建设万家寨引黄工程,己成为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在这个重任面前,我们省委、省政府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不管面前有多大困难,不论遇到多少艰险,万家寨引黄工程都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省委书记胡富国还向全省人民大声疾呼,要求大家:“识大体,顾大局,全力支持引黄,特别是引黄工程沿线的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工商、税务、公、检、法、司和企事业单位、工农群众,都要提高认识,全力支持引黄建设。”此后,省委省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制度,为引黄工程创造了宽松环境与良好条件。

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历经艰难。山西省作为主要受益方,全力以赴自不待言,但若无国务院、国家计委、水利部和内蒙古自治区领导的关心和始终不渝的支持,工程的建成难以想象。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十分重视引黄工程,多次开会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1990年9月,他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引黄工程、枢纽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参会者有国家计委、能源部、水利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投资公司等相关领导。经过深入交换意见,确定了方针,消除了分歧,明确了责任,照顾了各方权益,建立了健全的领导体制,同时还深入探讨了建设和管理中一些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这就为工程的顺利进展铺平了道路。

时任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每年都到枢纽工地考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在他努力下,1997年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入列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工程。此外,水利部几届领导们都为枢纽建設付出巨大努力。钱正英长期担任水利部长,又是权威的水利专家,对建设引黄工程、枢纽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项浩大工程经几十年酝酿、筹划,直至20世纪80年代正式启动、再到90年代付诸实施,并分别于2002年、2011年,南、北干线先后建成通水,这是几代人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以上历史充分表明: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只要依靠党的关怀、指引,依靠集体的智慧、力量,依靠彼此的支持和鼓励,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就一定能实现目标。

引进外资,奋建枢纽

如此宏大工程,资金来源是个难题,绝非山西一省所能负担得起,也不能仅靠国家支持。虽然国家批准增收水资源补偿费可以解决部分资金问题,但投资上仍有很大缺口。怎么办?改革开放的春风为“引黄入晋”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于是,决策者的目光转向引进外资。几经努力,引进世界银行4亿美元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提供技术支持,克服了技术难点;国际承包商参与施工,既缩短了工期又确保了工程质量……

1994年5月,世界银行中蒙局首席排灌工程师古纳一行来到太原。认真了解了山西省引黄工程概况和进展情况后,他又介绍了世行的工作程序并提出关于引进贷款的下一步实施意见。从此他成为山西引黄事业的好朋友。他带着水利工程方面的顶尖专家,8次亲临工地现场进行调研。古纳的考察团向中方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避免了一些弯路和损失。他在写给世行的项目鉴定书里中肯提出:“山西缺水十分严重,引黄工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工程前期准备充分,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周到。”建议世行增加贷款额度。经核准,贷款额度由1.5亿美元增至4亿美元。

经费基本落实后,怎么用好钱也很关键。时任水利部长钱正英出主意:“引进外资一定要与国际招标相结合,一招标,外商就会闻风而动,政府贷款、补偿贸易也就随之而来。”果然,标书一公布,美国、意大利、韩国等国的企业纷纷而至;日本农林水产省、国际协力事业团、国际贸易促进会组成的大型投资团队联合来华接触,提出日方可以解决引黄工程技术和设备问题,双方就合作渠道、步骤、形式,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等进行了充分探讨。1992年引黄工程总指挥又与美国德尔塔公司签订了引资及补偿贸易意向书。1994年7月,意大利CMC公司承建的引黄工程部分隧洞举行开工典礼。之后,大批外国工程技术人员进场,进行修建基地、调运安装设备和试运转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正式开工。截至1994年底,共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64个公司建立了联系,给我方的择优选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纵观整个引黄工程建设过程,在引入外资的同时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与外方人员合作中,学习其新的理念和技术专长,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引黄工程线路总长452.4公里,其中总干线44.4公里,南干线101.7公里,联接段139.4公里,北干线166.9公里。在一期工程的引水线线路上有隧洞25条,共162公里,其中南干线7号隧洞长达43.5公里,堪称“世界第一引水隧洞”;且扬程高、流量大、泥沙多,地质条件复杂,几乎把当今世界水利工程中所遇到的顶尖难题都集于一身。

工程起点的枢纽工程,选在位于黄河北干流托克托至龙口河段峡谷内、地势险要的边关要塞万家寨,即在此修建一座坝顶高程982米、坝顶长443米的混凝土重力坝,库容量8.96亿立方米;坝后建一座调峰电站,装机容量108万千瓦,年发电量27.5亿千瓦小时。其主要任务是供水、发电、防洪、防凌,每年向山西、内蒙分别供水12亿立方米和2亿立方米。工程东岸隶属山西偏关县,西岸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

没有超人胆略和坚强意志,就无法描绘这样壮丽的蓝图。引黄工程集聚了国内众多精良的施工队伍,也吸收了国际一流的技术团队。有来自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等国众多顶尖设计、施工单位和设备制造厂商。施工高峰时,千里施工线上汇集了3000余名中外建设者,其中外方工程技术人员最高流量达近500人次。中外技术专家在工程建设中友好相处,愉快合作,共磋技艺,成功攻克了一个个施工难题,保证了引黄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这里得到很好的验证。

经过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广大工程建设者的辛勤工作,1998年9月30日枢纽大坝正式通过国家验收,10月1日下闸蓄水。11月28日水库蓄水至960米高程,蓄水量近4.5亿立方米,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枢纽工程从主体工程开工至首台机组发电上网仅用了4年时间,无论在建设速度、投资控制还是在工程质量上,都创造了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新纪录。1999年8月二号机组并网发电,11月三号机组并网发电,11月底大坝土建工程基本完工。2000年,四、五、六号机组相继并网发电。至此,枢纽工程的6个机组全部投产发电。2001年尾工建设基本完成,2002年9月顺利竣工。

与此同时,引水工程紧张有序推进。到2000年9月总干线全线贯通,10月连接段所有隧洞全部贯通;2001年4月南干线所有隧洞全线贯通;2002年9月连接段43.5公里的PCCP管道全部铺设完毕,10月引黄南干线完工。至此,经过10年艰苦建设,2003年10月26日,黄河水经过五级泵站,提升636米,又流经400余公里,最终正式向太原市供水,汾河清水复流,为太原市经济社会的建设、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重大贡献。截至2018年底,引黄工程累计供水28.7亿立方米,其中城市供水17.3亿立方米,生态供水11.4亿立方米。

2009年2月27日,向大同、朔州供水的二期工程北干线(下土寨分水闸向东、东北至大同市赵家小水库)正式开工,2011年9月16日胜利竣工通水,标志着引黄入晋工程全部完成。

这两期工程形成一条近千里的“人”字形供水线路,纵贯山西二分之一版图,可以充分发挥引黄入晋工程的整体效益,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黄工程的胜利完成,来自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来自于国际上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持。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引黄工程的胜利,得益于全省上下一心,奋斗奉献,攻坚克难,众志成城。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黄河水,科学管理,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只有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严把五关,决胜饮水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与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受益最直接、保障最根本的民生工程。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逐步开展了农村水利基本建设,结合蓄、引、提等灌溉工程,让缺水地区农民告别了“无水喝”的历史。20世纪七八十年代,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正式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

1980年,水利部在山西召开全国农村人畜饮水工作会议,提出了5年奋斗目标。1984年国务院转发了《全国农村人畜饮水暂行规定》。农村饮水解困正式列入国家规划,标志着农村饮水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94年,国务院把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作为扶贫攻坚的奋斗目标之一。各级水利部门加大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力度,到1999年底,解决了占任务数70%以上人口的饮水困难。

进入新世纪,我国政府郑重承诺,到“十五”末,要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现存的饮水困难问题,保证群众基本的生活用水要求。遵循以上指示,2000年初,山西省长刘振华在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庄严承诺:从2000年开始,实施饮水解困工程,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全省240万严重缺水人口的饮水困难。随即,省政府下发《关于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意见》,成立了以副省长范堆相为组长,水利、计委、财政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解困领导组,设立了解困办公室。从此,在山西15.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数十万名建设者们展开一场特殊战斗。

饮水解困工程是一项生命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为此,全省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精心组织,严格把关,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把“五关”:工程设计关、施工质量关、材料设备进货关、资金使用关、检查验收关,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需靠科学规划与足额资金物资,但首先要靠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一片真情。省级相关部门党委立即行动起来,亲赴饮水解困工程第一线,决心为人民群众办好这件实事。省水利厅实行包干责任制,多次组织人员分赴各地督察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就地解决。各地、市、县也都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领导组,层层签订责任状,按照省政府制定的“政府推动,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将任务量化分解,把责任落到实处。晋中市实行“三方联动,四长齐抓”,即政府推动、部门运作、社会监督,市长、县长、乡长、村长担当该工程第一责任人,定死任务、时间,一级一级往下抓。万荣县把饮水解困工程当作一场硬仗来打,县饮水解困领导组及县水利局的全体干部面对党旗立下誓言:“说到做不到,愿交乌纱帽。”他们在旱垣缺水区精心组织施工,使103处饮水工程全部按时竣工通水。

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代表了民意、赢得了民心,得到广大农民的广泛参与、全社会的普遍支持,这是全省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顺利实施的最根本保障。为集中解决几百万人的饮水困难,共需投资10多亿元,这是山西省农村饮水工程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投资。这样一项巨额投资,对一个经济相对落后、财政只能维持“吃饭”的省份来说,压力无疑很大。为此,省政府于2000年3月专门召开筹资动员会,要求省财政、计划、煤炭、扶贫部门把有限的资金优先向群众最急盼的饮水工程倾斜;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多方筹措资金,确保饮水解困工程的资金需求。

长治市政府调整办水思路,坚持“广开渠道、多元籌资、民办公助、明确主体”的原则,形成了以国补资金作引导,社会资金为辅助,群众自筹是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机制。一是财政出资。3年内市财政出资584万元,各县区财政出资990万元,投入解困工程建设。二是政策筹资。沁源县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向工矿企业征收补偿金。黎城县出台“以奖代助”办法,调动乡村两级和农民群众的筹资积极性。三是群众集资。各重点县根据群众的承受能力,向受益户每户收取100—300元工程配套资金,既增加了工程投入,又增强了农民群众管水、节水意识。四是市场融资。沁源县柏子供水工程实行股份制,吸引群众入股投资24.9万元。五是社会捐资。潞城县石梁飞虹铁厂向解困工程捐资2万元。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劳模申纪兰捐出个人奖金累计2.5万元,使西沟饮水工程如期建成。美籍华人陈海珠从大洋彼岸寄回5.9万元,资助了韩洪工程建设。远在台湾的郭台铭一次性捐款200万元,支持家乡泽州县的饮水工程建设。

各级政府狠抓饮水解困工程的实际行动,还深深感染了广大群众,激发了他们同水荒斗争的热情,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万荣县太贾坡村副村长赵德忠将准备盖房用的3.9万元钱捐出来用于解困工程;高平市东许家村村民许水民动用多年积蓄,一次性捐资10万元,用于饮水工程建设……

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山西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水利资源分布、地形地貌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饮水解困工程不能搞统一模式,须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其相应模式。

忻州市根据当地实际,确立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三水模式”:在地面水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引水,在可开发地下水的半丘陵区提水,在水资源缺乏的丘陵山区集雨蓄水。大同市把水源是否可靠稳定作为解困工程模式选择的先决条件;对水源有保障、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采用集中供水模式;对地下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采用打井提水的模式,全市537处饮水解困工程中有411处采用此模式,广受农民欢迎;对有小泉小水的地区采用截流的模式;对既无地下水又无地表水的地区采用集雨模式。晋城市确立“以集中连片开发饮水工程为主,构建农村供水网络,实现稳定解困”和“山区供水稳定化,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管理现代化”的建设思路,3年来共完成1000多处饮水工程,并以集中连片工程为依托构建农村大水网,初步实现了投资最小化、资源配置最优化和运行费用最低化。

从2003年开始,山西省实施了第二轮饮水解困工程,为此,省政府作出了解决8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庄严承诺,并列入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大力抓紧。

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以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有效推动山西省持续实施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全覆盖、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多个阶段、高强度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各市县党委、政府既是脱贫攻坚,也是农村饮水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自觉主动担当,切实履行农村饮水安全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跟踪问效,通过刚性约束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二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各地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统筹地方财政、扶贫、债券等涉农资金,引入企业投资模式,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且严格执行资金管理规定,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三是围绕时序进度狠抓工程建设。各地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全部完工。水利部门还层层认真履行质量监管职责,建设单位处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四是多措并举消除超标水质。对水源存在严重本源性氟砷指标超标的,通过更换水源解决水质问题;对水源因工业超标排污导致水质超标的,通过加大污染源治理保障水质;对需要安装水质处理设备的,重点建设集中水质处理设施。五是以改革精神破解工程运行管理难题。积极学习借鉴河曲县和保德县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好经验,破解管理责任不明、水价过高用不起水、维修养护资金筹集难等问题。

截至2018年10月,国家对山西水利工程方面的投资基本普惠到每个山西人,全省共建成农村饮水工程3.3万处,2418万农村人口从中受益,农村饮水工程实现全覆盖,全省集中供水率(95%)、自来水普及率(92%) 两项指标均达到90%以上。

(责编 孟红)

猜你喜欢
汾河饮水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简易饮水鸟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防丢干伞饮水杯
浅谈汾河管理工作中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