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医疗机构托管合作模式探析

2019-06-04 06:06常春明
中国医院 2019年6期
关键词:北京市医疗满意度

■ 常春明

医院托管是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型公立医院托管中小型医院是近年来普遍实施的医院托管模式[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推进托管等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作为2017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70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2]。医院托管作为重要的医联体形式之一,通过紧密型技术和人才支持,有利于迅速带动被托管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北京市优质卫生资源相对集中,吸引大量外埠患者来京就医,导致市区医疗机构诊疗空间相对不足,一定程度导致群众“看病难”。同时,北京市郊区的医疗机构与市区大型医院相比,确面临着医疗资源匮乏、群众看病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因此,通过鼓励试点“公立医院托管”改革,疏解城区诊疗空间压力,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高郊区医院服务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本研究依据北京市属医院托管工作绩效考核结果,对北京市5所医院的托管情况及托管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基于医院托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方法。

1 托管模式

1.1 专业机构托管

该模式是指选用专业的管理机构或管理团队,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对托管医院进行经营和管理[3]。20世纪末,国内的医院管理公司大多通过在国外注册的方式,对国内的医院进行托管,不仅促进了被托管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管理方式的建立,还有效提升了医院的运营效益。

1.2 原医院管理层对医院进行托管

医院内部原有的管理层组成新的管理委员会对医院进行管理,并通过政府对托管医院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委员会具有对内部机构进行重新设置的权利、决定医院经营决策的权利、进行人事管理的权利、对奖金和工资分配的权利。

1.3 大型医院托管中小型医院

中小型医院利用大型医院的资源将自身托管,让大型医院对其进行管理和经营,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这种托管模式由最初的一所小型医院委托一所大型医院,发展到如今几所医院委托一所大型医院。大型医院为被托管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和医学专家,并且彼此之间共享先进设备和仪器,提升被托管医院的信誉和口碑。此外,托管医院拥有决策权,可以对托管的资产进行合理使用和规划,并且有权对收益进行分配。

2 北京市属医院托管模式、特点和目标

2.1 托管模式

北京市属医院托管模式大多采用“区办市管”[2],具体指将北京市行政区属的二级医院,委托给北京市属的三级医院进行全面管理。该模式将市属三级医院的管理体系、先进技术、优秀人才有效下沉到区属二级医院,可以快速带动被托管医院全面提升。

2.2 托管特点

托管医院委派执行院长参与、主持被托管医院发展规划、基本建设项目和运营决策等重大事宜审议。被托管医院共享托管医院的品牌文化与价值,共用教学、科研平台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一体化。托管医院以专家出诊、查房、示范手术等多种形式支持被托管医院进行学科建设、技术提升。

2.3 托管工作意义及目标

2.3.1 提升区县二级医院服务水平。通过建设区域医疗协同体系,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医务人员水平,加强专科建设、发挥专科优势,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富有竞争力和活力。

2.3.2 增强托管医院的竞争力。对于托管医院来讲,建设区域医疗协同体系,实现人才、技术、管理和文化输出,可以有效增强行业认同和品牌影响力,有助于提升自身竞争力[4]。

2.3.3 缓解百姓“看病难、住院难”。以托管方式落实分级诊疗建设目标,建设区域医疗协同体系,使百姓能够在基层医院享受到大医院的技术和服务,从而分流市属三级医院患者,缓解三级医院“看病难”和“住院难”。

表1 5所医院各医疗指标得分情况(分)

表2 医疗指标扣分项分布情况

表3 满意度调查计分方法

3 北京市5所医院托管工作绩效评价结果与分析

2017年,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为总体评价托管医院医疗运营和管理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专家研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依据该指标体系组织相关专家开展托管医院现场评价工作。选取5所被托管医院(分别为S医院、X医院、Y医院、Z医院和P医院)进行现场评价,收集其管理和医疗指标相关数据。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每所样本医院随机抽取患者、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各30名,了解其对医院托管情况的满意度;5所医院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50份,有效率100%。根据专家对管理和医疗指标的考评结果,结合相关人员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S医院得分最高,为965分;P医院次之,为954分;X医院得分为928分,Y医院922分,Z医院837分。

3.1 医疗指标

医疗指标有9个条目,共计420分。Y医院得分最高,其后依次为X医院、S医院、P医院、Z医院(表1、表2)。

3.2 满意度

满意度的评级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出各医院患者、医务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对医院托管情况“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比。根据既定的计分方法(表3),得到3类人群满意度的最终得分(表4)。

4 讨论

医院托管是一项深化医改、满足患者需求、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发挥市属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便民惠民措施,但现阶段仍存在成员医院发展动力不足、转诊机制缺乏合理的考核体系、被托管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主要医疗指标和满意度的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表4 5所医院满意度指标得分情况(分)

4.1 提升被托管医院发展动力

被托管医院在当前托管模式下应依靠托管医院,在专科建设、可诊疗病种、新技术推广、双向转诊、县(区)外就诊率等方面进一步获得提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巩固辖区患者区域就诊、分级就诊。

4.2 构建托管医院间双赢模式

市属三级医院在托管模式下对被托管医院开展技术输出、人才培养、科室规范化建设等帮扶举措,促进两院医疗服务能力双提升。同时,应努力推动核心医院品牌得到有效推广,使核心医院与被托管医院在托管合作中达到双赢。

4.3 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评价机制

依托紧密型托管关系,区域医疗协同体间成功构建畅通、便捷的双向转诊机制,为疑难、危重患者及时有效上转以及慢病患者有效回转提供有力保障。现有市属医院托管考核体系缺乏双向转诊的可持续考核指标,应试点开展对双向转诊质量及效果的评价,促进托管医院间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双向转诊关系。

4.4 深化托管医院绩效评价工作

目前,依托现有指标评价体系,从管理模式、医疗指标、满意度等维度对托管医院进行了综合评价,但对于被托管医院的财务运营、可持续发展等卫生经济学评价尚有待进一步开展。建议基于现有评价体系,试点开展全成本测算,进一步深度评价托管绩效,分析医院在托管前后的规模效益变动情况、托管与被托管医院之间的利益分配情况,以及医院内部的科室绩效配情况,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托管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北京市医疗满意度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