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Opticin蛋白的表达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019-06-04 07:04娜,张晗,冯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玻璃体新生视网膜

邵 娜,张 晗,冯 洁△

(1.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山东济宁 272100;2.山东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山东济南 250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目前导致中老年人视力损害及丧失的主要原因[1]。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引起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组织缺氧、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及玻璃体对黄斑的机械性牵引密切相关,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进行追踪随访发现,玻璃体对视网膜的机械性牵引是诱发黄斑水肿的主要诱因[2-3]。但其具体分子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Opticin蛋白是一种新发现的富含亮氨酸的非胶原蛋白,为细胞外基质家族的一员,对维持玻璃体胶原纤维特定空间排列、避免胶原的相互聚集和凝胶塌陷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还发现,Opticin蛋白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纤维生长因子-2引起的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转移具有显著抑制效应[4]。因此,本研究探究了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Opticin蛋白的表达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旨在了解Opticin蛋白表达与DR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2002年DR诊断标准[5];(2)空腹血糖小于8 mmol/L;(3)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伴严重基础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全身感染等;(2)其他原因引起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3)有眼部激光及手术史者。本研究通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依据散瞳后直接眼镜、眼底照相或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患者无DR(NDR)组、非增殖期DR(NPDR)组、增殖期DR(PDR)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生化指标检测 采集3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1 500 r/min(离心半径6 cm)离心15 min,获得血清,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肌酐(SCr)等;并收集患者清晨尿液,检测尿素氮(UN)、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等。

1.2.2Opticin蛋白表达检测 收集入组者空腹静脉血约5 mL,1 500 r/min(离心半径6 cm)离心15 min,获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Opticin蛋白表达水平,试剂盒由R&D公司提供,具体操作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每个样本均检测3次,取平均值。

1.2.3视力监测 通过门诊对3组患者进行随访1年;视力提高指患者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视力下降指患者视力下降2行或以下;视力不变指患者视力上下波动小于2行。

2 结 果

2.13组患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3组患者HDL-C、LDL-C、TC、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Scr、UN、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患者Scr、UN水平最低,eGFR水平最高。见表2。

表2 3组患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2.23组患者Opticin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PDR组患者血清Opticin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NDR组、NP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Opticin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2.3血清Opticin蛋白水平与DR的关系 血清Opticin蛋白水平与DR、SCr、UN呈负相关,与eGFR呈正相关。见表4。

表4 血清Opticin蛋白水平与DR的关系

2.4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查DR的独立危险因素 以DR为因变量,以血清Opticin蛋白,以及在NDR、NPDR、PDR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Opticin蛋白、eGFR水平降低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2.53组患者随访1年后视力变化比较 PDR组患者随访1年视力下降率均高于NDR组、NP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3组患者随访1年后视力变化比较[n(%)]

注:与NDR组比较,*P<0.05;与NPDR组比较,#P<0.05

3 讨 论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及DR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而DR常引起致盲性眼病。有研究表明,DR可分为背景期视网膜病变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后者多伴新生血管的形成,主要位于视网膜及玻璃体[6]。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多伴有毛细血管异常、形成新生血管及血-视网膜屏障被破坏等[7],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仍是探寻热点之一。

Opticin蛋白为新发现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属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间质蛋白质蛋白多糖家族中的第Ⅲ类糖蛋白,广泛分布于人眼玻璃体、角膜、虹膜、睫状体及脉络膜中[8]。有研究表明,Opticin蛋白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成纤维生长因子-2等血管形成因子,以降低细胞的转移、浸润,减少血管状结构的形成[9]。因此,Opticin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LE GOFF等[10]研究表明,Opticin蛋白能降低31%血管内皮迁移、37%管状结构形成及45%细胞对胶质细胞的入侵,抑制鸡尿囊绒膜血管结构的生长,另外,该蛋白可通过抑制成纤维生长因子-2,进而降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致细胞迁移及管状结构形成受到抑制。因此,Opticin蛋白可能是一个抑制血管入侵玻璃体的抑制剂。

WILKINSON等[11]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Opticin蛋白在乳腺癌细胞中具有一定抗血管增殖作用。PATTWELL等[12]通过对视网膜增殖疾病的观察发现,睫状体上皮细胞可继续表达释放Opticin蛋白,并与2型胶原蛋白联系,造成视网膜损伤。LE GOFF等[13]研究表明,Opticin蛋白表达量降低,并不影响玻璃体血管的消退及视网膜血管的生成,但通过对比Opticin蛋白灭活鼠与野生型鼠发生,视网膜病变后Opticin蛋白灭活鼠的新生血管形成更多,且在玻璃体内注射Opticin蛋白可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进一步说明Opticin蛋白能抑制视网膜前新生血管形成。因此,Opticin蛋白与DR密切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Opticin蛋白水平在DR患者明显降低,是DR一个客观变化指标。内皮功能紊乱是导致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主要病理过程,有研究表明,Opticin蛋白与内皮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提示Opticin蛋白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潜在危险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者血清Opticin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R组患者血清Opticin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NDR组、NPDR组;血清Opticin蛋白水平与DR、SCr、UN呈负相关,与eGFR呈正相关;经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血清Opticin蛋白、eGFR水平降低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Opticin蛋白在DR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存在明显相关性,且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说明Opticin蛋白表达减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玻璃体血管的长入,抑制视网膜前新生血管形成的能力减弱,引起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进一步促进DR的进展。本研究对3组患者随访1年发现,PDR组患者视力下降率均明显高于NDR组、NPDR组;可能与Optic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会失去对胶原纤维的保护,使胶原纤维易受到胶原酶的攻击,致胶原纤维结合力减弱,玻璃体稳定性降低,收缩能力增强,且Optic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进而引起视网膜疾病,导致DR患者后期视力降低[14-15]。

4 结 论

Opticin蛋白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下降,随着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且Opticin蛋白与患者预后有关,可成为评估DR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猜你喜欢
玻璃体新生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重获新生 庇佑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