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门诊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对其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

2019-06-05 02:25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2期
关键词:门诊维度冠心病

刘 霞

(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也逐渐发生改变,致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引发冠心病的因素较多,其中不良生活方式是最主要的一个诱因;因此,强化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对比研究我院门诊冠心病患者中单纯开展常规护理及其强化健康教育后对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进行如下报道:

1 对象、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数字随机法抽取我院门诊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均3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41-74岁之间,年龄均值(57.46±2.51)岁;病程 1-11年,均值(8.41±1.65)年;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40-73岁之间,年龄均值(57.98±1.06)岁;病程 1-12 年,均值(8.79±0.65)年;研究组则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

1.2 纳入标准

本研究均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研究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所选研究对象的意识比较清晰、无沟通障碍,且无合并严重并发症;研究均无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无合并恶性肿瘤者,无肝肾功能障碍或其他心脏病变者,无精神障碍者。

1.3 方法

均给予两组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脂、降压等;与此同时,

1.3.1 对照组 施予常规护理,包括:(1)药物指导: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各类药物治疗原则、用药剂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2)饮食干预:嘱患者多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并禁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3)出院前指导:嘱患者定期进行复诊。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1)为患者建立个体化健康教育档案:档案中应包含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同时,护理人员应详细为患者及家属健康档案中的各项内容,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体重、血压等自我监测和记录的正确方式,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外,医护人员还应根据患者病情为其拟定一个健康处方,处方内容应包括:患者日常生活方式的指导、护理技巧、体育锻炼的方式和量、药物具体适用方法等等。

(2)门诊集中式的健康教育:医院应为本组患者建立健康卡,健康卡内容应包含患者及家属的联系方式、健康教育时间、地点等,定期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此外,医护人员还应翻阅文献、临床经验等拟定科学的健康教育手册,并结合PPT、影音等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应包括:①疾病知识:冠心病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和表现、治疗方法和原则、预后等;并重点强化健康的行为对于延缓病情进展的重要性,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②饮食指导:嘱患者戒烟戒酒、忌喝浓咖啡、浓茶;用餐时,应遵循“少食多餐、定时用餐”原则;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控制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在6g左右;鼓励患者多进食燕麦、大豆、玉米等粗粮、多进食香菇、木耳、茄子、洋葱等蔬菜,以延缓动脉粥样的硬化。③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指导,让患者充分认识到不良心理情绪对于疾病的负面影响,并给予患者放松疗法、深呼吸疗法、转移注意力等辅助干预。④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护理人员应为其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嘱患者每日饮水量在1500mL以上;同时,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包括:游泳、爬山等,一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运动的时间至少30min。

1.4 评定标准

(1)对两组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定,其中:患者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且心功能改善2级、ST-T段回升在0.05mV以上即为显效;症状、体征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2)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对两组护理后生活的质量进行评定,共包括:心绞痛稳定性、躯体首先程度、发作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各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的质量越好[1]。

(3)对两组护理后患者满意程度进行评分,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一般、<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一般。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运用SPSS25.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数据率用(%)表示,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数据间差别用P值表示,统计学显著检验标准表示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护理后,39例研究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0例、16例、3例,总有效率92.31%;39例对照组分别为16例、13例、10例,总有效率74.36%;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对比两组SAQ各维度评分

护理后,研究组SA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护理后,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1 对比两组SAQ各维度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SAQ各维度评分(±s)

组名研究组对照组例数(n)39 39心绞痛稳定性93.65±2.41 86.56±3.16躯体首先程度94.78±2.54 85.49±2.95发作程度93.46±2.08 86.79±1.06疾病认知程度92.69±4.37 85.49±2.17表2 对比两组护理总满意度[n(%)]组名研究组对照组例数(n)39 39非常满意14 11满意13 10一般10 9不满意29总满意度37(94.87)30(76.9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而不断增加。当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较多,但由于冠心病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到位,致使治疗的疗效不太理想,甚至还会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最终影响到患者生活的质量。健康教育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充分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2]。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了,强化健康教育的研究组,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与俸永红等[3]研究中的结果接近;由此表明,健康教育运用到门诊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能够进一步规范患者行为能力与水平,进而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门诊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疗效,而且还能够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可推广。

猜你喜欢
门诊维度冠心病
门诊支付之变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