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以创造智慧

2019-06-06 04:19张玉华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书本犹太人好书

张玉华

阅读有多重要,我不敢微言,有实例为证:西汉大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他一辈子奉行的主要工作不是做官,而是读书。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累累的硕果——勘校了《战国策》,编著了《新序》《说苑》《烈女传》《洪范五行传》等。

因为善读书,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成为了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除了在哲学、科学上,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有许多成就。他是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他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从自身的经历感悟到:“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我国的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尹建莉根据自身的经验感受说:“阅读可以创造智慧。”她认为阅读是父母给孩子的宝物,她自己也真正践行了这句话,常常是不动声色“诱惑”孩子阅读,以此启发孩子的智慧。我们也都知道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他们在科学和艺术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们只占世界千分之二的人口,但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超过五分之一的得奖人都是犹太人。犹太人如此聪明缘自于他们的家庭教育,他们从胎教开始,始终不忘培养孩子热爱书、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当宝贝在还在娘胎中,他的父母就会对着他阅读进行胎教;宝贝稍微懂事,犹太父母会将蜂蜜滴在圣经上面,让他们的宝贝去舔,以此让宝贝从小就喜欢上能带给他甜蜜的书;宝贝再大些,犹太父母会告诉他们: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犹太人出行,他们从来不会忘了随身携带一本书,只要得空、只要可能,他们随时随地都在阅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成为世界之最。所以他们的聪明智慧来自于书本,缘自于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阅读的酷爱。维特斯根坦说:“在犹太人那里有不毛之地,可是在其绵薄的石层底下流淌着精神和智慧的泉水。”我想这不竭流淌的泉水就是他们世世代代从书本中汲取的智慧之源吧。

身为教师的我想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个人也好,民族也罢,如果热爱阅读、渴求知识,那么一定会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反之,一个没有阅读的家庭、学校、国家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让孩子们喜爱阅读、学会阅读,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呢?

首先我们要做好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仰慕、渴望模仿的对象。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浪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而作为一名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有这种责任与义务将这些“珍贵的货物”进行传承。学高识广,才能胜人一筹;德才兼备,方能威高服生。因此要做一个受人尊敬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带头人。而成为这个带头人我认为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地阅读充电,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智慧、能力的增长,还是道德人格的提升,都离不开阅读学习。在知识几十倍地爆炸的今天,一劳永逸、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已成过往的神话。当今知识的更新率实在是太快了。我们一不小心可能就成了文盲。因此,我们要通过读书,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我们要通过读书,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教师的风采在于上课时的才情迸发,做智慧的教师首先要先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读万卷书”,虽说不用头悬梁、锥刺骨的发狠劲,但至少得学富三四车吧,这样当我们怀有渊博深厚的知识走上讲台时,自然会气定神闲,让精彩纷至沓来,让自己成为一名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师!成为一个学生信服、仰慕、渴望模仿的老师,做学生学习的楷模,让学生像我们一样酷爱阅读。

其次,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阅读。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也正如我们登山,若置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因此要扎扎实实前进为好。阅读也是个渐进的过程,须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正所谓“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肚子饿的时候,只要是食物,恨不得一口塞进嘴里,囫囵吞枣,虽然是很快填饱了肚子,但是不仅没有尝到食物的美味,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读书也是这样,不能一口气就能获得书中的全部知识。一目十行、贪多求快、不求甚解,其结果必然是走马观花,流于浮躁,知识难以理解、消化和吸收,会产生概念不清、逻辑错乱的弊病。“万丈高楼平地起。”读书求知和盖高楼道理也是一样的,打好牢固的基础是关键,然后要一层一层扎扎实实的往上盖,这就是循序渐进的规律。假如不遵循这个规律,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根基不扎实牢固,楼房成危房,学问肯定也收效甚微,所谓“欲速则不达”。另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给孩子们选择使用读物也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而定,由最初形象直观的绘本,慢慢地可选择古诗文,随着年龄渐长可选择些能训练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读物,总之不管是读物的选择还是阅读的实践都应该循序渐进,正如清人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读书“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若刻刻欲速,则刻刻做潦草工夫,此终身不能成功之道也。”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善于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也就是说,只简单机械地阅读书本内容,而不加以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犹太人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做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他们认为,阅读应该以思考为基础,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加以创新,阅读不仅要重视知识的积累,而且得更加重视才能的培养。任何一部作品(包括名著),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惟有思考,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阅读而不思考,就会养成照搬书本教条的习惯,就会全凭条文断事,养成学究故态。这种人如果是普通人,顶多是迂腐的书呆子,可若是委以重任,其结果就很可怕了。赵括虽然读了很多兵书,但并无用兵经验,他把战场生死视同儿戏,只会纸上谈兵,最终误国害己。马稷言过其实,照搬兵法教条,导致街亭失守、自己被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照搬苏联军事学院课程,指挥红军与强敌打阵地战,使中国革命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充分说明了读而不思、食古不化的读书方法,只会害己害人甚至害国的。书籍作为知识学问的载体,优秀的书籍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一代代传承下来。阅读就是汲取先哲和他人的思想智慧的过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知识的储备在不断增加,对各种事物的认知也不断更新,现实中会踫到一些书本中没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这种时候我们得把阅读所得的知识和实际出现的新问题结合起来,学会思考,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既要善于阅读,也要善于思考,只阅读不思考,结果就会成为书橱,成为书的奴隶;一味空想不读书,结果也是架空了知识,无所得。所以正确的阅读,是读与思的紧密结合,不可偏废,读要通过思来消化吸收,思要靠读来支撑,这们才能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从中创生出自己的新见解,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有思想灵魂、真正有智慧的人。

最后,我觉得阅读得学会分享。萧伯纳曾风趣地说,你有一个蘋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还是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我们教师自己也好,引导学生也罢,都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采用各种方式与他人分享好书,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与他人分享好书,可以将好书给个人带来的影响扩大到一群人,可以将个人对好书的理解,结合书的内容一同传播出去。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你会感觉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互相启迪,达到了交流共享、互促共进的目的,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更在交流中超越自我。将自己的阅读所得和他人分享,可充分调动学生们读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还可形成好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的读书氛围,如果我们教师能适时与学生们讨论书中的内容与思想,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和比自己阅历丰富的人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必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理解,还能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主动阅读。因此我认为阅读使人充慧丰盈,分享使人广博快乐。

猜你喜欢
书本犹太人好书
玩转书本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打开书本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好书共享
自尊
好书推荐
开在书本里的花
英国社会是如何对待犹太人的(1066-16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