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席慕蓉爱情诗的“古典感伤”与“现代温暖”

2019-06-06 04:19何增辉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2期

摘  要:席慕蓉的爱情诗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一度在大陆引起了席慕蓉现象,她的爱情诗以独特的魅力打动着无数读者,本篇论文从她诗歌的文本出发,分析其诗歌中蕴含的“古典感伤”与“现代温暖”,借此揭示席慕蓉诗歌与众不同的美学特质。

关键词:“席慕蓉诗歌”;“古典感伤”;“现代温暖”

作者简介:何增辉(1989-),男,河南汝南人,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在基础部人文教研室任助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02

席慕蓉台湾诗人,她的爱情诗风靡台湾,后来传到大陆,诗集一度出版上百万册,俨然成为“席慕蓉诗现象”,这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并不多见的景象之一。也同样能体现出她诗歌的巨大感染力,翻开席慕蓉的诗集,她笔下的爱情诗呈现出“古典感伤”与“现代温暖”的统一,给无数读者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感情的升华。本文从她经典的爱情诗入手,来分析其诗歌“古典与现代、感伤与温暖”融合的美学特质。

(一)

在席慕蓉的爱情诗里,她善于借助古典诗词营造古典的意境,表达出感伤情调。我们常常能看到她对古典诗词的化用,这些化用非常灵活,却又十分贴切。

席慕蓉将古典诗词的句意进行化用,这里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涉江采芙蓉”这一句诗来自《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并没有做很大的修改,“而江上千载的白云”这句化用了崔灏《黄鹤楼》中“白云千载空悠悠”这句。整篇诗歌两处化用古典诗词,不仅将读者带到美丽的江南水乡,更是营造了渺远的历史空间,诗歌的主题情绪是感伤的:悠悠情意都随风而去,只留下几首诗歌,让“我”感受到古今时空变化,但所经历的让人流泪的爱情却没有不同。在与历史的对晤中,诗人感到时光难再,人生无聊,最终“悟”到了在历史长河中,人的诸多感情都将成空,便由此产生豁达之感。

这种古典诗意与伤感的情绪在席慕蓉的很多诗歌中都有出现,女诗人笔下的主人公也大都是女性,诗人善于借助古典诗歌意境展开时空对话,将女性大胆热烈的爱情与伤感融为一炉,投诸历史,形成一种古典唯美的诗歌语境。

(二)

席慕蓉的诗歌具有一种“现代温暖”,作为女性诗人,她细腻真挚的描写女性内心世界,洋溢着温暖炽热的抒情基调。她笔下的抒情主人公往往是现代的、独立的、在爱情中敢于坚持敢于追求的女性。她的一首首爱情诗甚至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现代女性的爱情宣言。比如《信仰》。

在诗人的心中,爱情是神圣的,是一种信仰。这里出现了四次“我相信”,在诗人看来,爱的本质与生命的单纯和温柔是一样的,与光和影子的反射相投类似,如种子破土而出长成一棵树一样理所当然。诗歌用浅白晓畅的表达抒写了“我相信”这一伟大的人格力量。信仰源自自信与激情。为了彰显激情,她反复铺陈和宣告她的爱情信仰,她曾经这样解释自己对于爱情的信仰:“我一直相信世间应该有这样一种爱情,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诚,绝对的无怨和绝对的美丽,假如我能享受到那样的爱,就用我的诗歌做证明,假如世间实在无法找到这样的爱情,那么就让它永远存在我的诗中,我的心中。”她笔下单纯、温柔、谦卑的爱情信仰蛊惑着无数人去追寻生命最本能的美好。除了这种宣言一样热情的抒写,还有较为低沉和动人的表达。

《一棵开花的树》这首诗可以算得上是席慕蓉的名篇,曾在无数少男少女的日记本上被抄写。诗歌以第一人称直抒胸臆,主人公是一个花季少女,用一棵开花的树作比喻,给人以亭亭玉立、情窦初开的画面感,最能打动人还是这个少女大胆执着,勇敢追求爱情的纯真之心。少女为了与心上人相遇,痴心求佛结一段尘缘,结果是长成一棵树,“必经的路旁”和“慎重地开满了花”这两句,都形象地写出了少女为了这一场遇见,所做的精心的准备,为了在意中人面前展示出最好的自己,树的叶子都变得“颤抖”。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少女跳动的真心,然而最后的结果是“无视地走过”,花儿在阳光下凋零了一地。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意中人的辜负成全了这首诗的悲剧之美,“我与你,人与物,热情与冷漠,盼望与无视”这几组对立冲击着读者的想象世界。”少女对于感情的追求尽管以失败告终,但是她坦白率真的心灵追求感动了无数读者,使得诗歌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诗人写出了无数读者心中的爱情理想,这是每一个大胆追求自己爱情的现代女子内心的写照。

在《春蚕》中,席慕蓉甘愿用漫长的等待来换取爱情的承诺,“只因总在揣想/想幻化而出时/将会有绚灿的翼/和你永远等待//今生,我才甘心做一只寂寞的春蚕/在金色的繭里/期待着一份来世的承诺/”为了那绚灿的翼,诗人写出了单纯、明净的蚕的内心。在《菖蒲花》中,诗人在浅斟低唱中爆发,借助菖蒲花随意绽放的和丛生不已,来比喻无处不在的普通大众和爱的生命力。“而此刻,菖蒲花还正随意绽放/这里那里到处丛生不已/悍然向周遭的世界展示她的激情/它那小小的心/从纯白到蓝紫”在诗人的笔下,菖蒲花迸发出了动人的力量。诗人激情和坚定的信念也展露无遗。在《苦果》中,诗人写出了代表现代女子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决心:“无论是怎样的诱饵/怎样的幻象/因你而生的一切苦果/我都要尝尝”。这里的“无论”囊括所有不幸的遭遇,表明了现代女青年敢于追求爱情,不惜牺牲的决心。在席慕蓉的很多诗歌里,都有这样一种女性大胆追求爱情的热情,无数的读者能够为自己追求爱情自由的内心打开一个豁口,这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

席慕蓉的诗歌里有着她自己的爱情和遭遇,也有她周围人的故事和引申。她的诗歌是为无数年轻的心灵代言,正如她本人所说“在长夜痛哭的人群里,你可知道啊,我仍是啊,无悔的那一个”,因此她一直将自己置身于人群之中,没有高于常人的呐喊和批判,而是选择描摹真挚的心灵世界。她笔下的“古典感伤”与“现代温暖”的交融也是基于她对人生的独到理解的。

在席慕蓉看来,人生本就是“哀乐相生,悲喜难分”的,这种“悲喜难分”在她的诗歌中体现为“感伤”和“温暖”的统一,温暖是本心,青春是背景,感伤是旋律。她的爱情诗在感伤中也体现出佛家的通悟。她认为年轻时的疑惑和热情都会伴随着华发初生而渐渐开朗起来,一切感伤的起因都源于贪婪,源于对生命永无止境的追求。所有的错失都是一种人生必不可少的安排,回忆中才有永恒的美,这样的感悟我们可以在她的《回首》中读出来,“岁月掩埋在土中便成琥珀/在灰色的黎明前我怅然回顾/难道鸟必须要自焚才能成为凤凰/亲爱的朋友啊/难道青春 必要愚昧/爱 必要忧伤……”诗歌在追悔莫及的怅惘中垂叹当初因为不珍惜而错失的美好。经过岁月的洗淘,她渐渐领悟,又重积极起来,“所有的时刻 都很仓皇而模糊/除非你能停下来/远远的回顾/只有在回首的刹那/才能得到清明的酸辛/所以 也只有在太迟了的时候/才能细细揣摩一种/无悔美丽的心情。”在《永远的流浪者》中,我们看到了阅尽沧桑的宁静,对爱情相守相随的不变理想,“在迢遥的星空上/我是你的 我是你的/永远的流浪者/用漂泊的一生/安静地守护在你的幸福/和你温柔的心情之外……”席慕蓉真情热烈的爱情书写和无悔的青春感悟在社会上一度出现热潮,并引起了批评者和读者的分歧。

有批评者认为席慕蓉的诗歌是“商业化、低俗化”的,根本不符合高尚文化的要求,然而读者却不买批评者的账,从上百万的诗集销售量就可以看出来。诗歌来就是小众的艺术,广大读者没必要屈从批评者的意志,他们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读的诗歌,实现内心交流与感受诗歌之美的精神需求。2009年5月,席慕蓉曾经去北京大学图书馆签名售书,吸引了无数当年诗歌的读者,即便北大这样的学术传统极为浓厚的高校,对于席慕蓉的诗歌也是极为欢迎的。

商业化的社会浪潮吞噬着人们的内心,在爱情缺乏的时代里,读者并不是非得去追求纯文学的阅读。鲁迅先生也主张文学要启人之蒙、有益人生,令人愉悦,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走向人人娱乐,人人书写。席慕蓉从内心出发的诗歌创作和明快自然的诗风,烛照着人们内心深处的爱情和人生理想,使得人们在混乱粗糙的现代社会中拥有一份安静热烈的真心,对爱情充满希望,对青春充满感恩,这是发乎人性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席慕蓉的诗歌对诸多读者,无论性别,无论阶级都有着平等的启蒙意义。

因此,席慕蓉的“古典感伤”带给了读者安静诗意的享受,她笔下的女性争取爱情自由,真挚动人的“现代温暖”给无数文学青年树立了对爱情的信仰。在商业冲击化,人人内心迷茫浮躁的时代,拿起席慕蓉的诗集,依然能够使我们收获纯真的爱情理想与心灵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