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凉城县明长城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2019-06-08 10:06王晓峰
丝路视野 2019年8期
关键词: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王晓峰

摘 要:凉城明长城是华夏儿女的共同创造,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更是弘扬中华文化,激发国民文化自信的现实物质珍宝。当下,在加强凉城明长城保护的同时,我们应该深入思考明长城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并认真研究其开发利用的途径,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凉城明长城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为弘扬凉城县红色文化的精神,打造“青山绿水红凉城”旅游胜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提升和协调发展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关键词:凉城县 明长城 保护开发 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一、凉城县明长城的历史分布与保护现状

(一)凉城县明长城的历史分布

凉城县境内存有明长城大边、明长城二边、汉长城等共174公里,分布于全县6个乡镇。

凉城县明长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有明确的概述,《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亦有记载。

明长城大边距岱海最近处2.5公里,大部分地处丘陵山区,经五龙山、安家营村、干草忽洞村,过王墓山顶部,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王墓山遗址,全长80.5公里,墙体上有敌台6座,周边分布烽火台33座,11座保存较好,17座保存一般,5座保存较差。

明长城二边分布于马头山南麓,东距马头山主峰3.5公里,向西经马头山南麓,西抵杀虎口。二边全长78公里,分布有敌台、烽火台70多座,马面50多座。凉城县明长城二边还有支线,长4.5公里,周边有烽火台4座。2016年8月明长城大边与二边之间新发现一处长城遗迹,与明长城二边庙沟段相距约100米,绵延约4000米,三道沟村西南有敌台一处,曹太夭村东有敌台、烽火台各一处,周边树木茂密,靠近村庄,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开发利用。

(二)凉城县明长城的保护现状

凉城县明长城历史悠久,蕴含的文化底蕴特别深厚,分布面积较广,明长城的保护,在全县文物保护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县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并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相关文物保护条例,对县域内的174公里长城(其中明长城大边80.5公里,明长城二边82.5公里,汉长城11公里)进行重点保护。2016年县人民政府筹组相关部门成立了长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凉政办发【2016】103号),与相关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长城保护责任状》,强化责任落实。县文物局还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措施,划定明长城保护范围;加强保护队伍建设,在长城沿线各村民小组聘请长城看护人员,并建立常态化联络;加强与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等。以上措施确保了明长城的有效保护,实现了明长城历史原貌的真实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凉城县明长城的开发利用

(一)按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精神,努力开拓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凉城明长城的开发利用,一定要按照国家《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精神,结合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在强化明长城文物本体、文化景观要素及周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广开思路,努力探讨明长城文物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明长城的保护。而要把长城文化公园的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就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要科学编制“凉城县长城文化公园规划”,因地制宜地规划明长城各段的重点开发项目,使明长城的文化很好地保持应有的特色。

(二)充分挖掘明长城的独特优势,开发利用其独特价值

按照国家《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和凉城明长城各段的具体形态与保护现状,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凉城明长城大边80.5公里,明长城二边82.5公里,绵延几个乡镇,串接几十个村落,有的有烽火台,有的有敌台,有的高达8米,有的仅才1米多,有的沿山而上,有的順山而下,形态各异,走势纷呈,在科学编制“凉城县长城文化公园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其各自的特点,并在保持其天然形态的总体思路下,适当地结合当地的人文特点,着力打造天人合一的旅游景点,以实现自然、人文和历史的完美整合。

(三)依托长城资源、整合其他旅游资源,打造“青山绿水红凉城”旅游胜地

明长城沿线与红色旅游有关的文化遗存结合起来进行规划,构建多元而一体的文化旅游景观,一方面明长城的开发利用要凸显中国古代历史的伟大,如明长城二边马场沟、八台沟、十二沟段及杀虎口2号烽火台;另一方面要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求翻身解放,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宏大历史展现出来,如绥蒙革命纪念园、“田家镇惨案”展览馆、贺龙革命活动旧址,记载了凉城县、内蒙古抗日革命、解放战争的历史等。明长城文化与红色文化整合,就形成了凉城文化旅游的地方特色。明长城大边距岱海最近处2.5公里,周边又有自然植被和人工林,加大种草植树,就可打造出绿色的“明长城”,建设“青山绿水红凉城”的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1]符浩彬.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探析[J].大众文艺,2015,(03):270.

[2]李岩松,王雪.浅谈文化及其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北方经济,2008,(20):29—30.

猜你喜欢
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从当下油画市场视角浅析油画创作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中国传统义利观下的市场经济主体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经济外语类人才的企业价值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绿色物流潜在的经济价值研究
关于《教育的经济价值》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