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9-06-11 08:35张玉丽周素密陈亚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搭桥术心脏外科冠脉

张玉丽 周素密 陈亚丹

冠心病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据统计,每年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约为720万,且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5%,目前,该病已成为危及我国人群健康的一项重要问题[1-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最有效方法,且已得到国际公认[3]。但是手术仅是治疗的一部分,如何确保手术效果及患者整体康复效果,需要辅以全面、连续的干预护理措施,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连续护理是一种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进行细致有序的系统化护理,对患者术后的恢复起着积极作用[4-5]。本次研究以我院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为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施行连续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62例,抽选自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8月,均与冠心病诊断标准相符,且顺利完成冠脉搭桥术,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手术禁忌证、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本次研究内容,并指导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男女比例17:14,年龄48~75岁,病程1~5年。研究组31例,男女比例16:15,年龄50~72岁,病程1.5~6年。对两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得知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下:为患者提供入院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指导、术前注意事项、术后康复指导、生活护理等方面干预措施,同时交待患者定期就诊复查的重要性,以保证机体健康水平。

研究组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加用连续护理,如下:(1)成立连续护理小组,成员为病房责任护士、手术室护士、ICU护士组成,工龄5年以上,沟通能力良好,心理素质强,且熟练掌握专科知识,已参与连续护理培训,考核成绩合格。(2)全面评估患者护理需求,如对疾病及治疗方面的了解程度、预期护理目标等。(3)连续护理内容:①入院,由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探视制度等信息,使其尽快适应病区环境,消除陌生感,减轻负面情绪,树立良好心理状态;并邀请手术成功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分享治疗经验,以便增强患者治疗信心;②术前,由病房责任护士教会患者使用数字疼痛评分法进行疼痛自我评分,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吹气球进行肺功能锻炼的方法、下肢蹬球进行下肢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床上活动、下床活动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吹气球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气球作为训练的工具,气球容量不小于500 ml,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再吹鼓气球,使气球直径达到10~20 cm,重复上述动作,每天上下午各训练15 min。下肢蹬球的方法:选择45 cm×75 cm大小的加厚防爆普拉提瑜伽球作为训练工具,将瑜伽球放床尾,左右脚分别弯曲再用力蹬球,每天上下午各训练15 min;由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并介绍手术的注意事项等;由ICU护士介绍ICU的环境、仪器设备及术后注意事项。③术中,加强保暖及密切监测生命体征。④术后,根据疼痛评估结果给予充分镇痛后,在拔除气管插管后2小时生命体征平稳下开始吹气球、下肢开始蹬瑜伽球、并协助患者逐渐从坐起、过度到床旁活动-坐椅-步行-扶持下上下梯等训练,注意训练期间,严密观察、记录患者心率变化,以最大心率≤140次/min、术后运动时间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日增加;同时,重点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如出血,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心包纵隔引流性状,定时挤压,一旦发现引流量明显增多,立即控制患者收缩压100~120 mmHg,加以使用止血药;深静脉血栓形成,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现血栓形成,立即根据医嘱予以处理; ⑤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重点强调合理膳食、康复训练、按时服药、自我护理要点对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以建立冠脉搭桥病友微信群、电话随访、家庭探访等形式,向患者提供连续护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氧血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取血管下肢伤口愈合不良、取血管下肢肿胀等)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6 min步行试验、同时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6-7]:以生活质量量表(GQOL-74)为工具,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均100分,即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 21.0为工具,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肺功能及6 min步行试验

研究组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状况

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5.47±4.33)分,对照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0.01±4.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707,P=0.000<0.05)。

3 讨论

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的有效开展,可以缓解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不良后果,如果护理不当,则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增加死亡率,减短生存时间。所以,如何做好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8-9]。

连续护理,是一项具有整合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点的新型护理模式。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指出,连续护理在多个疾病临床中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10]。冠脉搭桥取大隐静脉后加上卧床时间长,静脉回流受到影响,连续护理(术前、术后蹬瑜伽球训练等)促进下肢静脉侧枝建立及回流,促进下肢伤口愈合,预防下肢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形成,为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打下基础。同时,由病房责任护士、手术室护士、ICU护士联合对患者进行连续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护理依从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本组结果得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连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并发症管理行为,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另外,研究组肺功能及6min步行试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连续护理(术前、术后吹气球法)可以增加趣味性,增加患者的自信心,且安全性好,简单易学,患者容易掌握,依从性高,促使患者正确看待康复训练,进而提升康复训练认知水平,改善运动行为,增加运动频率,提高机体耐力,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11]。结果已得出,研究组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进一步体现出连续护理在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对其预后恢复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2]。

表1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表2 比较两组肺功能及6min步行试验(s)

组别 6 min步行试验(m) 肺功能第1秒中用力呼气量(L) 用力肺活量(L)对照组(n=30) 286.43±69.55 1.76±0.34 1.96±0.45研究组(n=30) 356.25±89.41 2.13±0.52 2.43±0.47 t值 3.432 3.263 3.956 P值 0.000 0.001 0.000

综上,连续护理的应用,一方面可以预防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发生并发症,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及机体耐力的增强,以达到进一步优化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搭桥术心脏外科冠脉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参附注射液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研究进展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