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皮肤造口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分析

2019-06-11 12:21陈光明翁志梁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造口术造口尿路

陈光明 翁志梁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瑞安 325200)

膀胱癌为泌尿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膀胱癌和其他癌症类似,早期无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在患者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后往往进入中晚期,失去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影响患者疗效及预后。研究指出,对于晚期、转移的膀胱肿瘤患者,无法行膀胱全切,多采取保守治疗,但膀胱具有储存尿液功能,膀胱癌患者癌细胞生长能引起尿潴留、尿失禁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3]。尿道改道为晚期膀胱癌患者常用的姑息治疗方法,为探究输尿管皮肤造口在晚期膀胱癌患者中治疗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诊治晚期膀胱癌58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收集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膀胱组织细胞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晚期膀胱癌;(2)经评估后,患者均有输尿管皮肤造口治疗及保守治疗指证;(3)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此次手术、保守治疗和研究方法,获得患者同意。排除标准:(1)心肺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2)全身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严重障碍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A组(31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治疗)和B组(27例,保守治疗),A组和B组男/女、年龄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资料

组别n男/女(例)年龄(岁)病理分期(例)ⅢⅣA组3122/966.8±4.61120B组2716/1165.9±5.91215χ2/t值-0.87570.65200.4842P值-0.34940.51710.4865

1.2 方法

A组患者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腹腔镜下或开腹直视下,将患者左侧输尿管从骶前部牵引至右侧乙状结肠后的腹膜间隙。在患者右下腹的麦氏点做一个 3cm 的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找到患者右侧的输尿管和被牵引至右侧的左侧输尿管。将这两根输尿管牵引至腹壁外,将其出口做成双乳头状,在输尿管中置入6F支架,引流尿液,尿袋收集尿液。B组患者行保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膀胱灌注化疗、放疗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梗阻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生存率:对两组患者随访3年,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1年、3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并发症

A组患者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6.45% vs.29.63%,0.00% vs.22.22%,6.45% vs.33.33%,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n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梗阻A组311(3.23)2(6.45)2(6.45)0(0.00)2(6.45)B组270(0.00)1(3.70)8(29.63)6(22.22)9(33.33)χ2值-0.88620.22225.43337.68386.7854P值-0.34650.63740.01980.00560.0092

2.2 生存率

A组患者1年生存率(54.84%)、3年生存率(25.81%),B组患者1年生存率(40.74%)、3年生存率(11.11%),A组患者生存率高于B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相关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n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A组3117(54.84)8(25.81)B组2711(40.74)3(11.11)χ2值-1.14862.0278P值-0.28380.1544

3 讨论

膀胱癌为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手术切除肿瘤为临床中治疗膀胱癌主要方法,但晚期膀胱癌患者发生转移、侵袭等,失去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影响患者疗效及预后。尿路梗阻为膀胱癌患者常见并发症,为肿瘤细胞侵袭尿道、输尿管引起,可引起患者排尿困难及肾积水,同时会增加患者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4~5]。尿道改道能避免尿液经膀胱储存再排出体外,同时改善肾积水,为晚期膀胱癌患者常用的姑息手术治疗方法,输尿管皮肤造口术为目前临床中常见尿道改道治疗方法[6]。

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输尿管皮肤造口对于治疗晚期膀胱癌相对保守治疗患者,能显著降低其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梗阻发生率(P<0.05)。输尿管皮肤造口直接将输尿管拖出体外进行造口,用尿袋引流,相对保守治疗,能提高输尿管通畅率,进而降低尿路梗阻发生率。同时,肿瘤细胞侵袭膀胱能影响膀胱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输尿管皮肤造口能避免尿液在膀胱中储存,进而降低尿潴留、尿失禁发生率。有学者在晚期膀胱癌患者中采用输尿管皮肤造口进行尿道改道,显著降低了尿路梗阻等发生率[7~8]。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随访,得出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稍高于保守治疗患者,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还能适当延长患者生存率,可能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避免了尿液对膀胱肿瘤细胞的刺激,延缓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又降低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有一定相关性。

综上所述,输尿管皮肤造口治疗晚期膀胱癌能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适当延长患者生存率。

猜你喜欢
造口术造口尿路
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做了直肠癌肠造口术的患者术后该如何护理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接受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风险增高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